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光流确定在地震图像之间的位移对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在2016年3月31日提交的临时申请No.62/316,428的在35U.S.C.§119(e)下的优先权,所述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一般涉及使用地震勘测结果在一段时间内识别地球的地下区域内的变化。本公开一般还涉及在地震勘测期间对准表示相同地下区域的地震图像。
技术介绍
该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描述和/或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有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讨论有助于向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因此,应该理解,这些陈述应该从这个角度来阅读,而不是作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地震勘测包括:通过将声能向下发送到地内并且记录从地下区域内的地质层返回的反射声能来生成地球的地下区域的图像或地图。在地震勘测期间,能量源被放置在地球的表面区域之上或上方的不同位置,地球的表面区域可包括碳氢化合物沉积物。每次激活源时,源产生地震(例如,声波)信号,该信号向下行进通过地球,被反射,并且在其返回时,使用设置在地球的地下区域之上或上方的一个或多个接收器来记录。然后,接收器记录的地震数据可用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准与地球的地下区域相关联的多个地震图像的方法,包括:通过处理器接收通过一个或多个地震勘测获取的所述多个地震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地震图像表示地球的所述地下区域;通过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第一地震图像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第二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一相应相对移位量、所述第一地震图像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第三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二相应相对移位量以及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所述第二地震图像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所述第三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三相应相对移位量;基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相应相对移位量来确定与所述第一地震图像相关联的第一移位量和与所述第二地震图像相关联的第二移位量;以及通过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31 US 62/316,4281.一种用于对准与地球的地下区域相关联的多个地震图像的方法,包括:通过处理器接收通过一个或多个地震勘测获取的所述多个地震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地震图像表示地球的所述地下区域;通过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第一地震图像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第二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一相应相对移位量、所述第一地震图像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第三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二相应相对移位量以及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所述第二地震图像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所述第三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三相应相对移位量;基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相应相对移位量来确定与所述第一地震图像相关联的第一移位量和与所述第二地震图像相关联的第二移位量;以及通过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移位量应用于所述第一地震图像,并且将所述第二移位量应用于所述第二地震图像,以分别生成第一移位地震图像和第二移位地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移位地震图像彼此对准并且指示在地球的所述地下区域内的碳氢化合物沉积物的一种或多种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相应相对移位量包括:通过所述处理器生成基于所述第一地震图像的第一缩放图像和基于所述第二地震图像的第二缩放图像;通过所述处理器基于光流算法来确定在所述第一缩放图像和所述第二缩放图像之间的缩放位移量;以及通过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缩放位移量和缩放函数来确定位移量,所述缩放函数被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地震图像来生成所述第一和第二缩放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相应相对移位量包括:(a)接收迭代数量M;(b)通过所述处理器使用光流算法或者来自于先前比例的所述缩放位移量来获得当前比例的所述位移量;(c)通过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位移量应用到所述第二地震图像,从而生成第三图像;(d)通过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一地震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之间的第二位移量;(e)通过所述处理器,通过将所述第二位移量与所述位移量相加来更新所述位移量;(f)每次通过使用相应的第二位移量和相应的第三图像迭代地重复框(c)-(e)M-1次,从而确定M编号位移量;以及(g)将所述M编号位移量指定为所述位移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流算法包括多维Horn-Schunck算法或多维Lucas-Kanade算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位移量和所述第二位移量包括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包括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相应相对位移量的线性方程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相应相对移位量来导出与所述第一地震图像和所述第二地震图像相关联的多个误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显示器或其他有形元件上显示所述第一移位地震图像和所述第二移位地震图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相应相对移位量包括:通过所述处理器接收数量K个索引图像;以及通过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一地震图像与位于在距离所述数量K个索引图像内的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每个相应地震图像之间的相应第一相对移位量,其中与所述第一地震图像相关联的所述数量K个索引图像基于相对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在所述第一地震图像之后索引的第二数量的图像。9.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配置为使处理器:(a)接收通过多个地震传感器获取的多个地震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地震图像表示地球的地下区域;(b)接收数量K个索引图像;(c)将所述多个地震图像中的一个指定为先导图像;(d)确定所述先导图像与在数量K个索引图像至所述先导图像内的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每个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一相应相对移位量;(e)对作为所述先导图像的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每个剩余地震图像重复框(c)和(d),从而确定多个相对移位量;(f)基于所述多个相对移位量来确定N数量个移位量,其中所述N数量对应于所接收的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数量,以及其中所述N数量个移位量的每个相应移位量对应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相应地震图像;以及(g)将所述N数量个移位量的每个相应移位量应用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相应地震图像,从而生成多个移位地震图像,其中所述多个移位地震图像中的每个彼此对准,并且指示在地球的所述地下区域内的碳氢化合物沉积物的一种或多种特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通过用户输入接收所述数量K个索引图像。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相应相对移位量包括移位标量或向量的量。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多个移位地震图像来确定关于在地球的所述地下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地质层的振幅特性、速度特性、岩石类型特性或其任何组合。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在数量K个索引图像至所述先导图像内的地震图像的数量对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两个先导地震图像是不同的。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使用迭代精炼方法或/和多比例方法以及光流算法来确定所述第一相应相对移位量。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多个移位地震图像被打印或显示。16.一种钻入地球的地下区域的方法,包括:分析与所述地下区域相关联的多个移位地震图像,其中所述多个移位地震图像中的每个彼此对准;以及基于所述多个移位地震图像的分析,执行到所述地下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钻入操作或者一个或多个生产操作,其中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多个移位地震图像:通过处理器接收在一个或多个地震勘测中获取的所述多个地震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地震图像表示地球的所述地下区域;通过所述处理器确定在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第一地震图像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第二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一相应相对移位量、在所述第一地震图像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第三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二相应相对移位量以及在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所述第二地震图像与所述多个地震图像的所述第三地震图像之间的第三相应相对移位量;基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相应相对移位量来确定与所述第一地震图像相关联的第一移位量和与所述第二地震图像相关联的第二移位量;以及通过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移位量应用于所述第一地震图像,并且将所述第二移位量应用于所述第二地震图像,以分别生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