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79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组合装置,包括多个软围隔和固定装置,软围隔依次交替设置在河道的两岸,固定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U型连接钢筋,各连接钢筋的一侧与河岸固定相连,另一侧设置在河道中作为滑杆,软围隔的起始端自上至下设置多个连接环,各软围隔起始端的连接环套接在连接滑杆上,各软围隔的转折处通过锚锭与河底固定连接,以使软围隔在河道内可随着水位的升降进行上浮或下沉;所述的方法,包括:软围隔交替设置在河道的两岸,以使河道中留有S型河道,对水葫芦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净化
,特别是一种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城区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每年夏初天气回暖,河面就被浮萍、水葫芦等漂浮物占满河道水面,导致水体光照不足,水中缺氧,水质进一步恶化,不仅影响河道的水质与景观,而且对河道过往的船只行驶安全造成很大影响,这些水生植物常常被船只的螺旋桨绞住,轻者降低船只通行速度,重者导致螺旋桨损坏,不能行驶;尤其是水葫芦,属于雨久花科多年生飘浮植物,其须根发达,悬垂水中,叶丛生在缩短茎的基部,叶柄中下部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气囊。对于城市河道中水葫芦的拦截,目前大多管理单位为了简单、省钱,多采用毛竹和网子组成固定的拦截系统,拦截效率与毛竹浮于水面上的高度有关,因而只能拦截部分漂浮物。而采用固定栅栏拦截时,必须频繁进行缠绕淤积污物清理;在水域中建造固定栅栏严重影响水路的水文环境,影响生物安全,不环保;在极端水流速度下,容易被水流冲毁,也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和管理风险。以上措施在不通航河道中应用较多,但是在通行航道中拦截漂浮物的装置鲜有报道,建造难度大,建造较为复杂,周期长。在保证不影响行洪安全及船只通行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的组合装置包括:多个软围隔(1)和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顶端开口的U型连接钢筋,各连接钢筋的一侧与河岸(4)固定相连,另一侧设置在河道中作为滑杆(5),所述软围隔(1)的起始端自上至下设置多个连接环(8),各软围隔(1)起始端的连接环(8)套接在连接滑杆(5)上,使得软围隔可随水位的升降上下漂浮,以适应水位变化的要求,终结端通过锚锭(3)固定设置在河道中,且各软围隔(1)靠近河道中的终结端呈弧形设置,各软围隔(1)的转折处通过锚锭(3)与河底固定连接,以使软围隔(1)在河道内可随着水位的升降进行上浮或下沉;所述软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的组合装置包括:多个软围隔(1)和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顶端开口的U型连接钢筋,各连接钢筋的一侧与河岸(4)固定相连,另一侧设置在河道中作为滑杆(5),所述软围隔(1)的起始端自上至下设置多个连接环(8),各软围隔(1)起始端的连接环(8)套接在连接滑杆(5)上,使得软围隔可随水位的升降上下漂浮,以适应水位变化的要求,终结端通过锚锭(3)固定设置在河道中,且各软围隔(1)靠近河道中的终结端呈弧形设置,各软围隔(1)的转折处通过锚锭(3)与河底固定连接,以使软围隔(1)在河道内可随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妮黄晓峰李向阳钱程远葛宇翔邱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