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61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1:00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包括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分别呈单向排列;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聚酯纤维均为一种复合型聚酯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
本申请涉及过滤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过滤材料在吸尘器中是一种十分常见但却非常重要的部件,但出于成本控制等因素,各个生产厂家不愿花大力气去开发更加优质高效的过滤材料,然而低成本的过滤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堵塞,导致吸尘器排风不畅,造成电动机温度升高,从而严重影响电动机的寿命;或者,有些过滤片排风效果还行,但对灰尘的过滤效果不佳,造成细小粉尘在电动机的作用下,穿过过滤片排出吸尘器,从而对室内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体的呼吸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以解决上述提出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包括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分别呈单向排列;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聚酯纤维均为一种复合型聚酯纤维。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与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呈33~35°夹角。优选地,所述复合型聚酯纤维是以聚酯切片、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优选地,所述复合型聚酯纤维中,聚酯切片、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的质量占比分别为50-70%、15-20%、15-30%。优选地,所述聚酯母粒A是将添加剂A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添加剂A的质量含量为33%;添加剂A由贝壳粉、电气石纳米粒子、Mg-CuO纳米颗粒、V2O5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和Fe2O3纳米粒子组成;所述聚酯母粒B是将添加剂B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添加剂B的质量含量为20%;添加剂B由贝壳粉、Zn/In2O3复合纳米棒、ZrO2粒子和MnO2粒子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聚酯纤维丝之间的角度来改进过滤片的风阻及过滤效果;通过在聚酯纤维中改善添加剂来改善除醛、抗菌等效果。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包括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其中,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分别呈单向排列,即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平行排列,彼此不交错;并且第一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与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呈33~35°夹角。研究发现,两层纤维丝呈一定角度后,该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过滤片的风阻和过滤效果,虽然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两层纤维丝相互垂直的方式更为常见,但从风阻和过滤效果综合性能来看,两层纤维丝夹角呈33~35°可使过滤片整体获得更低的风阻和更高的过滤效果。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聚酯纤维均为一种复合型聚酯纤维,具体来讲,本公开的复合型聚酯纤维具有负离子、远红外、抗菌、防螨等功能,能够满足多种功能化的需要。一种负离子、远红外、抗菌防螨、除醛复合型聚酯纤维,通过添加复合添加剂,使得聚酯纤维的各功能的发挥取得平衡。该复合型聚酯纤维是以聚酯切片、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为了得到功能化的聚酯纤维,通常是在聚酯纤维制备过程中添加功能性粉料,以使得聚酯纤维具备相应的功能,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聚酯纤维功能性的发挥很大程度取决于功能性粉料,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简单将具有单一功能的粉料混合添加,没有设置缓冲剂,这样,对于功能的发挥不利。通过将聚酯切片、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熔融混纺,并且,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中设置有缓冲剂,使得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并产生意料不到的协同效果。所述复合型聚酯纤维中,聚酯切片、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的质量占比分别为50-70%、15-20%、15-30%;优选地,所述复合型聚酯纤维中,聚酯切片、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的质量占比分别为66%、18%、16%。该聚酯母粒A是将添加剂A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添加剂A的质量含量为33%。添加剂A由贝壳粉、电气石纳米粒子、Mg-CuO纳米颗粒、V2O5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和Fe2O3纳米粒子组成。该聚酯母粒B是将添加剂B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添加剂B的质量含量为20%。添加剂B由贝壳粉、Zn/In2O3复合纳米棒、ZrO2粒子和MnO2粒子组成。本实施方式中,将远红外和除醛性能结合,具体而言,该添加剂B是由远红外和除醛性能的粒子混合构成,其中贝壳粉作为缓冲剂,对于远红外和除醛性能的均衡发挥起到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其中,ZrO2粒子是一种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的无机粉料。对于除醛功能,常用贵金属催化剂Pt、TiO2等,本实施方案选择MnO2粒子与Zn/In2O3复合纳米棒结合作为除醛剂,其中,Zn/In2O3复合纳米棒的加入对于除醛性能的提高起到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加之采用贝壳粉作为缓冲剂,在保持远红外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添加剂B的除醛性能。本实施方式中,将负离子和抗菌性能结合,具体而言,该添加剂A是由负离子和抗菌功能的粒子混合构成,其中贝壳粉作为缓冲剂,对于负离子和抗菌功能的均衡发挥起到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电气石是一种具有负离子功效的材料,氧化铜是一种无机纳米抗菌剂,本方案中,通过将镁与氧化铜结合,使得抗菌性得到显著提高,此外,V2O5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和Fe2O3纳米粒子与上述物质结合,对于负离子和抗菌功能的发挥起到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优选地,所述添加剂A中:贝壳粉、电气石纳米粒子、Mg-CuO纳米颗粒、V2O5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和Fe2O3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例为8:3:2:3:1:2。所述添加剂B中:贝壳粉、Zn/In2O3复合纳米棒、ZrO2粒子和MnO2粒子的质量比例为9:5:2:3。具体的,所述添加剂A中,贝壳粉的粒径小于20μm(500目);电气石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50nm;Mg-CuO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200nm;V2O5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和Fe2O3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别为100nm、200nm和50nm;具体的,所述添加剂B中,贝壳粉的粒径小于250μm(60目);Zn/In2O3复合纳米棒的粒径为400-500nm;ZrO2粒子和MnO2粒子的粒径分别为100nm和50nm;具体的,作为抗菌剂,本方案中的Mg-CuO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为:称取0.01mol乙酸铜和0.01mol的乙酸镁,将乙酸铜和乙酸镁在搅拌情况下溶解在50ml的蒸馏水中,然后加入350ml乙醇,得到混合溶液A,超声处理1h,将28%的氨水注入混合溶液A,使混合溶液pH值为8.5,随后再次超声2h,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Mg-CuO纳米颗粒。具体的,作为除醛剂,本方案中Zn/In2O3复合纳米棒的制备过程为:取40ml聚乙二醇和25ml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10ml、0.15mol/L的In(NO3)3·5H2O水溶液,得到混合溶液B,磁力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分别呈单向排列;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聚酯纤维均为一种复合型聚酯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其中,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分别呈单向排列;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聚酯纤维均为一种复合型聚酯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与第二聚酯纤维层中的纤维丝呈33~35°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聚酯纤维是以聚酯切片、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聚酯纤维中,聚酯切片、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的质量占比分别为50-70%、15-20%、15-3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母粒A是将添加剂A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添加剂A的质量含量为33%;添加剂A由贝壳粉、电气石纳米粒子、Mg-CuO纳米颗粒、V2O5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和Fe2O3纳米粒子组成;所述聚酯母粒B是将添加剂B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添加剂B的质量含量为20%;添加剂B由贝壳粉、Zn/In2O3复合纳米棒、ZrO2粒子和MnO2粒子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A中:贝壳粉、电气石纳米粒子、Mg-CuO纳米颗粒、V2O5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和Fe2O3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例为8:3:2:3:1: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B中:贝壳粉、Zn/In2O3复合纳米棒、ZrO2粒子和MnO2粒子的质量比例为9:5:2:3。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过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1、制备Mg-CuO纳米颗粒称取0.01mol乙酸铜和0.01mol的乙酸镁,将乙酸铜和乙酸镁在搅拌情况下溶解在50ml的蒸馏水中,然后加入350ml乙醇,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燕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花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