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84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0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底座,便池,智能座圈,盖板及水箱;便池固定于底座上方;智能座圈和盖板同时铰接于便池的一端;水箱位于盖板的一侧;便池内设有排便腔,排便腔的底部通过排污管连接至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智能坐便器还包括智能升降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坐便器通过重力感应器对如厕者的体重进行检测,并由设置的处理器将检测结果与预设体重区间进行比较,如检测结果位于预设体重区间时,则判断如厕者为小孩,同时控制可升降的升降板上升至指定高度,使小孩能轻松地坐在坐便器之上;在控制升降板的同时,控制位于固定座圈内部的活动座圈向内侧移动,从而缩小座圈内侧的面积,使得小孩坐在座圈上时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坐便器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坐便器。
技术介绍
一般家庭使用的坐便器通常是针对成年人的身高进行设计制造,对于身高不足的小孩来说,单独如厕时非常不便,难以自由上下,并且还容易造成坐便器周围卫生条件下降,进而影响小孩健康;另外,座圈的尺寸较大也容易导致小孩坐上座圈时无法坐稳、甚至容易掉进座圈中,安全性能较差。为了保证小孩能安全使用坐便器,现有技术通常是在原有座圈上方加设适合儿童尺寸的座圈,并由如厕的小孩通过自己手动控制或者通过按钮控制完成座圈的更换,对于小孩来说十分不方便,并且叠放的座圈也不利于清洁,美观性受到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坐便器,以解决小孩不方便使用常规坐便器的问题,并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坐便器结构简单,可自主判断使用者是否为小孩,并根据判断结果智能调整坐便器形式,以适用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底座,便池,智能座圈,盖板及水箱;所述便池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智能座圈和所述盖板同时铰接于所述便池的一端;所述水箱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便池内设有排便腔,所述排便腔的底部通过排污管连接至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坐便器还包括智能升降装置;所述智能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第一气缸,重力感应器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便池的下方;所述升降板的底面与所述重力感应器相接触;所述升降板的底面中心通过起重杆连接至所述第一气缸;所述智能座圈包括固定座圈,两组对称设置的活动座圈以及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活动座圈和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所述固定座圈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圈的内腔壁上;所述第二气缸通过顶杆与所述活动座圈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重力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坐便器通过重力感应器对如厕者的体重进行检测,并由设置的处理器将检测结果与预设体重区间进行比较,如检测结果位于预设体重区间时,则判断如厕者为小孩,同时控制可升降的升降板上升至指定高度,使小孩能轻松地坐在坐便器之上;在控制升降板的同时,控制位于固定座圈内部的活动座圈向内侧移动,从而缩小座圈内侧的面积,使得小孩坐在座圈上时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坐便器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坐便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坐便器中清洗烘干装置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一种优选例中活动座圈在非工作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优选例中活动座圈在工作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坐便器中处理器的构成图;图7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坐便器中升降板的一种优选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坐便器的侧面剖视图;由图1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底座10,便池20,智能座圈30,盖板40及水箱50;其中,所述便池20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方,底座10用于承接包括便池20在内的所有上方部件;所述智能座圈30和所述盖板40同时铰接于所述便池20的一端;所述水箱50位于所述盖板40的一侧;所述便池20内设有排便腔21,所述排便腔21的底部通过排污管22连接至下水管道;不同于普通的坐便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坐便器还包括智能升降装置;由图1还可知,所述智能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71,第一气缸72,重力感应器73及处理器11;所述处理器11设于所述底座10内;所述升降板71位于所述底座10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便池20的下方;所述升降板71的底面与所述重力感应器73相接触;所述升降板71的底面中心通过起重杆74连接至所述第一气缸7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71可在第一气缸72的作用下,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位于升降板71上的如厕者向上或向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板71在发生移动前,即上方无重物时,升降板71的上平面应保持与水平底面平行设置,此时升降板71的下沿紧贴重力感应器73,并且此时重力感应器73的感应重力为0;当有人准备如厕时,其双脚首先要位于升降板71之上,此时重力感应器73将如厕者的体重信息进行采集,并反馈到处理器11中进行判断,如果满足判断条件,则处理器11控制第一气缸72开启,升降板71上升;另外,对于升降板71的覆盖面积及升降高度,应根据坐便器便池20的规格相应调整,在保证如厕者双脚均能踏上升降板71的前提下,为了减少空间占用,应适当减少覆盖面积;同样的,也可通过调节第一气缸72的参数或调节起重杆74的长度来控制升降板71的升降高度,在此不作限制。