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涛专利>正文

一种羊绒的耐黄变低温漂白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714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绒的耐黄变低温漂白工艺,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2)漂白处理,(3)水洗、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羊绒的低温漂白,工艺操作简便且重复性好,有利于在降低漂白工艺成本的同时保证漂白效果;并利用所述预处理操作对羊绒纤维表面进行活化处理以利于后续漂白工艺的高效进行,通过提高漂白剂所含有效成分在羊绒纤维上的作用面积和作用力来增强漂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绒的耐黄变低温漂白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羊绒的耐黄变低温漂白工艺。
技术介绍
:羊绒是一种珍贵的纺织原料,天然的羊绒有白、青、紫、褐等多种颜色,其中最珍贵的是白色,因此需要对羊绒进行漂白处理。目前,常用漂白剂主要包含次氯酸盐、亚氯酸钠和过氧化氢。次氯酸盐分为漂白粉和次氯酸钠两种,漂白粉本身具有一定危害性,如遇高温、水、酸或油脂都会引起燃烧爆炸,并且会散发出具有窒息性臭味的氯气,通过上呼吸道和皮肤黏膜对人体造成毒害。次氯酸钠因为对蛋白质纤维有破坏作用,并使纤维泛黄,因此不能用于羊绒的漂白。亚氯酸钠漂白的织物白度稳定性好,但亚氯酸钠价格较贵,对金属腐蚀性强,并且漂白过程中会产生有毒ClO2气体,因此对漂白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过氧化氢漂白的织物白度较好,色光纯正,贮存时不易泛黄,但其强氧化性会对羊绒纤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此外,为了减轻漂白工艺对羊绒纤维造成的损伤,可以采用低温漂白工艺。但常规漂白剂的低温漂白性能有限,经低温漂白处理后的织物白度不高或者容易泛黄,因此需要针对低温漂白工艺开发新型羊绒织物漂白剂及其漂白工艺。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绒的耐黄变低温漂白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羊绒完全浸渍于预处理液中,浸渍浴比1:25‑35,然后以1‑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5‑55℃保温15‑30min,轧余率控制在60‑70%,再于100‑110℃下高温固化3‑5min,再在40‑50℃热风中干燥至恒重;所述预处理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15‑25份、壳聚糖季铵盐1‑5份、二(月桂酰胺谷氨酰胺)赖氨酸钠1‑5份、水1000份;(2)漂白处理:将经预处理后的羊绒完全浸渍于漂白液中,浸渍浴比1:30‑40,然后以1‑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0‑60℃保温30‑60min,轧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绒的耐黄变低温漂白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羊绒完全浸渍于预处理液中,浸渍浴比1:25-35,然后以1-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5-55℃保温15-30min,轧余率控制在60-70%,再于100-110℃下高温固化3-5min,再在40-50℃热风中干燥至恒重;所述预处理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15-25份、壳聚糖季铵盐1-5份、二(月桂酰胺谷氨酰胺)赖氨酸钠1-5份、水1000份;(2)漂白处理:将经预处理后的羊绒完全浸渍于漂白液中,浸渍浴比1:30-40,然后以1-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0-60℃保温30-60min,轧余率控制在60-70%,再利用微波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
申请(专利权)人:汪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