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07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肥及其加工工艺。有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第一发酵猪粪200‑300份;茶叶渣100‑150份;蘑菇渣100‑150份;蝇蛆养殖下脚料100‑150份;第一发酵猪粪的原料组分由第一鲜猪粪、脱水辅料、微生物发酵菌种组成;微生物发酵菌种包括酵母菌、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中的至少两种;蝇蛆养殖下脚料由重量份数比为(1.5‑3):1:(1.5‑3)的餐厨垃圾、蝇卵、第二鲜猪粪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肥不易破坏土壤结构,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抗菌性,从而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肥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有机肥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农业中农作物肥料的使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申请公布号为CN108046960A、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5月1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肥,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玉米芯10-20份、草炭5-10份、大豆粕5-15份、菌种粉1-3份、磷肥5-10份、钾肥15-20份、沸石粉1-3份、尿素3-5份、花生壳10-20份。现有技术利用农业废料和微生物菌种混合制得有机肥,可节约成本。但是现有技术中含有磷肥、钾肥,长期使用磷肥、钾肥会造成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对农作物有益微生物菌种的繁殖,从而会降低农作物的抗菌性、抗病虫害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肥,不易破坏土壤结构,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抗菌性,从而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肥的加工工艺,有助于使添加的组分得到充分的发酵,从而使形成的有机肥具有更好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第一发酵猪粪200-300份;茶叶渣100-150份;蘑菇渣100-150份;蝇蛆养殖下脚料100-150份;所述第一发酵猪粪的原料组分由第一鲜猪粪、脱水辅料、微生物发酵菌种组成;所述微生物发酵菌种包括酵母菌、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中的至少两种;所述蝇蛆养殖下脚料由重量份数比为(1.5-3)∶1∶(1.5-3)的餐厨垃圾、蝇卵、第二鲜猪粪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蝇卵会逐步变成蝇蛆,第二鲜猪粪和餐厨垃圾形成蝇卵培养料,主要用来养殖蝇卵,使其发育为蝇蛆。其中的第一发酵猪粪主要通过生物干燥法进行脱水,并且利用微生物发酵菌种进行发酵腐熟。其中,第一发酵猪粪是利用脱水辅料实现脱水、利用微生物发酵菌种实现第一鲜猪粪发酵。本申请利用生物干燥法对第一鲜猪粪进行脱水,生物干燥法是成本低、高效、快速降低鲜粪中水分的方法。在第一鲜猪粪中直接添加微生物发酵菌种,且酵母菌、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均为好氧细菌,能够有效对第一鲜猪粪进行发酵、分解,能够高效的实现对鲜粪的发酵过程,并且使获得的养分能够更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蝇蛆养殖下脚料中,餐厨垃圾主要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含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丰富的营养组分。与此同时,餐厨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产量较大的生活垃圾,且极易腐败发酸发臭、滋生有害生物。因此,将餐厨垃圾作为蝇卵养殖的培养料,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餐厨垃圾的营养成分,合理利用并且减少浪费;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解决餐厨垃圾的方式,起到保护环境、节约并二次利用资源的作用。蝇蛆中含有丰富的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氨基酸、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钾、磷等无机元素。其中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可以诱导植物产生广谱的抗性、抑制多种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而且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蝇卵可以选用大头金蝇卵、铜绿蝇卵、家蝇卵、丝光绿蝇卵、丽蝇卵、麻蝇卵中的一种,选择较多,不易受限。蝇卵产生的蝇蛆对于第二鲜猪粪、餐厨垃圾可以起到脱水、发酵的作用,第一鲜猪粪、餐厨垃圾含水量较高,蝇蛆在生长、爬动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利用水分,增加鲜猪粪、餐厨垃圾的孔隙度,满足堆肥发酵中微生物生长的好氧习性,同时加速水分挥发和自然渗出,从而降低鲜猪粪、餐厨垃圾的含水率。同时,蝇蛆本身又提高了肥料的附加值,会在体外分泌抗菌肽,抗菌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植物致病菌、线虫等有较好的杀伤作用。因此,第二鲜猪粪、餐厨垃圾在为蝇卵提供营养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脱水、发酵,蝇卵在该过程中能够生长发育为蝇蛆,提高了有机肥料的营养价值,三者息息相关。综上所述,第一发酵猪粪和蝇蛆养殖下脚料为有机肥的主要营养成分的来源,发酵获得的第一发酵猪粪既无臭味,不招苍蝇,同时肥沃疏松,是一种较好的纯天然绿色有机肥,不含具有腐蚀性、刺激性的化学成分,安全无毒,绿色环保,能够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对蔬菜园、果园、茶园等农作物均具有较好的养殖功效。