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色染色用防泳移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73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色染色用防泳移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衣康酸月桂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原料制得聚丙烯酸酯水解乳液,之后将制得的聚丙烯酸酯水解乳液加热至60‑70℃,向其中加入刺槐豆胶,海藻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深色染色用防泳移剂。本申请的防泳移剂具有良好的防止染料泳移效果,同时具有增深效果,使得织物染色均匀,色牢度较高,在较少的染料使用情况下即可以取得深浓的染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色染色用防泳移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助剂领域,特别是一种深色染色用防泳移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进行连续染色时,染料会随染液均匀的带到纤维的表面,此时的匀染问题主要与染料的泳移有关,染料的泳移情况是进行染色时产生不匀染问题的主要因素,严重时会造成条花、花斑、闪色感等瑕疵。染料的泳移主要是因为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差,织物在进行烘干时染料尚未固定在纤维上,此时如果织物的表面上下、左右水分的挥发速度不一,造成了织物不同部位含水量的差异,又由于织物的毛细效应,水分由含量多的部位向含量少的部位转移,染料同时会随着水分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使得织物表面染料浓度出现差异,从而产生织物的正反面色差或左右色差。为了避免染料的泳移现象,除了通过改进设备,减少烘干设备中各部位间的温差以及控制织物的带液量,尽量降低轧液率等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添加防泳移剂来减少染料的泳移现象。防泳移剂一般是高分子物质,其作用机理为防泳移剂能够与染料分子发生吸附作用从而生成疏松的聚集体,由于这种聚集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使得染料的泳移速度大幅度降低,从而保证了染料在烘干过程中分布均匀,从而达到匀染的目的。较为理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色染色用防泳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衣康酸月桂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分散于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继续搅拌1‑2h,制得预乳化液;(2)将磷酸氢二钠,引发剂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搅拌回流条件下,向其中滴加预乳化液,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温3‑4h,之后将温度将至60℃,加入NaOH,搅拌反应8‑12h,控制水解度为35‑45%,中和至中性,制得聚丙烯酸酯水解乳液;(3)之后将步骤(2)中制得的聚丙烯酸酯水解乳液加热至60‑70℃,向其中加入刺槐豆胶,海藻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甲基硅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色染色用防泳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衣康酸月桂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分散于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继续搅拌1-2h,制得预乳化液;(2)将磷酸氢二钠,引发剂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搅拌回流条件下,向其中滴加预乳化液,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温3-4h,之后将温度将至60℃,加入NaOH,搅拌反应8-12h,控制水解度为35-45%,中和至中性,制得聚丙烯酸酯水解乳液;(3)之后将步骤(2)中制得的聚丙烯酸酯水解乳液加热至60-70℃,向其中加入刺槐豆胶,海藻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甲基硅油,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深色染色用防泳移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色染色用防泳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各单体的使用量为,以摩尔份数计:甲基丙烯酸60份,丙烯酸丁酯50份,衣康酸月桂酯20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3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5份。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