电梯门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32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套,特别是提供一种钢瓷复合组合式电梯门套。所述电梯门套的骨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电梯门套在使用状态下能够被用户观察到的部分由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套既不会有金属制成的电梯门套那样的质感,也能够节省加工所需的时间和劳动力,同时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门套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梯门套,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电梯门套。
技术介绍
电梯门套是楼宇中电梯门周围的结构,其安装于电梯门口周围的墙体,起到保护和装饰电梯门和墙体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石材制作电梯门套。制作时,一般会将石材提前预制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石材板构件(板材),然后在电梯门套安装现场将石材板构件切割成需要的大小和形状,并安装到墙体上,组装成电梯门套。然而,石材制成的电梯门套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石材制成的电梯门套在加工时费时费力。石材的形状加工困难,往往要用到大型的切割设备才能将整块石材切割成预定形状和厚度的板构件,而无法在电梯门套的安装现场将整块石材加工成所需的板状构件。而且在组装时如果需要对石材制成的构件进行修整也很困难。因此在根据电梯门周围的尺寸加工电梯门套所需的石材板构件时,会耗费很多工时和劳动力。其次,由于石材自身的延展性差且易碎,不易在石材制成的板状构件上钻孔或设置连接结构,因此在将石材安装固定到电梯门周围的墙体上时,往往采用粘接方式将石材板构件直接粘接在墙体上。但是石材与构成墙体的水泥、砖块等材料的粘接受到石材、水泥以及砖块等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的影响,耐久性不够好,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例如几年)之后,水泥或砖块表层受到粘接剂渗透的部分容易出现剥离现象,造成石材与墙体之间的粘接力下降。这样的石材制成的电梯门套容易出现门套脱落。再次,石材自身易碎,为了保证作为电梯门套的石材板构件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石材板构件在加工、安装和使用中受到的冲击,需要保证石材板构件具有一定的最小厚度(例如20mm的厚度)。单块石材板构件的面积越大,其最小厚度就越厚。石材的密度高,因此其单位体积的重量大。石材板构件的厚度越厚就意味着单块石材板构件越重。因此在石材与墙体之间的粘接力下降时门套更加容易脱落。而且,脱落的石材也容易砸坏地面或砸伤行人。另外,出于便于加工和运输的考虑,安装于电梯门两侧的石材通常要在上下方向上一分为二,这样,整个电梯门套的石材部分就分为上部、左右各两部分,总共五部分,这就使得安装工时进一步增加。有鉴于此,本申请人曾在CN204661101U、CN204661102U中提出了用金属制造的电梯门套,并提出了模块化的组合式电梯门套的概念。在实地测量和设计后,通过以模块化生产的方式,在厂内将电梯门套的各部分预制出来,然后在现场组装起来,能够大大缩短工期,显著降低安装成本。然而,在实际市场上,因用户对电梯门套的观感、触感、敲击时的听感等质感方面的要求,金属制造的电梯门套的应用是非常有限的。尤其在例如高档写字楼和高档住宅楼等对电梯门套的装饰性有较高要求的场所,人们为了凸显建筑内的奢华气氛,仍然喜欢使用价格昂贵、安装成本高的例如大理石等的石材作为电梯门套的材料,至少不希望采用例如钢或铝等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梯门套。这就使得本申请人的努力研发结果的优势无法体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套,其既不会有金属制成的电梯门套那样的质感,也能够节省加工所需的时间和劳动力,同时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套,所述电梯门套的骨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电梯门套在使用状态下能够被用户观察到的部分由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构成。优选地,该能够被用户观察到的部分中,至少一部分由瓷构成。利用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可以避免用户感受到金属质感,从而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是在采用瓷材料作为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时,能够非常逼真地模拟石材的质感。包含金属材料的骨架部分容易安装固定至墙体,能够大幅度节省现场安装时的工时和劳动力。瓷等金属以外的材料与包含金属材料的骨架部分的粘接牢固程度和耐久性要远高于石材板构件与墙体直接粘接的牢固程度和耐久性,因而不易掉落。优选地,所述骨架部分包括位于左侧的左立柱、位于右侧的右立柱以及位于上方的横梁,所述左立柱、所述右立柱以及所述横梁彼此间通过组装而接合。通过左立柱、右立柱和横梁彼此组装而形成的骨架部分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可以在电梯门套的安装现场快速省力地完成安装。优选地,所述左立柱、所述右立柱和所述横梁均安装至墙体。优选地,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通过螺栓、膨胀螺栓或焊接安装于墙体。骨架部分的各组成部件都安装至墙体,能够改善骨架部分与墙体的安装牢固程度,保证骨架部分的任一组成部件都不容易从墙体脱落。优选地,所述横梁包括横梁立板和横梁横板,该横梁立板位于所述横梁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呈板状,该横梁横板位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呈板状,所述横梁立板的下端部与所述横梁横板的前端部相连,从而使所述横梁整体构成为纵截面大致呈L形的形状。