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插头接触件组和用于检查插头接触件组的闩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头接触件组,所述插头接触件组包括插头接触件带和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接触件带具有布置在第一外壳中的若干第一插头触点,所述插头连接器具有布置在第二外壳中的若干第二插头触点。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检查所述插头接触件带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至少一个闩锁元件的闩锁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的汽车中,电气连接大部分乃通过具有一插头接触件带的插头接触件组,所述插头接触件带让插头连接器插入其中。在驾驶车辆期间,这种插头连接方式受到可观的负荷,例如摇动负荷、震动负荷及类似者。由于所述负荷,其可能导致插头连接器从插头接触件带移开而因此失去电力。为了避免此情况,插头接触件带及插头连接器的外壳被提供有闩锁元件。在组装插头连接器期间,所述闩锁元件被闩锁在一起以在插头接触件带及插头连接器之间建立连接,所述连接无法由汽车中发生的负荷所分开。因为组装的错误,可能导致插头连接器到插头接触件带中的所谓的半插塞(half-plugging)。在此,插头接触件带的插头触点及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触点之间的确有产生电接触,然而闩锁元件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接触件组,所述插头接触件组包括插头接触件带(10),所述插头接触件带具有布置在第一外壳(11)中的若干第一插头触点(12,14),所述若干第一插头触点中的至少一个被形成为检查触点(14),所述检查触点具有比所述插头触点中其余者(12)更短的长度,并且所述插头接触件组包括插头连接器(20),所述插头连接器具有布置在第二外壳(21)中的若干第二插头触点(22),所述若干第二插头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经配置以与所述检查触点(14)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外壳(1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闩锁元件(31),并且所述第二外壳(21)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闩锁元件(3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闩锁元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18 DE 102016107169.21.一种插头接触件组,所述插头接触件组包括插头接触件带(10),所述插头接触件带具有布置在第一外壳(11)中的若干第一插头触点(12,14),所述若干第一插头触点中的至少一个被形成为检查触点(14),所述检查触点具有比所述插头触点中其余者(12)更短的长度,并且所述插头接触件组包括插头连接器(20),所述插头连接器具有布置在第二外壳(21)中的若干第二插头触点(22),所述若干第二插头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经配置以与所述检查触点(14)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外壳(1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闩锁元件(31),并且所述第二外壳(21)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闩锁元件(3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闩锁元件(31)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闩锁元件(32)经配置以在所述第一插头触点(12)完全地与所述第二插头触点(22)接触时闩锁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21)具有第三闩锁元件(33),所述第三闩锁元件可以与所述第一闩锁元件(31)闩锁且经布置以在插塞方向(S)中与所述第二闩锁元件(32)间隔开,使得通过将所述第三闩锁元件(33)与所述第一闩锁元件(31)闩锁,实现在所述第一插头触点(12,14)和所述第二插头触点(22)的完全接触状态中所述第二外壳部件(21)在所述第一外壳部件(11)上的尽可能无间隙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接触件组,其特征在于,提供布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1)的相对侧壁上的两个相应第一闩锁元件(31)和布置在所述第二外壳(21)的相对侧壁上的两个相应第二闩锁元件(32)和第三闩锁元件(3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头接触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闩锁元件(31)是闩锁开口(31),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闩锁元件(32)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闩锁元件(33)是适于所述闩锁开口(31)的闩锁鼻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接触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闩锁元件(33)尽可能无间隙地靠着划定所述闩锁开口(31)界线的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接触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接触件带(10)具有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尔根·拉普霍恩,
申请(专利权)人:ERNI制造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