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架及扭矩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793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21
一种线圈架,其包括:线圈;一对法兰部,其夹着线圈;端子安装部,其从一个法兰部向线圈的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具有在周向上相对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以及端子,其设置于端子安装部的上表面,在与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其中,线圈包括:绕组部,其是卷绕导线而形成的;以及导出部,在从沿着线圈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该导出部从绕组部朝向径向外侧与其分离且沿着从第1侧面朝向第2侧面的方向设置,并与第2侧面相接触;在设与第1侧面和法兰部的外周相连接的部分相交并且与端子的延伸方向平行的虚拟线为第1基准线,设与第1基准线正交并且与法兰部的外周相切的虚拟线为第2基准线时,导出部沿着第2基准线设置,或者设置于比第2基准线靠近绕组部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圈架及扭矩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架(coilbobbin)及扭矩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将构成扭矩检测装置的检测线圈保持于磁轭内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设置于线圈架的法兰部的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端子安装部,配置有向线圈架的径向外侧突出的两根端子销。并且,将检测线圈的一端侧卷绕于其中一个端子销,以检测线圈的两端部之间将线圈架的圆筒部包围,并将检测线圈的另一端侧卷绕于另一个端子销。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462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形成检测线圈的导线(线圈绕组)的布线路径上,配置有端子安装部的棱角部(形成长方体的边的部分),因此导线有可能受到损伤。或者,在组装线圈架与磁轭时或在将检测线圈装入壳体中时,导线可能会与磁轭或壳体接触而受到损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导线受到损伤的可能性的线圈架及扭矩检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线圈架,其包括:线圈;一对法兰部,其夹着上述线圈;端子安装部,其从一个上述法兰部向上述线圈的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具有在周向上相对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以及端子,其设置于上述端子安装部的上表面,在与上述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其中,上述线圈包括:绕组部,其是卷绕导线而形成的;以及导出部,在沿着上述线圈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该导出部从上述绕组部朝向径向外侧与其分离且沿着从上述第1侧面朝向上述第2侧面的方向设置,并与上述第2侧面相接触;在设与上述第1侧面和上述法兰部的外周相连接的部分相交并且与上述端子的延伸方向平行的虚拟线为第1基准线,设与上述第1基准线正交并且与上述法兰部的外周相切的虚拟线为第2基准线时,上述导出部沿着上述第2基准线设置,或者设置于比上述第2基准线更靠近上述绕组部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线圈架,其包括:线圈;一对法兰部,其夹着上述线圈;端子安装部,其从一个上述法兰部向上述线圈的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具有在上述法兰部的周向上相对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并且安装上述线圈的端部;以及端子,其设置于上述端子安装部的上表面,在与上述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其中,在上述第2侧面,设有在周向上突出的第1突出部,在上述法兰部的外周与上述第2侧面相连接的部分,设有从上述法兰部的外周向径向内侧凹下的切口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扭矩检测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线圈架;上述线圈,其阻抗根据在旋转轴上产生的扭矩而变化;磁轭,其具有将上述线圈架嵌入内部并保持的圆筒部;磁轭盖,其被压入上述圆筒部的内径;以及端子安装部,其从上述线圈架的法兰部向线圈架的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并且安装上述线圈的两端,其中,在上述端子安装部中与构成上述线圈的导线的弯曲部分相对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倒角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导线受到损伤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包括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扭矩检测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2为表示扭矩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图3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扭矩检测部的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扭矩检测部组装完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图3中用圆V表示的范围的放大图。图6为沿着图4的箭头VI的视图。图7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架的立体图。图8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架的主视图。图9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架的侧视图。图10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架的顶视图。图11为将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一对线圈架组装完成时的主视图。图12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扭矩检测部的顶视图。图13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扭矩检测部被装入壳体内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图14为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扭矩检测部与壳体的关系的顶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以下记载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内容及实质上相同的内容。