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服液瓶盖中的橡胶塞上料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包装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口服液瓶盖中的橡胶塞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口服液瓶盖大都由铝盖和橡胶塞构成,做法是将橡胶塞安装在铝盖内,将铝盖和橡胶塞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对口服液瓶的瓶口进行密封。现有口服液瓶盖的生产多是由人工完成组装工作的,具体是人员逐个将橡胶塞安装在铝盖内,完成组装过程,自动化程度低,组装效率也十分低下,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组装工作,造成人工成本高昂。因此,现有口服液瓶盖生产中的橡胶塞上料,存在自动化程度较低和人工成本高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口服液瓶盖生产中的橡胶塞上料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口服液瓶盖中的橡胶塞上料机构,它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和人工成本较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口服液瓶盖中的橡胶塞上料机构,包括第二振动组件和设置在第二振动组件上的第二锥形料盘,所述第二锥形料盘的上并列设有第一螺旋运送轨道和第二螺旋运送轨道,所述第一螺旋运送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旋运送段、第二螺旋运送段、第三螺旋运送段和第四直线运送段,所述第一螺旋运送段和第二螺旋运送段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1.口服液瓶盖中的橡胶塞上料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第二振动组件(501)和设置在第二振动组件上的第二锥形料盘(502),所述第二锥形料盘的上并列设有第一螺旋运送轨道(503)和第二螺旋运送轨道(504),所述第一螺旋运送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旋运送段(505)、第二螺旋运送段(506)、第三螺旋运送段(507)和第四直线运送段(508),所述第一螺旋运送段和第二螺旋运送段设置在第二锥形料盘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三螺旋运送段设置在第二锥形料盘顶部的外壁面上,所述第四直线运送段设置在第二锥形料盘顶部的外部;所述第一螺旋运送段由相并列的第一螺旋上板(509)和第一螺旋下板(510)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口服液瓶盖中的橡胶塞上料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第二振动组件(501)和设置在第二振动组件上的第二锥形料盘(502),所述第二锥形料盘的上并列设有第一螺旋运送轨道(503)和第二螺旋运送轨道(504),所述第一螺旋运送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旋运送段(505)、第二螺旋运送段(506)、第三螺旋运送段(507)和第四直线运送段(508),所述第一螺旋运送段和第二螺旋运送段设置在第二锥形料盘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三螺旋运送段设置在第二锥形料盘顶部的外壁面上,所述第四直线运送段设置在第二锥形料盘顶部的外部;所述第一螺旋运送段由相并列的第一螺旋上板(509)和第一螺旋下板(510)构成,所述第一螺旋上板相对于水平面向上翘起,所述第一螺旋上板的宽度等于瓶盖中橡胶塞的厚度,所述第一螺旋下板的结构与第一螺旋上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旋上板与第一螺旋下板间的距离大于瓶盖中橡胶塞的外径;所述第二螺旋运送段为第二水平运送板,所述第二水平运送板的前部为宽度逐渐变大的结构,所述第二水平运送板的后部宽度等于瓶盖中橡胶塞的外径,所述第二水平运送板的前端与第一螺旋下板的输出端平滑连接;所述第三螺旋运送段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三运送底板(511)、半包裹在第三运送底板上边缘处的第三运送上板(512)和半包裹在第三运送底板下边缘处的第三运送下板(513),所述第三运送底板为由内侧向外侧向下倾斜的结构,所述第二锥形料盘上位于第二水平运送板的输出端处设有通孔(514),所述第三运送底板的输入端穿过通孔后与第二水平运送板的输出端平滑连接;所述第四直线运送段由第四运送底板(515)和设置在第四运送底板两边部的第四L形运送侧板(516)构成,两块第四L形运送侧板之间设有第二缝隙(517),所述第四运送底板沿输送方向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四运送底板的输入端与第三运送底板的输出端平滑连接;所述第二螺旋运送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旋传送段(518)、第二螺旋传送段(519)和第三螺旋传送段(520),所述第一螺旋传送段和第二螺旋传送段设置在第二锥形料盘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三螺旋传送段设置在第二锥形料盘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旋传送段由相并列的第一螺旋传送上板(521)和第一螺旋传送下板(522)构成,所述第一螺旋传送上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伟,姚卫峰,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县冠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