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隔震建筑的抗倾覆措施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础隔震建筑的抗倾覆措施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工程抗震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世界上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防止地震对人类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人们积极致力于地震预测及结构工程的防震减灾研究。由于地震的成因十分复杂,人们对地球本身的了解还不充分,因此还不能准确地进行地震预测。于是,建筑防震减灾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基础隔震便是较好的防震措施之一,与普通抗震理论通过抗震强度或由塑性化引起的能量吸收,即所谓硬性抵抗地震动不同,基础隔震是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安设隔震支座,形成柔性隔震层,地震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被柔性隔震层吸收,从而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提高其地震安全性。经过多年系统研究和广泛工程应用,并历经多次大地震考验,隔震技术已发展为一种成熟的减震措施。基础隔震的工作机理通常解释为通过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避开地震的卓越周期,避免结构共振,以实现减震的目的,因此基础隔震多用于三十层以下、高宽比较小的建筑结构中。而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高层建筑采用基础隔震同样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同时,相较于现有的其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础隔震建筑的抗倾覆措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倾覆支墩(1)和抗倾覆梁(2);其中抗倾覆支墩(1)和抗倾覆梁(2)采用沿边柱下的隔震支座(4)两侧面对称设置或单侧面非对称设置,沿角柱下的隔震支座(4)四侧面对称设置或两垂直面L形设置,抗倾覆梁(2)位于隔震支座(4)上方,抗倾覆支墩(1)设置在抗倾覆梁(2)悬挑长度的中间下方,抗倾覆支墩(1)采用混凝土浇筑且上表面附设橡胶片(3),构成抗倾覆梁(2)的方钢管底板与隔震上支墩(5)的预埋钢板一体加工而成,抗倾覆梁(2)宽度沿悬挑长度方向线性变窄,方钢管两端焊接端头封板,方钢管顶板预留混凝土浇筑振捣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隔震建筑的抗倾覆措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倾覆支墩(1)和抗倾覆梁(2);其中抗倾覆支墩(1)和抗倾覆梁(2)采用沿边柱下的隔震支座(4)两侧面对称设置或单侧面非对称设置,沿角柱下的隔震支座(4)四侧面对称设置或两垂直面L形设置,抗倾覆梁(2)位于隔震支座(4)上方,抗倾覆支墩(1)设置在抗倾覆梁(2)悬挑长度的中间下方,抗倾覆支墩(1)采用混凝土浇筑且上表面附设橡胶片(3),构成抗倾覆梁(2)的方钢管底板与隔震上支墩(5)的预埋钢板一体加工而成,抗倾覆梁(2)宽度沿悬挑长度方向线性变窄,方钢管两端焊接端头封板,方钢管顶板预留混凝土浇筑振捣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隔震建筑的抗倾覆措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支墩(1)横截面为等腰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隔震建筑的抗倾覆措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片(3)的厚度为3mm-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隔震建筑的抗倾覆措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支墩(1)顶面距抗倾覆梁(2)底面的间距值不小于压应力设计值作用下隔震支座(4)的压缩变形量;所述抗倾覆支墩(1)与隔震下支墩(7)的净距不小于隔震支座(4)的胶层总厚度的4倍;所述抗倾覆支墩(1)长度不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何先,潘文,王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