而且,可以对以下记载的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的组合。另外,关于附图,为了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实际的尺寸、形状进行了适当的改变来表示。第1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包括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扭矩检测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3包括:小齿轮轴4、壳体5、第1轴承6a、第2轴承6b、第3轴承6c、蜗轮7、蜗杆8、扭力杆30、以及扭矩检测装置TS。小齿轮轴4将驾驶者对方向盘(未图示)施加的转向操作力向转向轮(未图示)传递。此外,小齿轮轴4具有输入轴4a及输出轴4b。输入轴4a形成小齿轮轴4中的方向盘侧的部分。输入轴4a的一端通过转向轴(未图示)等连结于方向盘。输入轴4a的另一端通过扭力杆30连结于输出轴4b的一端。输出轴4b形成小齿轮轴4中的转向轮侧的部分。输出轴4b的另一端通过转向齿轮(未图示)等连结于转向轮。壳体5具有第1壳体5a及第2壳体5b。第1壳体5a配置于输入轴4a侧,第2壳体5b配置于输出轴4b侧。第1轴承6a配置于第1壳体5a的内部。此外,第1轴承6a将输入轴4a支承为可自由旋转。第2轴承6b配置于第2壳体5b的内部的比第3轴承6c更靠近第1轴承6a的位置。第3轴承6c配置于第2壳体5b的内部的比第2轴承6b离第1轴承6a更远的位置。此外,第2轴承6b及第3轴承6c将输出轴4b支承为可自由旋转。蜗轮7固定于输出轴4b,以旋转轴与输出轴4b同轴的状态和输出轴4b呈一体地旋转。蜗轮7具有轮毂7a及齿部7b。轮毂7a由金属制成。齿部7b由合成树脂制成,与轮毂7a固定成为一体。蜗杆8配置于第2壳体5b内,由与减速齿轮42连结的电动机(未图示)驱动。此外,蜗杆8具有的齿轮与蜗轮7的齿部7b连结。减速齿轮42由与输出轴4b连结的蜗轮蜗杆机构构成。扭力杆30配设于输入轴4a的内部。输入轴4a及输入轴4b与扭力杆30同轴地配置。扭力杆30的一端与输入轴4a枢接。扭力杆30的另一端与输出轴4b花键结合。扭矩检测装置TS是检测输入轴4a与输出轴4b之间的扭矩的装置。扭矩检测装置TS包括扭矩检测部10及电路基板20。扭矩检测部10包括传感器轴部11、圆筒部件12、第1线圈13、第2线圈14、磁轭盖16、第1磁轭15、第2磁轭17、第1线圈架18(参见图3)、以及第2线圈架19(参见图3)。传感器轴部11形成于输入轴4a。具体地,传感器轴部11形成输入轴4a中外径最大的部分。传感器轴部11由磁性材料构成。图2为表示扭矩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传感器轴部11的表面设有多个凸条11a及多个槽部11b。各凸条11a呈在传感器轴部11的轴向上延伸的形状。此外,各凸条11a沿着传感器轴部11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各槽部11b分别配置于相邻的凸条11a之间。圆筒部件12由具有导电性且是非磁性的材料如铝构成,形成为圆筒形状。圆筒部件12在第1壳体5a(参见图1)的内侧,配置于传感器轴部11的径向外侧。具体地,圆筒部件12接近传感器轴部11而与传感器轴部11同轴地配置。圆筒部件12包括多个第1窗口12a及多个第2窗口12b。各第1窗口12a在与凸条11a相对的位置沿着圆筒部件12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各第2窗口12b形成为与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一对法兰部,其夹着所述线圈;端子安装部,其从一个所述法兰部向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具有在周向上相对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以及端子,其设置于所述端子安装部的上表面,在与所述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线圈包括:绕组部,其是卷绕导线而形成的;以及导出部,在沿着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该导出部从所述绕组部朝向径向外侧与其分离且沿着从所述第1侧面朝向所述第2侧面的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2侧面相接触,在设与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法兰部的外周相连接的部分相交并且与所述端子的延伸方向平行的虚拟线为第1基准线,设与所述第1基准线正交并且与所述法兰部的外周相切的虚拟线为第2基准线时,所述导出部沿着所述第2基准线设置,或者设置于比所述第2基准线更靠近所述绕组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11 JP 2016-0954971.一种线圈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一对法兰部,其夹着所述线圈;端子安装部,其从一个所述法兰部向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具有在周向上相对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以及端子,其设置于所述端子安装部的上表面,在与所述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线圈包括:绕组部,其是卷绕导线而形成的;以及导出部,在沿着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该导出部从所述绕组部朝向径向外侧与其分离且沿着从所述第1侧面朝向所述第2侧面的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2侧面相接触,在设与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法兰部的外周相连接的部分相交并且与所述端子的延伸方向平行的虚拟线为第1基准线,设与所述第1基准线正交并且与所述法兰部的外周相切的虚拟线为第2基准线时,所述导出部沿着所述第2基准线设置,或者设置于比所述第2基准线更靠近所述绕组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侧面,设有在周向上突出的第1突出部,在所述法兰部的外周与所述第2侧面相连接的部分,设有从所述法兰部的外周向径向内侧凹下的切口部,所述导出部与所述第1突出部和所述切口部之间相接触。3.一种线圈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一对法兰部,其夹着所述线圈;端子安装部,其从一个所述法兰部向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具有在所述法兰部的周向上相对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并且安装所述线圈的端部;以及端子,其设置于所述端子安装部的上表面,在与所述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其中,在所述第2侧面,设有在周向上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畑中和幸重田泰志西冈优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