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连璋专利>正文

一种圆棒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85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棒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地板的两侧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插孔,各块圆棒地板之间通过插入插孔的圆棒拼连起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竹木地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竹木地板在铺装时,除通过各块竹木地板边缘上的企口相互配合拼装外,需要先在水泥地板上用钢钉钉上木制材质的垄骨,然后再用钢钉将各块竹木地板固定于垄骨上。这种结构的竹木地板不仅铺装起来很麻烦,而且铺装后就难以拆装、维修,不可重复使用,使用时间长了还容易开裂、变形,地板缝隙里和地板下面污垢藏积,难以清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垄骨和钢钉,安装简单,可随意拆、装,反复使用的一种圆棒地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结构一种圆棒地板,在位于其两侧企口处平均分布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插孔,通过插入插孔内的圆棒将各块竹木地板拼连起来,依次拼装进而铺成整个地板。为了增强圆棒的硬韧度,避免因圆棒的变形或断裂导致地板出现变形或裂缝的现象,圆棒采用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竹木组成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各片竹木通过胶粘连接起来,各片竹木靠近圆棒中心的一面为实际竹木自然生长时接近其表层的一面。本技术的圆棒地板,省去了垄骨和钢钉,安装起来特别简单、方便,而且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意拆、装,反复使用,克服了传统竹木地板使用时间长后出现裂缝或变形后不易拆修以及缝隙和地板下面污垢藏积,不易清理等缺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尽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拼装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两块圆棒地板间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圆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示,一种圆棒地板1,在位于其两侧企口2处平均分布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插孔3,通过插入插孔3内的圆棒4将各块竹木地板拼连起来,依次拼装进而铺成整个地板。圆棒4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竹木5粘连后加工而成,其中竹木5靠近圆棒中心的一面为实际竹木接近其表层的一面。采用这样的结构,将竹木坚硬的一面组合到圆棒的中心位置,从而大大的增强了圆棒的硬韧度。实际拼装地板时,将两块圆棒地板1间企口2相互配合的一面通过插入插孔3内的圆棒4拼装起来,反复如此拼装进而可以按照需要铺装出所需的地板。权利要求1.一种圆棒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地板的两侧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插孔,各块圆棒地板之间通过插入插孔的圆棒拼连起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棒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竹木组成;各片竹木间通过胶粘连接起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棒地板,其特征在于各片竹木靠近圆棒中心的一面为实际竹木接近其表层的一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棒地板,在位于其两侧企口处平均分布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插孔,通过插入插孔内的圆棒将各块竹木地板拼连起来,依次拼装进而铺成整个地板。本技术地板无需垄骨和钢钉,安装简单,可随意拆、装,反复使用。文档编号E04F15/04GK2658282SQ03252360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魏连璋 申请人:魏连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连璋
申请(专利权)人:魏连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