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12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提高折袋稳定性的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这种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包括有机架与袋体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袋体折叠装置包括有前传送带组件、后传送带组件以及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左折袋组件包括有左折叠线,右折袋组件包括有右折叠线,左折叠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左传送带,右折叠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右传送带,左传送带与右传送带之间形成与袋体宽度相适应的空间。这种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通过在左折叠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左传送带,在右折叠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右传送带,从使袋子在折叠的过程中袋体两侧面均能收到面的支撑,从而显著提高袋子折叠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无纺布袋的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
技术介绍
无纺布袋是一种十分环保的袋子,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目前无纺布袋都是通过无纺布袋制袋机制作而成,无纺布袋制袋机包括有袋体成型机构与袋体脱模装置,袋子通过袋体成型机构完成成型工作后,再通过袋体脱膜装置将袋子从成型模具上脱离下来;袋子脱离后,进入到安装在袋体脱模装置下方的袋体折叠装置,然后由袋体折叠装置将袋子折叠成扁平状,最后输送到外面并装箱。一般袋体折叠装置包括有前传送带组件、后传送带组件、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前传送带组件与后传送带组件形成V型的传送通道,袋子进入该传送通道后就逐渐被压平,与此同时,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逐渐将袋子的两侧沿中心线内折,当袋子从传送通道出来后就形成扁平状,即如图7的折叠状态。然而,经过实际试机,发现这种结构还是存在废品率较高的问题,原因是无纺布袋袋体呈软性,当成型后立体的袋子下来后,仅仅通过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的折叠线来支撑袋子的左右两侧(也就是只有两条线支撑),那么袋子在折叠时容易左右移动或者扭曲,这样就会导致袋子无法沿两侧中心折叠而出现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折袋稳定性的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这种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包括有机架与袋体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折叠装置包括有前传送带组件、后传送带组件以及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所述前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前传送带,所述后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后传送带,所述前传送带与后传送带之间形成V型的传送通道,所述左折袋组件包括有左折叠线,所述右折袋组件包括有右折叠线,所述左折叠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左传送带,所述右折叠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右传送带,所述左传送带与右传送带之间形成与袋体宽度相适应的空间。所述左折叠线与右折叠线均为柔性的折叠线,或者所述左折叠线与右折叠线均为折叠板上的内侧斜边。所述左折袋组件包括有左上传动轴、左下传动轴以及左折叠轮,所述左折叠轮位于左上传动轴与左下传动轴之间,所述左折叠轮的直径均大于左上传动轴与左下传动轴的直径,所述左折叠线绕在左上传动轴、左下传动轴以及左折叠轮上;所述右折袋组件包括有右上传动轴、右下传动轴以及右折叠轮,所述右折叠轮位于右上传动轴与右下传动轴之间,所述右折叠轮的直径均大于右上传动轴与右下传动轴的直径,所述右折叠线绕在右上传动轴、右下传动轴以及右折叠轮上。所述左传送带绕在左上传动轴与左下传动轴上,所述右传送带绕在右上传动轴与右下传动轴上。所述前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前上传动轴与前下传动轴,所述前传送带绕在前上传动轴与前下传动轴上;所述后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后上传动轴与后下传动轴,所述后传送带绕在后上传动轴与后下传动轴上。所述前下传动轴上设有前齿轮,所述后下传动轴上设有后齿轮,所述前齿轮与后齿轮啮合,所述前下传动轴或者后下传动轴通过同步带与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上设有左斜齿轮与右斜齿轮,所述左斜齿轮与左下传动轴上的第一斜齿轮啮合,所述右斜齿轮与右下传动轴上的第二斜齿轮啮合,所述前下传动轴或者后下传动轴与折叠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袋体折叠装置下方输送衔接有袋体输送装置,所述袋体输送装置包括有上输送带组件与下输送带组件,所述上输送带组件包括有上输送带、上后输送辊以及上前输送辊,所述下输送带组件包括有下输送带、下后输送辊以及下前输送辊,所述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通过导向辊贴合。所述前下传动轴通过前同步带与上后输送辊传动连接,所述后下传动轴通过后同步带与下后输送辊传动连接。所述上后输送辊、下后输送辊、前下传动轴、后下传动轴均安装在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可上下移动地设在导柱上。所述袋体折叠装置的上方设有袋体成型装置,所述袋体成型装置包括有底插机构,所述底插机构包括有底插板与驱动底插板上下移动的底插动力源,所述底插板安装在具有拐角的连接件上,左边的底插机构的底插板位于左上传动轴上方,连接件从外侧拐过左上传动轴,并与底插动力源传动连接,右边的底插机构的底插板位于右上传动轴上方,连接件从外侧拐过右上传动轴,并与底插动力源传动连接。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通过在左折叠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左传送带,在右折叠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右传送带,从使袋子在折叠的过程中袋体两侧面均能收到面的支撑,从而显著提高袋子折叠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袋体折叠装置与袋体输送装置部分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袋体折叠装置与袋体输送装置部分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袋体折叠装置与袋体输送装置部分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折袋执行部件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底插机构的局部图;图7为折叠后的袋子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包括有袋体成型装置1、袋体折叠装置2以及袋体输送装置3,袋子经过袋体成型装置1的成型后就通过袋体脱膜装置将袋子从模具上脱离下来,该袋体成型装置1与袋体脱膜装置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袋体折叠装置2的改进,袋子从模具上脱离下来就进入到袋体折叠装置2,由袋体折叠装置2对袋体进行折叠。