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扇安装组件以及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09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扇安装组件以及塔扇,该塔扇安装组件包括机身和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机身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转动的第一限位槽,通过弹性限位件和第一限位槽进行止转锁定,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装操作简单,提高了用户体验;该塔扇,包括上述的塔扇安装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扇安装组件以及塔扇
本专利技术属于塔扇
,尤其涉及一种塔扇安装组件以及塔扇。
技术介绍
目前,塔扇的固定方式常用的为两种,第一种为将塔扇底盘拆分成上下两部分,底盘上部分与机身连接,底盘下部分再通过螺钉或卡扣等紧固方式与底盘上部分连接固定。第二种是将塔扇机身底部直接嵌合到底盘中用螺钉或其他独立的紧固件等固定。上述方案中,第一种方案连接的底盘稳定性较差,同时安装工序复杂,成本较高;第二种方案不仅导致底盘与机身连接的稳定性较差,而且需要额外的增加新物料如螺钉、紧固件,同时还需要螺丝刀等专门的工具进行安装,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用户的安装拆卸,给用户的体验带来了不便。中国专利CN205654587U中公开了一种通过紧固件固定塔扇机身和底盘的结构,包括本体,还包括卡接组件和底座;卡接组件包括卡盘,卡盘包括卡盘座和卡块,卡块设置于卡盘侧面,卡块呈环形阵列设置,卡块不少于两个;卡盘呈水平状安装于本体底部,卡盘与本体之间以中心线为轴线相对旋转;底座包括卡接座,卡接座包括卡接块和卡接孔,卡接孔为圆形,卡接孔开设于底座中心,但是该结构安装复杂,成本较高,用户体验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塔扇安装结构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塔扇安装组件以及塔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塔扇安装结构以及塔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塔扇安装组件,包括机身和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机身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转动的第一限位槽。作为优选,所述机身包括安装座,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导向件,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导向件围设形成有可放置所述弹性限位件的容纳槽。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固定部,以及可在所述导向件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凸设于所述固定部上。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安装槽,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限位安装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导向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所述容纳槽的第一导向面,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面配合以相互滑动的第一配合面。作为优选,所述导向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一限位面,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面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转动的第二配合面。作为优选,所述机身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件,所述底盘上设有与所述凸起件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沿所述底盘轴向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槽。作为优选,所述底盘上还设有用于围设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第二限位面,所述凸起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限位面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转动的第三配合面。作为优选,所述底盘上还设有卡设件,所述卡设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第三限位面,所述凸起件包括与所述第三限位面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沿所述底盘轴向方向移动的第四配合面。作为优选,所述卡设件还包括第四限位面,所述凸起件包括与所述第四限位面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沿所述底盘径向方向位移的第五配合面。作为优选,所述机身上设有环形筋条,所述底盘上设有与所述环形筋条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沿所述底座径向方向位移的安装凹槽。一种塔扇,包括如上任一项中所述的塔扇安装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塔扇安装组件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弹性限位件和第一限位槽进行止转锁定,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装操作简单,提高了用户体验;2)通过容纳槽和导向件的设置,使得安装的时候更加简单准确;3)该弹性限位件的固定部、弯折部和底座一体成型,生产成本更低;4)通过凸起件和第二限位槽的设置,与弹性限位件、第一限位槽配合,双重止转锁定,配合轴向限位,保证机身与底盘装配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通过旋转底盘或机身的方式进行安装保证底盘可拆装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塔扇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塔扇安装组件的机身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塔扇安装组件的底盘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塔扇安装组件的机身与底盘接触面径向方向的截面图;图5为图4所示塔扇安装组件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塔扇安装组件的轴向方向的截面图;图7为图6所示塔扇安装组件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塔扇安装组件底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机身11-第一限位槽12-安装座13-导向件131-第一导向面132-第一限位面14-容纳槽15-凸起件151-第三配合面152-第四配合面153-第五配合面16-环形筋条2-底盘21-弹性限位件211-固定部212-弯折部213-第一配合面214-第二配合面22-限位安装槽23-第二限位槽24-第二限位面25-卡设件251-第三限位面252-第四限位面26-安装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塔扇走线结构及其塔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参考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塔扇安装组件,包括机身1和底盘2,所述底盘2上设有弹性限位件21,所述机身1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件21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1转动的第一限位槽11,在安装时,旋转所述机身1或所述底盘2至合适位置时,所述弹性限位件21进入所述第一限位槽11内,从而限制所述机身1和所述底盘2之间的相对转动,安装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且本塔扇安装组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参考图2,进一步,所述机身1包括安装座12,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12上的导向件13,所述安装座12和所述导向件13围设形成有可放置所述弹性限位件21的容纳槽14,在开始安装时,将所述弹性限位件11对准所述容纳槽14,将所述弹性限位件21置于所述容纳槽14内,然后再进行旋转,有助于用户安装时的定位对准。参考图3-图5,所述导向件13包括用于围设形成所述容纳槽14的第一导向面131,所述弹性限位件21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31配合以相互滑动的第一配合面213,所述第一导向面131和所述第一配合面213为相互贴合的斜面,所述从而在所述机身1和所述底盘2相对转动时,所述导向件13和所述弹性限位件21相互滑动,既有助于转动时的顺畅,同时,也防止不安装时所述弹性限位件21误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11中。参考图4和图5,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安装槽22,所述弹性限位件21包括固定部211,以及可在所述导向件13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弯折部212,所述弯折部212凸设于所述固定部211上,所述固定部211设于所述限位安装槽内22,所述弯折部212在所述第一配合面213的作用下可进入所述限位安装槽22内,在所述第一导向面131和所述第一配合面213不接触时,所述弯折部212弹起至凸出于所述限位安装槽22,从而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配合限制所述机身1和所述底盘2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导向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第一限位面131,,所述弹性限位件21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面131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转动的第二配合面214,所述第二配合面214位于所述弯折部212远离所述固定部211的一端,所述弹性限位件21与所述导向件13相对旋转,所述第一导向面131和第一配合面213相互不断压紧至突然分开时,所述弹性限位件21弹如所述第一限位槽11中,所述第一限位面131与所述第二配合面214接触,从而防止所述机身1和所述底盘2反向旋转,限制两者之间的周向转动。参考图6-图8,所述机,1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件15,所述底盘2上设有与所述凸起件15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1沿所述底盘2轴向方向移动的第二限位槽23,所述机身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扇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机身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转动的第一限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扇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机身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转动的第一限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扇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安装座,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导向件,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导向件围设形成有可放置所述弹性限位件的容纳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扇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固定部,以及可在所述导向件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凸设于所述固定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扇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安装槽,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限位安装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扇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所述容纳槽的第一导向面,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面配合以相互滑动的第一配合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扇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一限位面,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面配合以限制所述机身转动的第二配合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丛陈宇强林海利肖鸿亮陈中兆袁明郭宏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