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79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窝梁段、调整段、扩散段、圆变方渐变段等一些列工程措施,从而改善进出水口处的流场分布状态,控制流速不均匀系数、流量分配系数及水头损失和水头损失系数等水力学参数在合理范围内,消除有害回流、环流及断面负压,使得断面压力沿程变化平稳,改善进出口处水力学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属于水力发电工程流体力学

技术介绍
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将水抽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由于抽水蓄能电站能够起到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且可以用于事故备用,因此抽水蓄能电站正在我国大范围的兴建。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特殊功能性,即这种水电站具有抽水工况和发电工况,因此抽水蓄能电站下库进水口和出水口是一体的,发电工况下即为出水口,抽水工况下则为进水口,水流在进出水口处在电站不同运行工况下是可以进行双向流动的,这就导致了进出水口的复杂性。由于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的复杂性,且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处的水流状态易受体型轮廓的影响,倘若下库进出水口体型设计不当,在下库进出水口处易发生水流分离区、反向流速、有害旋涡、断面负压及水流扩散不均匀等现象,直接影响电站的运行效率及电站的安全稳定性。而目前国内各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进出水口,普遍存在流速不均匀系数偏大、流量不均匀程度及流量分配系数偏大、水头损失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设置一种侧式进出水口结构的方法来改善进出水口处的水力学特性,按照下水库进水方向,该侧式进出水口结构由下游往上游方向依次为防涡梁段(1)、拦污栅(2)、调整段(3)、扩散段(6)、圆变方渐变段(12)以及引水隧洞段(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设置一种侧式进出水口结构的方法来改善进出水口处的水力学特性,按照下水库进水方向,该侧式进出水口结构由下游往上游方向依次为防涡梁段(1)、拦污栅(2)、调整段(3)、扩散段(6)、圆变方渐变段(12)以及引水隧洞段(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水库进出水口最下游侧设置防涡梁(1),通过防涡梁(1)来削弱水流回流及降低不良的水流流态,大大改善进出水口处的水流水力学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出水口结构顶部垂直水流方向设置防涡梁(1),所述防涡梁(1)具有多根,顺水流方向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紧邻防涡梁(1)上游侧设置拦污栅(2),所述拦污栅(2)为网格状不锈钢金属可升降结构,所述拦污栅(2)在抽水工况下可以杜绝下水库垃圾浮草等漂浮物进入下水库进出口,另外通过设置拦污栅(2)的方法来均化抽水工况及发电工况的水流,调整流道断面的流速不均匀系数,优化流道水力特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紧邻拦污栅(2)的上游侧设置调整段(3)的方法来调整水流状态,所述调整段(3)内设置调整分流中墩(4)及调整分流边墩(5),将调整段(3)分成多个水流流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学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紧邻调整段(3)上游侧设置扩散段(6)的方法来调整水流状态,所述扩散段(6)为水平和竖直方向从上游侧往下游侧四向扩散。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蒋磊胡正凯谷金操朱红波蔡一坚彭翔王东锋李高会杨嵘熊保锋姚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