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备可以移动产箱的蓝狐养殖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50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0:23
一种配备可以移动产箱的蓝狐养殖笼,属于蓝狐饲养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兼顾繁殖幼仔和饲养蓝狐。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养殖笼和产箱,养殖笼为冷拔丝网和镀锌网制作的长方体笼,产箱为木质的长方箱体,养殖笼的顶面有可以开启的笼门,产箱从笼门放置到养殖笼中,养殖笼的笼门表面有放置饲料的饲喂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分离的养殖笼和产箱结构,在繁殖期,将产箱移入养殖笼,可用于种兽产仔、哺乳;在生长季节,将产箱移出,可合笼饲喂,两只蓝狐共用运动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饲养蓝狐的数量,提高了养殖笼的利用率,有利于蓝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适合机械化饲喂,减少了人工投入,对规模化蓝狐养殖场的养殖与繁育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备可以移动产箱的蓝狐养殖笼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饲养蓝狐的笼箱,属于蓝狐饲养设备

技术介绍
蓝狐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以其毛绒丰厚,美观灵活,御寒性强深受人们喜爱。蓝狐属于季节性一次繁殖的动物,每年春季2-4月份配种,4-6月份产仔,胎产6-8只,11月份取皮,留种母兽翌年春季进行繁殖。传统养殖蓝狐的笼具规格较小,鲜料含水量较高,饲喂时倒入食盒,食盒放置在笼具的底部,抽出可以打食,放回可供蓝狐采食。水泥或木制的产箱固定在养殖笼的后部,与笼具有出入口相通,蓝狐在产箱内产仔,产仔时人工铺设垫草,母狐会用爪子抓乱垫草,不利于仔狐保温。仔蓝狐45日龄分窝,由于笼具空间较小,只能单只单笼饲养,降低了单位面积蓝狐饲养量,固定产箱又占据了一部分场地,造成了场地和笼具的浪费;其次单笼饲养的蓝狐没有嬉戏伙伴,不存在竞争,造成采食量下降,影响生长发育。传统笼箱的食盒放置在笼子底部,只能采用人工饲喂,随着蓝狐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机械化饲喂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传统笼具不能适应机械化饲喂,限制了机械化设备在蓝狐养殖中的应用和推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蓝狐养殖笼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备可以移动产箱的蓝狐养殖笼,这种养殖笼不仅可作为蓝狐合笼饲喂的笼具,还可以作为蓝狐产仔哺乳的笼具,可以节约空间,有利于蓝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并且适合机械化饲喂,减少了人工投入,对规模化蓝狐养殖场的养殖与繁育有重要意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备可以移动产箱的蓝狐养殖笼,它包括养殖笼和产箱,养殖笼为冷拔丝网和镀锌网制作的长方体笼,产箱为木质的长方箱体,养殖笼的顶面有可以开启的笼门,产箱从笼门放置到养殖笼中,养殖笼的笼门表面有放置饲料的饲喂区域。上述配备可以移动产箱的蓝狐养殖笼,所述养殖笼由底面、侧面、顶面组成,底面为冷拔丝编织网片,侧面和顶面为镀锌电焊网,底面、侧面和顶面的网片之间由C型扣相连接,顶面上有可以开启的笼门,笼门与顶面由转轴相连接,笼门表面的饲喂区域为向下的凹槽平面,饲喂区域的网片孔径小于底面、侧面和顶面的网片孔径。上述配备可以移动产箱的蓝狐养殖笼,所述产箱的顶面的一侧与产箱的一个侧壁由合页连接,顶面的另一侧与另一个侧壁由卡扣相连接,产箱的一个侧壁上有进出口,进出口的下部有挡风板,产箱的底面上放置活动网片,活动网片与产箱底面之间放置稻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可分离的养殖笼和产箱结构,产箱可以放入养殖笼。在繁殖期,将产箱移入养殖笼,可用于种兽产仔、哺乳;在生长季节,将产箱移出,可合笼饲喂,两只蓝狐共用运动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饲养蓝狐的数量。通过产箱与养殖笼的组合做到一笼两用,提高了养殖笼的利用率,节省养殖笼具的投入。