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体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691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45
一种在生物体组织材料存在的环境中形成结缔组织体的组织体形成装置(10),具备:内侧构件(20),其具有组织体形成面,所述组织体形成面是用于形成结缔组织体的面;以及包覆构件,其包括包覆面,所述包覆面是构成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的外表面的面,所述包覆面覆盖所述组织体形成面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包覆构件具有将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10)的外侧和所述组织体形成面连通的多个连通部,各所述连通部在所述包覆面具有开口,沿着所述包覆面的方向上的各所述开口的最小尺寸为0.5mm以上,所述包覆面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开口的占有率为20%以上且4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组织体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形成结缔组织体的组织体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身体具备的自我防卫功能具备如下性质:用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骨胶原构成的胶囊覆盖异物。作为再生医疗、即利用人工物使失去的组织、器官恢复的医疗的一种方式,将组织体形成装置作为异物埋在生物体内,然后,利用上述的自我防卫功能,由活细胞形成源自生物体的结缔组织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此时,作为异物使用的组织体形成装置具备相互对置的两个组织体形成面,通过侵入到这两个组织体形成面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材料来形成结缔组织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28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3789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09447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0305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另一方面,当使用组织体形成装置的再生医疗实用化时,强烈要求将施加于生物体的负荷减轻、即将在生物体组织材料存在的环境中埋设组织体形成装置的期间缩短。另一方面,在使用由组织体形成装置形成的结缔组织体的医疗中,对提高结缔组织体具有的结构上的精度的要求增强也是通常的。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织体形成装置,在生物体组织材料存在的环境中形成结缔组织体,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具备包覆构件,所述包覆构件包括包覆面,所述包覆面是构成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的外表面的面,所述包覆面覆盖组织体形成面的一部分,所述组织体形成面是用于形成所述结缔组织体的面,所述包覆构件具备将所述包覆构件的外侧和所述组织体形成面连通的多个连通部,各所述连通部在所述包覆面具有开口,在沿着所述包覆面的方向上,各所述开口具有的最小尺寸为0.5mm以上,所述包覆面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开口的占有率为20%以上且4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12 JP 2016-0964691.一种组织体形成装置,在生物体组织材料存在的环境中形成结缔组织体,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具备包覆构件,所述包覆构件包括包覆面,所述包覆面是构成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的外表面的面,所述包覆面覆盖组织体形成面的一部分,所述组织体形成面是用于形成所述结缔组织体的面,所述包覆构件具备将所述包覆构件的外侧和所述组织体形成面连通的多个连通部,各所述连通部在所述包覆面具有开口,在沿着所述包覆面的方向上,各所述开口具有的最小尺寸为0.5mm以上,所述包覆面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开口的占有率为20%以上且40%以下。2.一种组织体形成装置,在生物体组织材料存在的环境中形成结缔组织体,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具备:内侧构件,其具有组织体形成面,所述组织体形成面是用于形成所述结缔组织体的面;以及包覆构件,其包括包覆面,所述包覆面是构成所述组织体形成装置的外表面的面,所述包覆面覆盖所述内侧构件中的所述组织体形成面的一部分,所述组织体形成面和所述包覆面之间的间隙为中空,所述包覆构件构成为能从所述内侧构件分离,所述包覆构件用于通过形成于所述包覆面上的其他的结缔组织体从所述包覆面的切断以及所述内侧构件和所述包覆构件的分离而能够将充满所述间隙的所述结缔组织体从所述组织体形成面剥离,所述包覆构件具备将所述包覆构件的外侧和所述组织体形成面连通的多个连通部,各所述连通部在所述包覆面具有开口,在沿着所述包覆面的方向上,各所述开口具有的最小尺寸为0.5mm以上,所述包覆面的结构上的最小重复单位的面积、即每单位面积的所述开口的占有率为20%以上且40%以下。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泰秀森胁健司大家智宪
申请(专利权)人:新干工业株式会社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循环器病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