如图2-5所示,这种袋体折叠装置2包括有前传送带组件、后传送带组件以及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前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前传送带20,后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后传送带21,前传送带20与后传送带21之间形成V型的传送通道,当前传送带20与后传送带21转动,上方的无纺布袋就被往下传送,由于前传送带20与后传送带21之间形成V型的传送通道,因此袋子进入该传送通道后就逐渐被压平。当然,在逐渐压平的同时,需要将袋体的两侧面向中间内折叠,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就完成这个任务,左折袋组件包括有左折叠线22,右折袋组件包括有右折叠线23,左折叠线22与右折叠线分别位于前传送带20与后传送带21之间的左右两侧,左折叠线22与右折叠线23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折叠间距,当袋子逐渐通过V型的传送通道时,由于左折叠线22与右折叠线23逐渐向内侧延伸(如图5的中间方向),当前传送带20与后传送带21将袋子往下输送并逐渐压平时,位于传送通道中间两侧的左折叠线22与右折叠线23就逐渐将袋体的两侧面往中心方向折叠,由此形成如图7所示的扁平折叠袋子。如上面所述,当成型后立体的袋子下来后,仅仅通过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的折叠线来支撑袋子的左右两侧(也就是只有两条线支撑),那么袋子在折叠时容易左右移动或者扭曲,这样就会导致袋子无法沿两侧中心折叠,从而使废品率居高不下。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左折叠线2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左传送带24,在右折叠线23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右传送带25,左传送带24与右传送带25之间形成与袋体宽度a相适应的空间(即左传送带24与右传送带25的相对输送面平行,且两者间距要稍微宽于袋子宽度,这样左传送带24与右传送带25才能贴住袋子的两侧面)。由于左传送带24与右传送带25能提供面的支撑,因此袋子在折叠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或者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左折叠线22与右折叠线23均能准确地作用在袋体两侧的中心线上,从而保证折叠的稳定性,大大提升袋子折叠的良品率。本专利技术的左折叠线22与右折叠线23可以为柔性的线状折叠线,也可以为折叠板上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包括有机架与袋体折叠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折叠装置(2)包括有前传送带组件、后传送带组件以及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所述前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前传送带(20),所述后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后传送带(21),所述前传送带(20)与后传送带(21)之间形成V型的传送通道,所述左折袋组件包括有左折叠线(22),所述右折袋组件包括有右折叠线(23),所述左折叠线(2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左传送带(24),所述右折叠线(23)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右传送带(25),所述左传送带(24)与右传送带(25)之间形成与袋体宽度相适应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包括有机架与袋体折叠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折叠装置(2)包括有前传送带组件、后传送带组件以及左折袋组件与右折袋组件,所述前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前传送带(20),所述后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后传送带(21),所述前传送带(20)与后传送带(21)之间形成V型的传送通道,所述左折袋组件包括有左折叠线(22),所述右折袋组件包括有右折叠线(23),所述左折叠线(2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左传送带(24),所述右折叠线(23)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右传送带(25),所述左传送带(24)与右传送带(25)之间形成与袋体宽度相适应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叠线(22)与右折叠线(23)均为柔性的折叠线,或者所述左折叠线(22)与右折叠线(23)均为折叠板上的内侧斜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袋组件包括有左上传动轴(221)、左下传动轴(223)以及左折叠轮(222),所述左折叠轮(222)位于左上传动轴(221)与左下传动轴(223)之间,所述左折叠轮(222)的直径均大于左上传动轴(221)与左下传动轴(223)的直径,所述左折叠线(22)绕在左上传动轴(221)、左下传动轴(223)以及左折叠轮(222)上;所述右折袋组件包括有右上传动轴(231)、右下传动轴(233)以及右折叠轮(232),所述右折叠轮(232)位于右上传动轴(231)与右下传动轴(233)之间,所述右折叠轮(232)的直径均大于右上传动轴(231)与右下传动轴(233)的直径,所述右折叠线(23)绕在右上传动轴(231)、右下传动轴(233)以及右折叠轮(23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传送带(24)绕在左上传动轴(221)与左下传动轴(223)上,所述右传送带(25)绕在右上传动轴(231)与右下传动轴(23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无纺布制袋折叠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前上传动轴(201)与前下传动轴(202),所述前传送带(20)绕在前上传动轴(201)与前下传动轴(202)上;所述后传送带组件包括有后上传动轴(211)与后下传动轴(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海黄正利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瑞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