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移动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建设
,具体为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移动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后来为了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用,所以安全性十分的重要。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720428019U,一种脚手架,该脚手架立杆钢管之间、立杆和横杆均只受一个方向的力的作用,不受偏心力,脚手架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缩短;横杆通过控制控制装置,即可控制扣件的打开或闭合,使得横杆与立杆的连接简单方便,使本脚手架装卸灵活,安装方便,受力均匀,但是该脚手架在移动的时较为繁琐,需要借助工作人员进行移动,造成浪费时间的现象发生。现有的脚手架在工作人员进入踏板上进行工作的时候,不能通过一定的珠装置调节踏板的高度,从而避免工作人员需要在踏板上进行添加扶梯之类的,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的过程中危险度提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移动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主体(1)、踏板(9)、第一滑轮(12)、连接圆筒(19)和液压缸(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圆筒(2),且主体(1)与固定圆筒(2)之间构成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圆筒(2)的外表面安装有手轮(3),且手轮(3)与固定圆筒(2)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固定圆筒(2)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杆(4),且固定杆(4)与固定圆筒(2)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杆(4)的右侧设置有智能滚轮(5),且智能滚轮(5)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杆(6),所述踏板(9)安装于主体(1)的左侧,且踏板(9)的上方设置有凸块(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移动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主体(1)、踏板(9)、第一滑轮(12)、连接圆筒(19)和液压缸(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圆筒(2),且主体(1)与固定圆筒(2)之间构成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圆筒(2)的外表面安装有手轮(3),且手轮(3)与固定圆筒(2)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固定圆筒(2)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杆(4),且固定杆(4)与固定圆筒(2)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杆(4)的右侧设置有智能滚轮(5),且智能滚轮(5)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杆(6),所述踏板(9)安装于主体(1)的左侧,且踏板(9)的上方设置有凸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移动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下方设置有轮子(7),且轮子(7)与连接杆(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圆筒(2)通过智能滚轮(5)与主体(1)构成滑动结构,且主体(1)与连接杆(6)之间为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移动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0)的内部贯穿有螺钉(11),所述踏板(9)与凸块(10)之间为紧密贴合结构,且踏板(9)与凸块(10)通过螺钉(11)构成可拆卸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移动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9)的右侧安装有滑杆(8),所述第一滑轮(12)安装于主体(1)内部,所述第一滑轮(12)外表面衔接有滑轮链(13),且滑轮链(13)与第一滑轮(12)之间紧密贴合,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轮(14),且第二滑轮(14)与内部贯穿有螺母柱(15),所述踏板(9)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三滑轮(16),且第三滑轮(16)与踏板(9)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轮(16)的外表面安装有齿轮(17),且齿轮(17)与第三滑轮(16)之间为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移动型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12)的右侧设置有把手(30),且第一滑轮(12)与把手(30)之间为螺母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关泽森,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锐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