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用导管封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7804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用导管封口装置,用于导管底端的封口,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外壳及多组调节组件,所述多组调节组件呈环形间隔布置于所述外壳周侧,各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压板、弹簧及回收绳;所述调节杆通过所述提拉绳提拉调节所述调节杆的调节段末端与所述外壳的中心轴之间的径向长度大于或小于所述导管的半径以实现所述导管与所述外壳的卡固与分离,所述弹簧通过弹性收缩控制所述压板抵顶所述调节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封口装置具有制作方便、周转性强、节省工期、降低处理成本、适应性强等特点,能有效提高二次封孔成功率,解决断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用导管封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用导管封口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一旦遇到导管堵塞、导管底端脱离混凝土顶面等情况,保证成桩质量一直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及难点。一旦发生上述情况,除终止灌注重新开孔钻进外,仅能尝试进行二次封孔继续灌注。重新开孔钻进成本增高,工期延长,必然造成效益及工期的双重损失,此种处理方式虽然稳妥但极不可取。以往施工中多以二次封孔处理为主流,但是二次封孔施工,施工难度高,夹泥断桩几率极大,并且势必增大混凝土用量。鉴于此种情况,如何提高问题桩基的成桩质量是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中一直努力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回收利用的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用导管封口装置,解决现有的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堵塞、导管底端脱离混凝土顶面及二次封孔处理难度高、夹泥断桩率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用导管封口装置,用于导管底端的封口,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外壳,呈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用导管封口装置,用于导管底端的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外壳,呈内部中空的尖端锥状,所述外壳具有一向下的尖端部;多组调节组件,所述多组调节组件呈环形间隔布置于所述外壳周侧,各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压板、弹簧及提拉绳;所述调节杆成形有调节段、提拉段及设于所述调节段与所述提拉段之间的铰接部,所述调节段从所述外壳的外壁穿出,所述提拉段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调节杆穿置所述外壳的部位形成所述铰接部,水平状态的所述调节段的末端与所述外壳的中心轴之间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导管的半径;所述压板具有铰接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的铰接端以及末端,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尖端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用导管封口装置,用于导管底端的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外壳,呈内部中空的尖端锥状,所述外壳具有一向下的尖端部;多组调节组件,所述多组调节组件呈环形间隔布置于所述外壳周侧,各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压板、弹簧及提拉绳;所述调节杆成形有调节段、提拉段及设于所述调节段与所述提拉段之间的铰接部,所述调节段从所述外壳的外壁穿出,所述提拉段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调节杆穿置所述外壳的部位形成所述铰接部,水平状态的所述调节段的末端与所述外壳的中心轴之间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导管的半径;所述压板具有铰接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的铰接端以及末端,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尖端与所述调节杆之间;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外壳的外壁之间,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及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所述弹簧通过弹性收缩令所述压板的末端朝向背离所述外壳的尖端方向延伸,所述压板的末端受所述弹簧弹性收缩抵顶所述调节杆的调节段;所述提拉绳固定于所述提拉段的末端,提拉所述提拉绳,所述调节杆的调节段以所述铰接部为轴上下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用导管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调节杆的铰接部与所述外壳的尖端部之间为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外壳的边缘之间为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导管套设于所述外壳的上部,水平状态的所述调节段的上表面抵顶所述导管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鹤王龙苏鑫芦忠伟边绍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