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个人防撞系统的安装在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681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装置,包括气囊组件,其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围绕个人的腰部或臀部延伸;附接到气囊组件上的带扣,其包括第一带扣半部和第二带扣半部,第一和第二带扣半部可彼此附接和拆卸;以及气囊致动器,其构造成致动气囊组件。气囊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带扣半部或第二带扣半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个人防撞系统的安装在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
本公开涉及个人防撞系统中的大型部件壳体,并且还涉及一种使用该壳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使用可充气气囊/垫子来保护个人免受碰撞是本领域所已知的。将该技术应用于保护步行者,特别是更容易跌倒的老年人是最近的发展趋势。例如,全部转让给与本申请相同的受让人并且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的2006年3月28日授权的序列号为7,017,195的美国专利、2006年12月19日授权的序列号为7,150,048的美国专利以及2015年8月18日授权的序列号为9,107,615的美国专利描述了用于保护个人免受跌倒影响的主动保护服和运动分析系统。创建保护个人免受跌倒影响的实用系统的一个考虑因素是将与激活过程相关的大型部件牢固地紧固到人体。这些大型部件可包括刚性空气罐、电池或与保护致动过程相关联的其他物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创建与个人保护性气囊/垫子的展开相关联的实用可穿戴系统,应该以遵守某些限制并符合人体解剖学构造的方式来放置大型刚性物体,这些限制不适用于机动车辆或工业应用中使用的可充气垫子系统,例如尺寸和重量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将所有大型刚性物体尽可能地推到用户远前方是实用的以在日常生活活动期间(例如坐着或睡觉时)避免使穿戴系统的个人感到不适。由于这些系统通常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因此该系统还应实现由构成该组的重要部分的灵巧性受损的个人所易于操作。本公开揭示了用于定位大型刚性部件的实用装置,这些大型刚性部件与位于包含由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个人所穿戴的所述主动保护系统的衣服的前部位置中的充气保护垫子/气囊相关联。该目标通过为衣服创建定制带扣来实现,该带扣保持大型刚性结构并且使得能够在没有或最小的精细运动技能(例如按下按钮或移动闩锁)的情况下固定/移除衣服。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前述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安装在本申请的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说明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出于说明安装在本申请的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目的,在附图中示出了说明性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所示的精确设置和构造。在附图中:图1A和1B是描绘用户与具有安装在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保护服装相互作用的图示;图2是具有安装在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保护服装的分解组件的透视图;图3A是具有安装在处于未扣合状态的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保护服装的外表面的透视图;图3B是具有安装在处于扣合状态的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保护服装的外表面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具有安装在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保护服装的内部部件的透视图;图5A是安装在处于未扣合状态的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内部部件的透视图;图5B是安装在处于扣合状态的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内部部件的透视图;图6是处于扣合状态的定制带扣的外部的前视图;图7是用于保护服状的可移除外罩的透视图;图8是保护服装的处于未扣合状态的保护带扣半部的透视图,其中外罩被移除;图9是具有延伸后壁的处于未扣合状态的匹配带扣半部的透视图;图10是处于未扣合状态的带扣半部的内表面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A和1B是描绘用户与具有安装在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保护服装相互作用的图示,其中第一不可移除外罩或服装12覆盖系统并且用户使用带扣8将系统围绕其臀部固定,该带扣8包括第一带扣半部14和第二匹配带扣半部16。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带扣8位于用户腰部上的最前方位置处。参照图2,示出了具有安装在定制带扣8中的气囊致动器10的保护服装的分解组件的透视图。保护服装包括第一外罩12,该第一外罩12覆盖附接到带扣8的气囊组件18。第一外罩12优选地是不可移除的并且形成为管状。第一外罩12可以形状配合在气囊组件18和定制带扣8上。带扣8包括带扣半部14和匹配带扣半部16。气囊组件18在第一外罩12的内部向下且向内卷起。铰链销15将气囊组件18固定到带扣半部14。带扣半部16经由带32固定到气囊组件18,带32可以包括钩环紧固件17以将带扣半部16附接到气囊组件18。例如,如图2所示,钩环紧固件17的一半可以位于带32上,而钩环紧固件17的另一半可以在气囊组件18上。因此,使用钩环紧固件17可调节带32的长度。保护服装包括用于测量用户的三维运动的第一惯性传感器13(例如,9轴惯性测量传感器)。下面更详细讨论的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在惯性传感器13的位置处,或者设置在不同于惯性传感器13的位置处。带32可以由常用的织带材料制成,例如聚酯、尼龙或混合物。带扣8经由带32附接到气囊组件18。支撑带32的第一端部附接到带扣半部14,并且支撑带32的第二相反端部附接到带扣半部16。在该实施例中,带扣半部14在基本上偏离用户腰部的前方方面的中间平面的位置处匹配到带扣半部16,使得当带扣8扣合时,致动器10完全包含在带扣半部14内并且不突出到带扣半部16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带扣半部14和16可以直接附接到气囊组件18。在该实施例中,带扣半部14、16是中空的,使得诸如致动器10和/或电池22的刚性部件可以位于带扣半部14、16内。