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加苗专利>正文

雨阳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51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窗上安装的可根据需要收缩大小、使用寿命长的雨阳篷,它包括上篷和下篷,其中之一与墙体固定,上篷与下篷之间设有设有移动机构及两者完全展开时避免两者脱离的限位机构,若将上篷与墙体固定,则在移动机构的限位下,下篷可向外伸展或向内收缩,由于限位机构的作用,当下篷伸展时也不会发生与上篷脱离的现象,因此,根据人们的需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地提供适当遮阳挡雨的范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阳蓬
本技术公开一种门窗上安装的用于挡雨遮阳的雨阳蓬。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遮阳蓬,大体上分成两种,一种是蓬子是用尼龙面料做的,骨架是用铁管做成U形并绕某固定轴转动,由此构成可折叠式遮阳蓬,这种遮阳蓬无论展开或收折状态下在下雨时均容易兜水,太阳久晒面料容易损坏;另一种是复合材料予制成型的遮阳蓬,由于这种遮阳蓬不能折叠,下雨时容易潲雨、斜阳时无法遮挡,并且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收缩大小、使用寿命长的雨阳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阳蓬,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蓬和下蓬,其中之一与墙体固定,上蓬与下蓬之间设有设有移动机构及两者完全展开时避免两者脱离的限位机构。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将上蓬与墙体固定,则在移动机构的限位下,下蓬可向外伸展或向内收缩,由于限位机构的作用,当下蓬伸展时也不会发生与上蓬脱离的现象,因此,根据人们的需要本技术可以方便地提供适当遮阳挡雨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雨阳蓬它包括上蓬10和下蓬20,其中之一与墙体固定,上蓬10与下蓬20之间设有设有移动机构及两者完全展开时避免两者脱离的限位机构,附图中给出了上蓬10后部与墙体固定的结构形式,其两侧部位的支架11上设有相对指向的滑道12,下蓬20的两侧支架21位于上述滑道12内,上蓬10的支架11的前端设有滚轮13,下蓬20的两侧支架21里端设有滚轮22,滚轮22与所述的滑道12及下蓬20的两侧支架21的下表面与滚轮13配合构成移动机构,滑道12由里先前并且由高向下呈弧状布置,下蓬20的整体形状与上蓬10的形状相符合,此种结构提供的遮阳挡雨效果较佳。另外,滑道12也可以采用由里先前并且由高向下平面状方式设置。下蓬20里侧的两端部位设有向上的凸块23,凸块23高于上蓬10前端支架14的下边由此构成避免两者脱离的限位机构,当下蓬20沿着上蓬10两侧部位的支架11上设置的滑道12向外伸展时,由于凸块23高于上蓬10前端支架14的下边,因而起到阻挡作用,避免两者彼此脱离。上蓬10的里端向下设置一定滑轮30,其上设有绳索40,绳索40的一端与下蓬20里端相连,绳索40的一端从定滑轮30处向下垂伸,绳索40位于上、下蓬10、20左右居中部位,由于绳索40设置在上、下蓬10、20左右居中处,当向下拉动绳索40时,下蓬20沿着上蓬10两侧部位的支架11上设置的滑道12可以自由方便地移动,拉动绳索40的从定滑轮30处向下垂伸一端,可以使下蓬20处在适当位置处。通常情况下,可以在绳索40的垂伸端下方的墙体上设置固定构件,将绳索40的垂伸端绕系到该固定构件上,由于滑道12由里先前并且由高向下呈弧状布置,下蓬20在重力和绳索40的拉力作用下处在适当位置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阳蓬,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蓬(10)和下蓬(20),其中之一与墙体固定,上蓬(10)与下蓬(20)之间设有设有移动机构及两者完全展开时避免两者脱离的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阳蓬,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蓬(10)和下蓬(20),其中之一与墙体固定,上蓬(10)与下蓬(20)之间设有设有移动机构及两者完全展开时避免两者脱离的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阳蓬,其特征在于:上蓬(10)的后部与墙体固定,其两侧部位的支架(11)上设有相对指向的滑道(12),下蓬(20)的两侧支架(21)位于上述滑道(12)内,上蓬(10)的支架(11)的前端设有滚轮(13),下蓬(20)的两侧支架(21)里端设有滚轮(22),滚轮(22)与所述的滑道(12)及下蓬(20)的两侧支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加苗
申请(专利权)人:梁加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