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及该药剂的工程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409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及该药剂的工程应用方法。药剂由多种物质复配而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磷基物质5%‑25%;氧化镁5%‑15%;水泥45%‑85%;秸秆粉末5%‑15%。该修复药剂的工程应用步骤为:①土壤污染调查评估;②实验法或经验法确定药剂投加比;③污染土壤预处理,剔除大块建筑垃圾、石块等并进行土块破碎;④用筛分斗、挖机或翻耕机等进行药土混合;⑤调节含水率至25%‑35%;⑥覆盖养护3‑7d;⑦修复效果评估;⑧达标土壤最终处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修复药剂原料来源广泛、环境友好、质量易于控制、成本低、修复效果好,工程应用方法操作流程简单、实施便捷。本发明专利技术为Pb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低成本的药剂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及该药剂的工程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及该药剂的工程应用方法,属于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及工程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Pb作为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几乎对人体的所有器官都有害,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危害尤其大。我国Pb污染土壤分布广泛,铅锌矿区、铅锌冶炼厂区、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场地以及含Pb涂料生产企业场地等土壤均会受到Pb的污染,在场地再开发及利用前,必须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降低人体健康风险。针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常用的技术包括固化/稳定化(S/S)技术、土壤淋洗技术、物理阻隔技术、异位安全填埋以及植物修复等技术。其中,固化/稳定化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快速高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污泥等的处置。S/S土壤修复技术指运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固定起来,或者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形态,阻止其在环境中迁移、扩散及释放,从而降低重金属环境风险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固化/稳定化药剂的选择是固化/稳定化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者对固化/稳定化药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不同种类的固化/稳定化药剂。中国专利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其特征在于,由多种物质复配而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磷基物质5%‑25%;氧化镁5%‑15%;水泥45%‑85%;秸秆粉末5%‑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其特征在于,由多种物质复配而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磷基物质5%-25%;氧化镁5%-15%;水泥45%-85%;秸秆粉末5%-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基物质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钠、焦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上述任意几种磷基物质任意比例的复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包括轻质氧化镁和重质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氧化镁任意比例的复配,氧化镁粒度≤125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以及火山灰水泥或上述任意几种水泥的任意比例的复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粉末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甘蔗秸秆以及薯类秸秆或上述任意几种秸秆的任意比例的复配。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铅污染土壤修复药剂的工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Pb污染土壤调查评估取样分析测试待修复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pH值、含水率、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粒径分布以及元素组成、Pb总量、浸出浓度及存在形态,划分土壤污染程度;步骤二:确定药剂投加比根据土壤Pb污染程度划分结果及修复目标要求,确定药剂投加比,药剂投加比通过经验法或实验法确定;步骤三:污染土壤预处理对污染土壤进行破碎和筛分,去除大块建筑垃圾、石块,对颗粒较大的土块进行破碎,确保土壤粒径不大于50mm;步骤四:药土混合将污染土壤铺开,摊铺厚度0.5-2.0m,在污染土壤表面按前述确定的投加比均匀地添加药剂并混均;步骤五:含水率调节药和土混均后,向添加了药剂的污染土壤加水,调节含水率至25%-35%之间;步骤六:土壤养护在添加完药剂及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绍果张晓斌殷俊郭丽莉刘鹏杨乐巍陈升勇肖友程谭勇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