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695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该二合一净水剂由混合物A和混合物B两部分组合而成,储存时混合物A和混合物B分别放置储存,使用时在污水中分别先后加入混合物A和混合物B即可;其中混合物A包括聚氯化铝、纤维素、矿渣、黏土、粉煤灰和改性矿物质,混合物B包括微生物制剂、复合酶和辅助料,达到了增强净水剂净水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剂,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各类有机化工、医药废水、农业废水(含大量农药、杀虫剂及除草剂)的生产和生活废水未经过达标处理,就被排放,对江河水及地下水造成了极大地危害,饮用水水源质量极具下降。目前市场净水剂种类繁多,品质良莠不齐,低价格的效果不好,处理效果好的市场价格太高,无法普及,因此研发一款成本低,环境友好的水净水剂十分必要。现有的AB型净水剂效果单一,与单独使用时效果相差不大,配合度差甚至相互影响产生排斥效果,该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具有两种混合物组分相互促进增强净化性能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该二合一净水剂由混合物A和混合物B两部分组合而成,储存时混合物A和混合物B分别放置储存,使用时在污水中分别先后加入混合物A和混合物B即可;其中混合物A包括聚氯化铝、纤维素、矿渣、黏土、粉煤灰和改性矿物质,其制备方法如下:将纤维素、矿渣、黏土、粉煤灰按1:2:2:1的质量比于600-700℃氮气保护下预焙烧1-2h,再升温至1000-1400℃在氮气保护下焙烧3-6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将蒙脱石或膨润土粉碎至粒径为100μm以下,用5mol/L的浓盐酸浸泡12小时,再用硫酸锌溶液浸泡12小时,完成后用5mol/L的浓盐酸进行洗涤,再用水洗涤多次直至pH呈中性,干燥即可得到改性矿物质;将上述制备的混合物C、改性矿物质和聚氯化铝按1:1:1的质量比混合即得混合物A,封装存储备用;混合物B包括微生物制剂、复合酶和辅助料,其中微生物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根霉菌、光合细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复合酶由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组成;辅助料为活性炭、蛭石以及陶粒的混合微粒和酒石酸。混合物B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活性炭、蛭石以及陶粒的混合微粒按预先设定质量比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0%的酒石酸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静置得到混合液D待用;将微生物制剂中菌种的一种或者多种按预先设定的配比投加到混合液D中,再将复合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按预先设定的配比投加到混合液D中,混合均匀后静置12小时即得到混合物B。优选地,混合物A中还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与聚氯化铝的质量比为1:1。优选地,微生物制剂、复合酶和混合液D的质量比为10:1:100。优选地,微生物制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根霉菌和亚硝化菌按质量比1:1:1:5组成。优选地,复合酶由蛋白酶、纤维素酶按质量比1:1组成。优选地,活性炭、蛭石、陶粒等比例研磨至粒径为80微米以下混合成混合微粒。优选地,混合微粒与酒石酸的质量比为1:3。优选地,混合物A与混合物B的按照质量比为1:1的比例分别封装在容器中,再将两个容器搭配封装至同一包装袋中形成一份二合一净水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适于各种污水的处理,简单快捷经济有效,尤其适用于各大中小企业工业污水的处理。2、本专利技术A混合物与B混合物二合一,两者之间配合使用既有有机净化也有无机净化,还有微生物净化,而且结合使用时A能够为B混合物中的微生物提供额外的营养和生长空间促进B混合物中微生物的净化效果,反过来B混合物中的微生物分解又让A混合物中用于无机吸附的微孔能够形成一定的循环效应,也就是说A混合物中的微孔不断的进行吸附作用,同时所吸附的物质又能被B混合物中的微生物所分解,两者协同作用形成了1+1>2的效应,在投加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时即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该二合一净水剂由混合物A和混合物B两部分组合而成,储存时混合物A和混合物B分别放置储存,使用时在污水中分别先后加入混合物A和混合物B即可;其中混合物A包括聚氯化铝、纤维素、矿渣、黏土、粉煤灰和改性矿物质,其制备方法如下:将纤维素、矿渣、黏土、粉煤灰按1:2:2:1的质量比于600-700℃氮气保护下预焙烧1-2h,再升温至1000-1400℃在氮气保护下焙烧3-6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将蒙脱石或膨润土粉碎至粒径为100μm以下,用5mol/L的浓盐酸浸泡12小时,再用硫酸锌溶液浸泡12小时,完成后用5mol/L的浓盐酸进行洗涤,再用水洗涤多次直至pH呈中性,干燥即可得到改性矿物质;将上述制备的混合物C、改性矿物质和聚氯化铝按1:1:1的质量比混合即得混合物A,封装存储备用;混合物B包括微生物制剂、复合酶和辅助料,其中微生物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根霉菌、光合细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复合酶由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组成;辅助料为活性炭、蛭石以及陶粒的混合微粒和酒石酸。