本技术不仅可作为皮兽合笼饲喂的笼具,还可以作为母兽产仔哺乳的笼具,一笼两用,节约了空间,有利于蓝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适合机械化饲喂,减少了人工投入,对规模化蓝狐养殖场的养殖与繁育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养殖笼1、笼门2、转轴3、饲喂区域4、产箱5、合页6、活动网片7、出入口8、挡风板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养殖笼1和产箱5组成。图中显示,养殖笼1为冷拔丝网和镀锌网制作的长方体笼。养殖笼1由底面、侧面、顶面组成,底面为冷拔丝编织网片,侧面和顶面为镀锌电焊网,底面、侧面和顶面的网片之间由C型扣相连接,也可以直接焊接连接。图中显示,养殖笼1的顶面上有可以开启的笼门2,笼门2与顶面由转轴3相连接,笼门2用于向笼内放置和取出蓝狐,也用于向笼内放置产箱5。在繁殖期,将产箱5移入养殖笼1,可用于种兽产仔、哺乳;在生长季节,将产箱5移出,可合笼饲喂,两只蓝狐共用运动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饲养蓝狐的数量,通过产箱5与养殖笼1的组合做到一笼两用。图中显示,笼门2的表面有放置饲料的饲喂区域4,饲喂区域4为向下的凹槽平面,饲喂区域4的网片孔径小于底面、侧面和顶面的网片孔径。喂食车可将含水量较小的贴料挤放在饲喂区域4,由于贴料较稠,饲料在饲喂区域4不会掉落,蓝狐可通过饲喂区域4进行采食。图中显示,产箱5为木质的长方箱体,产箱5的顶面的一侧与产箱5的一个侧壁由合页6连接,顶面的另一侧与另一个侧壁由卡扣相连接。产箱5的顶面可以打开,用于放置和取出蓝狐,也用于放置活动网片7和打扫产箱5。图中显示,产箱5的一个侧壁上有进出口8,进出口8的下部有挡风板9,用于蓝狐母兽和幼仔的出入。产箱5的底面上放置活动网片7,活动网片7与产箱5底面之间放置稻草。稻草用于产箱5保温,由于稻草有活动网片7压盖,稻草不易被母蓝狐抓出,有利于蓝狐幼仔保温。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下:养殖笼1的笼体长、宽、高分别为110cm、80cm、60cm;养殖笼1的底面的网孔为3.5cm×3.5cm,侧壁及顶面的网孔为3cm×3cm,笼门2和饲喂区域4的网孔为4cm×2.5cm,饲喂区域4的面积为10cm×10cm;产箱5由厚度为1.5cm木板组成,产箱5的长、宽、高分别为70cm、40cm、50cm;进出口8位于产箱5前方距一侧面15cm处,进出口8的面积为30cm×25cm;产箱5底部的活动网片7的网孔为2.5cm×2.5cm。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传统的蓝狐养殖笼规格小,产箱固定在养殖笼后部,一只笼具只能饲养一只蓝狐,造成了空间的浪费,限制了机械化饲喂技术的应用。本技术采用可分离的养殖笼1和产箱5结构,产箱5可以放入养殖笼1。在繁殖期,将产箱5移入养殖笼1,有利于种兽产仔、哺乳,到断奶分窝后,可将产箱移出;生长季节,将产箱5移出养殖笼,养殖笼1留下足够空间,可合笼饲喂皮兽,合笼饲养后,两只蓝狐共用运动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饲养蓝狐的数量。蓝狐皮兽取皮后,养殖笼1和产箱5闲置,利用养殖笼1饲养种兽直至第二年分窝。饲料投放到养殖笼1顶部的饲喂区域4,便于机械化饲喂。喂食车可将含水量较小的贴料挤放在饲喂区域4,由于贴料较稠,饲料在饲喂区域4不会掉落,蓝狐可通过饲喂区域4进行采食。两只蓝狐合养在一个养殖笼1中,蓝狐竞争采食,保持旺盛的食欲,促进了蓝狐的生长发育,提高了蓝狐养殖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备可以移动产箱的蓝狐养殖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养殖笼(1)和产箱(5),养殖笼(1)为冷拔丝网和镀锌网制作的长方体笼,产箱(5)为木质的长方箱体,养殖笼(1)的顶面有可以开启的笼门(2),产箱(5)从笼门(2)放置到养殖笼(1)中,养殖笼(1)的笼门(2)表面有放置饲料的饲喂区域(4);所述养殖笼(1)由底面、侧面、顶面组成,底面为冷拔丝编织网片,侧面和顶面为镀锌电焊网,底面、侧面和顶面的网片之间由C型扣相连接,顶面上有可以开启的笼门(2),笼门(2)与顶面由转轴(3)相连接,笼门(2)表面的饲喂区域(4)为向下的凹槽平面,饲喂区域(4)的网片孔径小于底面、侧面和顶面的网片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备可以移动产箱的蓝狐养殖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养殖笼(1)和产箱(5),养殖笼(1)为冷拔丝网和镀锌网制作的长方体笼,产箱(5)为木质的长方箱体,养殖笼(1)的顶面有可以开启的笼门(2),产箱(5)从笼门(2)放置到养殖笼(1)中,养殖笼(1)的笼门(2)表面有放置饲料的饲喂区域(4);所述养殖笼(1)由底面、侧面、顶面组成,底面为冷拔丝编织网片,侧面和顶面为镀锌电焊网,底面、侧面和顶面的网片之间由C型扣相连接,顶面上有可以开启的笼门(2),笼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洁任二军刘进军李伟韩学良荣敏杨颖陈紫剑周俊会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