优选地,所述左立柱包括左立柱面板和左立柱侧板,该左立柱面板位于所述左立柱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呈板状,该左立柱侧板位于所述左立柱的侧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呈板状,所述左立柱面板的右端部与所述左立柱侧板的前端部相连,从而使所述左立柱整体构成为横截面大致呈L形的形状,该右立柱面板位于所述右立柱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呈板状,该右立柱侧板位于所述右立柱的侧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呈板状,所述右立柱面板的左端部与所述右立柱侧板的前端部相连,从而使所述右立柱整体构成为横截面大致呈L形的形状。优选地,所述横梁、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的大致呈L形的部分的弯折部处均设置有通过多次弯折形成的空间部。优选地,所述能够被用户观察到的部分至少通过粘接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左立柱、所述右立柱和所述横梁中的至少一者。优选地,所述能够被用户观察到的部分为平板状构件或具有弧形截面的板状构件,所述平板状构件或所述具有弧形截面的板状构件的厚度为6mm至12mm,所述骨架部分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部分的厚度为6mm至10mm。更优选地,所述平板状构件或所述具有弧形截面的板状构件的厚度为8mm至10mm,所述骨架部分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部分的厚度为7mm至9mm。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套既不会有金属制成的电梯门套那样的质感,也能够节省加工所需的时间和劳动力,同时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套在处于组装前的状态的后方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套在处于组装前的状态的前方立体图。图3是钢骨架的横梁和立柱之间的接合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完成组装后的电梯门套的前方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瓷质的装饰板的示例性结构的立体图。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电梯门套的右立柱部分的横截面。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立柱;102、第二立柱;103、第一横梁;104、第二横梁;105、加强筋;106、铆钉;107、接合压板;201、第一装饰板;202、第二装饰板;203、第三装饰板;204、第四装饰板;501、第一内衬板;N、装饰嵌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表示方向的术语“上”、“下”、“左”、“右”分别是指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套的前方立体图(图4)中的“上”、“下”、“左”、“右”;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表示方向的术语“前”、“后”是指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套安装于电梯门的状态下面向电梯厢外部的方向以及面向电梯厢内部的方向。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均是示意性的,各附图中的各部件的尺寸比例以及同一附图中各部件的尺寸比例也是示意性的。各附图仅为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门套的骨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电梯门套在使用状态下能够被用户观察到的部分由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门套的骨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电梯门套在使用状态下能够被用户观察到的部分由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套,其特征在于,该能够被用户观察到的部分中,至少一部分由瓷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部分包括位于左侧的左立柱、位于右侧的右立柱以及位于上方的横梁,所述左立柱、所述右立柱以及所述横梁彼此间通过组装而接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所述右立柱和所述横梁均安装至墙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通过螺栓、膨胀螺栓或焊接安装于墙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横梁立板和横梁横板,该横梁立板位于所述横梁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呈板状,该横梁横板位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呈板状,所述横梁立板的下端部与所述横梁横板的前端部相连,从而使所述横梁整体构成为纵截面大致呈L形的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梯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的大致呈L形的部分的弯折部处均设置有通过多次弯折形成的空间部。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纪年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市高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