带扣8可以由任何数量的塑料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ABS、聚碳酸酯、尼龙、PEEK或轻质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可替代地,带扣8可以由轻质金属合金(例如钛)或上述材料的任何组合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惯性传感器13设置在保护服装的背侧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惯性传感器13设置在保护服装上与保护服装的背侧不同的位置处。例如,第一惯性传感器13可以位于保护服装的带扣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惯性传感器(未示出)固定于保护服装中。第二惯性传感器可以仅测量重力,并且因此可以仅包括三轴加速度计。第二惯性传感器构造成检测基线活动水平。如果第二惯性传感器在用户中检测到足够的活动和运动水平,则第二惯性传感器激活保护服装的唤醒循环。如果第二惯性传感器未能在用户中检测到足够的活动和运动水平,则第二惯性传感器激活保护服装的睡眠循环。参照图3A,示出了具有安装在处于未扣合状态的定制带扣8中的气囊致动器的保护服装的外表面的透视图。带扣半部14或匹配带扣半部16中的任一个可包括连接器,当用户将半部推到或扭转在一起时,该连接器在两个带扣半部之间形成牢固连接。这允许用户在不使用需要精细运动技能的特征(例如按钮或闩锁)的情况下附接或移除服装。例如,如图3A所示,带扣半部14或匹配带扣半部16可包括弹簧夹26。在该实施例中,弹簧夹26位于突出部30上,该突出部30从带扣半部14的基部28延伸,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另外,带扣8可以包括磁体以帮助用户将带扣半部14与匹配带扣半部16对齐。可替代地,带扣8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牢固连接器,包括但不限于传统按钮、按扣、传统带扣闩锁、钩环闩锁、螺纹或拉链。参照图3B,示出了具有安装在处于其扣合状态的定制带扣中的气囊致动器的保护服装的外表面的透视图。在该图中可以看出,带扣半部14或匹配带扣半部16中的任一个可以包括用于视觉指示器20的空间,例如LED或LED阵列或其他指示器。还可以看出,带扣半部14或匹配带扣半部16中的任一个可以包括通向系统内部部件(例如图4中所示的电池22)的通道门24。在一个实施例中,光传感器连接到地板路径LED,该地板路径LED配置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装置,包括:气囊组件,其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围绕个人的腰部或臀部延伸;带扣,其附接到所述气囊组件,所述带扣包括第一带扣半部和第二带扣半部,所述第一带扣半部和所述第二带扣半部能够彼此附接和拆卸;以及气囊致动器,其构造成致动所述气囊组件;其中,所述气囊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带扣半部或所述第二带扣半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29 US 62/301,1571.一种保护装置,包括:气囊组件,其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围绕个人的腰部或臀部延伸;带扣,其附接到所述气囊组件,所述带扣包括第一带扣半部和第二带扣半部,所述第一带扣半部和所述第二带扣半部能够彼此附接和拆卸;以及气囊致动器,其构造成致动所述气囊组件;其中,所述气囊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带扣半部或所述第二带扣半部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扣半部包括基部,其中,所述气囊致动器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基部中,以及其中,所述气囊致动器的第二部分从所述基部延伸,使得当所述第一带扣半部附接到所述第二带扣半部时,所述气囊致动器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带扣半部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扣半部包括从所述基部延伸的突出部,其中,所述气囊致动器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突出部中,使得当所述第一带扣半部附接到所述第二带扣半部时,所述气囊致动器的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二部分均位于所述第二带扣半部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其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构造成控制所述气囊致动器的致动;以及电池,其构造成为所述控制器供电;其中,所述电池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带扣半部或所述第二带扣半部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带扣半部中具有设置在其中的所述电池的任何带扣半部包括构造成允许接近所述电池的通道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带扣半部或所述第二带扣半部中。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还包括:可调节支撑带,其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一带扣半部的第一端部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二带扣半部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气囊组件附接到所述支撑带;以及其中,所述带扣经由所述支撑带附接到所述气囊组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多个环,以及其中,所述气囊组件经由所述环附接到所述支撑带。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装置,还包括覆盖所述气囊组件的第一外罩。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其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构造成控制所述气囊致动器的致动;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附接到所述第一外罩,使得当用户穿戴所述保护装置时,使得所述第一带扣半部和/或所述第二带扣半部位于所述用户的前方,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用户的后方。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外罩包括接缝,所述接缝构造成在致动所述气囊组件时分离。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外罩是管状的。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气囊组件在所述第一外罩内卷起。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装置,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海德D·佩里D·斯洪恩W·辛加艾特E·苏格尔斯基J·文德罗斯
申请(专利权)人:主动防护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