混合物B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活性炭、蛭石以及陶粒的混合微粒按预先设定质量比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0%的酒石酸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静置得到混合液D待用;将微生物制剂中菌种的一种或者多种按预先设定的配比投加到混合液D中,再将复合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按预先设定的配比投加到混合液D中,混合均匀后静置12小时即得到混合物B。混合物A与混合物B的按照质量比为1:1的比例分别封装在容器中,再将两个容器搭配封装至同一包装袋中形成一份二合一净水剂。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混合物A中还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与聚氯化铝的质量比为1: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微生物制剂、复合酶和混合液D的质量比为10:1:10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微生物制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根霉菌和亚硝化菌按质量比1:1:1:5组成。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复合酶由蛋白酶、纤维素酶按质量比1:1组成。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活性炭、蛭石、陶粒等比例研磨至粒径为80微米以下混合成混合微粒。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混合微粒与酒石酸的质量比为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二合一净水剂由混合物A和混合物B两部分组合而成,储存时混合物A和混合物B分别放置储存,使用时在污水中分别先后加入混合物A和混合物B即可;其中混合物A包括聚氯化铝、纤维素、矿渣、黏土、粉煤灰和改性矿物质,其制备方法如下:将纤维素、矿渣、黏土、粉煤灰按1:2:2:1的质量比于600‑700℃氮气保护下预焙烧1‑2h,再升温至1000‑1400℃在氮气保护下焙烧3‑6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将蒙脱石或膨润土粉碎至粒径为100μm以下,用5mol/L的浓盐酸浸泡12小时,再用硫酸锌溶液浸泡12小时,完成后用5mol/L的浓盐酸进行洗涤,再用水洗涤多次直至pH呈中性,干燥即可得到改性矿物质;将上述制备的混合物C、改性矿物质和聚氯化铝按1:1:1的质量比混合即得混合物A,封装存储备用;混合物B包括微生物制剂、复合酶和辅助料,其中微生物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根霉菌、光合细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复合酶由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组成;辅助料为活性炭、蛭石以及陶粒的混合微粒和酒石酸,混合物B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活性炭、蛭石以及陶粒的混合微粒按预先设定质量比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0%的酒石酸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静置得到混合液D待用;将微生物制剂中菌种的一种或者多种按预先设定的配比投加到混合液D中,再将复合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按预先设定的配比投加到混合液D中,混合均匀后静置12小时即得到混合物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二合一净水剂由混合物A和混合物B两部分组合而成,储存时混合物A和混合物B分别放置储存,使用时在污水中分别先后加入混合物A和混合物B即可;其中混合物A包括聚氯化铝、纤维素、矿渣、黏土、粉煤灰和改性矿物质,其制备方法如下:将纤维素、矿渣、黏土、粉煤灰按1:2:2:1的质量比于600-700℃氮气保护下预焙烧1-2h,再升温至1000-1400℃在氮气保护下焙烧3-6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将蒙脱石或膨润土粉碎至粒径为100μm以下,用5mol/L的浓盐酸浸泡12小时,再用硫酸锌溶液浸泡12小时,完成后用5mol/L的浓盐酸进行洗涤,再用水洗涤多次直至pH呈中性,干燥即可得到改性矿物质;将上述制备的混合物C、改性矿物质和聚氯化铝按1:1:1的质量比混合即得混合物A,封装存储备用;混合物B包括微生物制剂、复合酶和辅助料,其中微生物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根霉菌、光合细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复合酶由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组成;辅助料为活性炭、蛭石以及陶粒的混合微粒和酒石酸,混合物B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活性炭、蛭石以及陶粒的混合微粒按预先设定质量比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0%的酒石酸溶液中混合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润利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利源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