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继红专利>正文

一种管桩降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781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降水工程领域中的一种管桩降水装置,包括管桩(1)、地下水收集器(2)、出水管(3)、降水动力装置(4)四部分,利用管桩(1)的中空部位存储地下水收集器(2)收集的地下水,再由降水动力装置(4)将管桩(1)内的积水排除,达到降水目的,不需另行施工降水装置,成本低,速度快,降水能力强,设备维护成本低,抽水运营过程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桩降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中的降水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预制管桩近二十年来在全国各地普及,应用量非常大,大量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使用管桩作为抗拔或抗压承载结构。管桩伴随着大量的地下工程建造。而在地下工程建造过程中,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降水是地下工程建造必需面对的问题。管桩的最大特点是中空结构,管桩的桩顶标高一般在基础底板位置,管桩的入土深度一般大于地下工程降水井深度。管桩的间距一般远远小于降水管井的间距,如果能够利用管桩进行降水,将不需要大量降水井的施工,大幅度节约降水工程的造价与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桩降水装置,该管桩降水装置可在管桩施工的同时完成降水装置的施工,大幅度降低了降水井的造价,质量可靠,造价低,施工快速方便。该管桩降水装置包括管桩、地下水收集器、出水管、降水动力装置四部分,其中的管桩为深埋于地下的中空的工程桩,地下水收集器埋置于土体中,地下水收集器包括水流通道与滤膜两部分,其中的水流通道与管桩的中空部位连接,滤膜包裹在水流通道的外侧,出水管与管桩的中空部位连接,降水动力装置是将流入管桩中空部位的积水排除的装置。在上述的管桩降水装置中,上述的降水动力装置可以是与管桩的中空部位连接的气管与输气装置的组合。在上述的管桩降水装置中,可在上述的水流通道处或管桩内设置阻止管桩中的积水或空气逆流至土中的单向阀。本专利技术的管桩降水装置,利用管桩作为地下水临时储存容器,在管桩施工的同时完成降水装置的施工。施工成本低,速度快,降水能力强,设备维护成本低,抽水运营过程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用的一种管桩降水装置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管桩降水装置的机理与实现方法。首先,结合图1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管桩降水装置的结构构造与工作机理。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管桩降水装置包括管桩(1)、地下水收集器(2)、出水管(3)、降水动力装置(4)四部分,其中的管桩(1)为深埋于地下的中空的工程桩,地下水收集器(2)埋置于土体中,地下水收集器(2)包括水流通道(5)与滤膜(6)两部分,其中的水流通道(5)与管桩(1)的中空部位连接,滤膜(6)包裹在水流通道(5)的外侧,出水管(3)与管桩(1)的中空部位连接,降水动力装置(4)是将流入管桩(1)中空部位的积水排除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地下水通过滤膜(6)与水流通道(5)流进管桩(1)的中空部位,再由降水动力装置(4)排除。降水动力装置(4)可以是放置于管桩(1)中空部位的水泵,也可以是放置于地表且与管桩(1)的中空部位连接的真空泵。在本实施例中,降水动力装置(4)还可以是与管桩(1)中空部位连接的气管(7)与输气装置(8)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是依据下述机理完成降水的。因管桩(1)内的气体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不论管桩(1)内气压有多大,在管桩(1)内,积水总是位于管桩(1)的下部,气体总是位于管桩(1)的上部。通过输气装置(8)与气管(7)向管桩(1)内输气增加气压,当管桩(1)内的气压减去地表的大气压足够大后,管桩(1)内的积水便会通过出水管(3)流出地表,达到排水目的。在上述的管桩降水装置中,可在上述的水流通道(5)处或管桩(1)内设置阻止管桩(1)中的积水或空气逆流至土中的单向阀(9)。如果不设单向阀(9),在管桩(1)内的气压增加后,气体或水会部分反流至土体,但土体的阻力大,而出水管(3)是开口于地表的,阻力小,因而管桩(1)中的积水仍然会排除地表。如果设置单向阀(9),通过增加装置提高降水效果。在上述的管桩降水装置中,可在上述的出水管(3)上安装控制阀(10),控制阀(10)为流体开关,可以控制空气逆流至管桩(1)中,便于管桩(1)抽真空而提高降水效果,当在管桩(1)中抽真空时,将气管(7)接在管桩(1)的上部,实施效果会更好。本专利包括但不限于本领域内专业人士可替代使用的其他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桩降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管桩(1)、地下水收集器(2)、出水管(3)、降水动力装置(4)四部分,其中的管桩(1)为深埋于地下的中空的工程桩,地下水收集器(2)埋置于土体中,地下水收集器(2)包括水流通道(5)与滤膜(6)两部分,其中的水流通道(5)与管桩(1)的中空部位连接,滤膜(6)包裹在水流通道(5)的外侧,出水管(3)与管桩(1)的中空部位连接,降水动力装置(4)是将流入管桩(1)的中空部位的积水排除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降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管桩(1)、地下水收集器(2)、出水管(3)、降水动力装置(4)四部分,其中的管桩(1)为深埋于地下的中空的工程桩,地下水收集器(2)埋置于土体中,地下水收集器(2)包括水流通道(5)与滤膜(6)两部分,其中的水流通道(5)与管桩(1)的中空部位连接,滤膜(6)包裹在水流通道(5)的外侧,出水管(3)与管桩(1)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继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