茶叶渣中含有氨基酸、茶皂素、咖啡碱等成分,能与铁离子发生螯合作用,使得铁元素以稳定的螯合状态存在,可螯合猪粪和餐厨垃圾中的重金属元素,从而有助于降低重金属元素对农作物及土壤的污染。茶叶渣中的茶皂素能够有效地杀灭地老虎、福寿螺等有害生物,保护植物健康成长;且茶叶渣自身含氮量较高,能够有效弥补第一鲜猪粪在堆肥发酵过程中的氮损失。因此,本申请中采用了茶叶渣,一方面,能够提供氨基酸等含氮成分,有效提高了有机肥的含氮量,另一方面,茶叶渣中的茶皂素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蘑菇渣主要由玉米芯、棉籽壳、米糠、麸皮等组分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较高,质地疏松,能够有效调节土壤的结构,防止土壤板结。而且将蘑菇渣添加在有机肥料中,能够增加肥料的孔隙度,使得肥料的容氧量增加、通透性提高,更有利于农作物根部的微生物的繁殖,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以及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发酵猪粪中,所述第一鲜猪粪、脱水辅料的重量份数比为(2-3)∶1,所述微生物发酵菌种占第一鲜猪粪的重量份数的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重量份数比范围内的第一鲜猪粪、脱水辅料,以及重量份数比范围内的微生物发酵菌种一同进行发酵,有助于加快发酵的速度,并且提高发酵的充分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茶叶渣的含水量为19-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含水量范围内的茶叶渣具有较好的柔软程度,有助于提高微生物的生长和成活率,以及发酵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蘑菇渣的含水量为52-5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蘑菇渣中含有上述范围内的水分,可使蘑菇渣保持较为柔软的质地,并且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不易出现发臭等现象,且湿润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提高其存活率,进而提高发酵的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脱水辅料包括稻草、秸秆、锯末、树叶中的至少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稻草、秸秆、锯末、树叶均为纯天然植物原料,其中,稻草、秸秆、树叶的资源丰富,可以充分进行利用,且绿色环保;锯末通常是作为废料废弃,本申请中进行使用,不仅能增添营养物质,也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发酵猪粪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M1,通过干湿分离处理得到含水量为60-70%的第一鲜猪粪;步骤M2,将由步骤M1得到的第一鲜猪粪、脱水辅料均匀混合,然后添加微生物发酵菌种,堆肥60-100cm,进行发酵,发酵7-10天,发酵温度为20-30℃,获得第一发酵猪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鲜猪粪的堆肥发酵过程中,为充分发酵提供较好的透气性,在步骤M1中,先将鲜猪粪静置,然后去除上层静置液,直至第一鲜猪粪中的含水量为60-70%。在堆肥发酵过程中,为满足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以及生理活性对温度的需求,要控制堆肥高度在60-100cm,并且通过及时翻推堆肥以使发酵温度控制在20-30℃。在上述条件下发酵7-10天,即可达到较好的发酵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发酵猪粪的加工工艺中,所述步骤M2中的发酵过程在密闭条件下进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第一发酵猪粪200‑300份;茶叶渣100‑150份;蘑菇渣100‑150份;蝇蛆养殖下脚料100‑150份;所述第一发酵猪粪的原料组分由第一鲜猪粪、脱水辅料、微生物发酵菌种组成;所述微生物发酵菌种包括酵母菌、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中的至少两种;所述蝇蛆养殖下脚料由重量份数比为(1.5‑3):1:(1.5‑3)的餐厨垃圾、蝇卵、第二鲜猪粪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第一发酵猪粪200-300份;茶叶渣100-150份;蘑菇渣100-150份;蝇蛆养殖下脚料100-150份;所述第一发酵猪粪的原料组分由第一鲜猪粪、脱水辅料、微生物发酵菌种组成;所述微生物发酵菌种包括酵母菌、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中的至少两种;所述蝇蛆养殖下脚料由重量份数比为(1.5-3):1:(1.5-3)的餐厨垃圾、蝇卵、第二鲜猪粪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酵猪粪中,所述第一鲜猪粪、脱水辅料的重量份数比为(2-3):1,所述微生物发酵菌种占第一鲜猪粪的重量份数的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渣的含水量为19-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蘑菇渣的含水量为52-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辅料包括稻草、秸秆、锯末、树叶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酵猪粪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M1,通过干湿分离处理得到含水量为60-70%的第一鲜猪粪;步骤M2,将由步骤M1得到的第一鲜猪粪、脱水辅料均匀混合,然后添加微生物发酵菌种,堆肥60-100cm,进行发酵,发酵7-10天,发酵温度为20-30℃,获得第一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蒙恩李国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汇仁复合有机肥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