参见图2,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坐便器的俯视图;由图2可知,所述智能座圈30包括固定座圈34,两组对称设置的活动座圈32以及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气缸31;所述活动座圈32和所述第二气缸31设于所述固定座圈34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气缸31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圈34的内腔壁上;所述第二气缸31通过顶杆33与所述活动座圈32连接;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活动座圈32是采用两片拼接的方式构成,应当理解的,其构成也可为三拼或更多种形式的拼接,在此仅以两片拼接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在系统未检测到如厕者为小孩时,活动座圈32是嵌于固定座圈34的内部的,避免了其被弄脏,同时也不耽误成年人正常使用;当系统检测到满足要求的小孩在使用时,由处理器11控制第二气缸31开启,并推动各自连接的活动座圈32向中心移动,直至所有分片相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座圈。另外,所述第一气缸72,所述重力感应器73和所述第二气缸31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1。处理器11通过与第一气缸72,重力感应器73和第二气缸31的连接分别实现对于升降板71和活动座圈32的移动控制。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1主要提供接收重力感应器73的检测数据,并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这里的预设数据主要指的是用来判断当前如厕者是否为小孩的体重区间,例如,该预设数据为10kg-25kg时,如果重力感应器73检测当前如厕者体重为18kg,则判定为小孩;当检测当前如厕者体重为60kg时,则判定为成年人;预设数据可以事先通过软件输入到处理器中,也可以设置与处理器连接的输入设备,随时对预设数据进行输入、修改等操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坐便器的工作过程为:一、当升降板71上有如厕者站立时,由升降板71下方的重力感应器73检测如厕者体重,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1;二、处理器11分析该时刻如厕者是否为小孩,如果判断为小孩,则分别向第一气缸72及第二气缸31发送启动指令;三、升降板71由第一气缸72推动并带动如厕者向上升起一定高度;同时第二气缸31推动活动座圈32向中心靠拢,增大座圈面积;四、如厕结束,处理器11控制第一气缸72及第二气缸31回位。由以上步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坐便器对于成年人来说,其使用过程与普通坐便器基本没有差别,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而对于小孩使用时,无需小孩进行操作,自动完成设备的相应调整,并且由于较为简易的结构设置,使得结构间的调整能够迅速完成,节省了调整时间,提高如厕效率。由图1可知,作为一种可行性实施例,本申请的智能坐便器还包括清洗烘干装置60;清洗烘干装置60主要是在如厕后,用于对如厕者的排便部位进行清洁,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清洗烘干装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底座,便池,智能座圈,盖板及水箱;所述便池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智能座圈和所述盖板同时铰接于所述便池的一端;所述水箱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便池内设有排便腔,所述排便腔的底部通过排污管连接至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坐便器还包括智能升降装置;所述智能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第一气缸,重力感应器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便池的下方;所述升降板的底面与所述重力感应器相接触;所述升降板的底面中心通过起重杆连接至所述第一气缸;所述智能座圈包括固定座圈,两组对称设置的活动座圈以及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活动座圈和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所述固定座圈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圈的内腔壁上;所述第二气缸通过顶杆与所述活动座圈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重力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底座,便池,智能座圈,盖板及水箱;所述便池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智能座圈和所述盖板同时铰接于所述便池的一端;所述水箱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便池内设有排便腔,所述排便腔的底部通过排污管连接至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坐便器还包括智能升降装置;所述智能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第一气缸,重力感应器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便池的下方;所述升降板的底面与所述重力感应器相接触;所述升降板的底面中心通过起重杆连接至所述第一气缸;所述智能座圈包括固定座圈,两组对称设置的活动座圈以及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活动座圈和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所述固定座圈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圈的内腔壁上;所述第二气缸通过顶杆与所述活动座圈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重力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坐便器还包括清洗烘干装置;所述清洗烘干装置设于所述排便腔的一侧;所述清洗烘干装置的一端伸入所述排便腔中;所述水箱上端设有冲水开关及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清洗烘干装置及所述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烘干装置包括伸缩板,第三气缸及烘干机;所述第三气缸及所述烘干机分别固定于所述便池的侧壁上;所述第三气缸通过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板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排便腔中;所述伸缩板的上端设有出水孔及若干个烘干孔;所述出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先锋李桂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维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