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66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壳体(100)、摄像头(20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腔(120)中的驱动机构(300),所述壳体(100)的边框(110)开设有穿孔(111),所述摄像头(20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填充有流体的缸体(310)、第一活塞杆(320)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活塞杆(320)移动的驱动主体(330),所述第一活塞杆(320)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缸体(310)内,所述第一活塞杆(320)与所述摄像头(200)相连、且驱动所述摄像头(200)进出所述穿孔(111)。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摄像头伸缩过程中较容易发生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目前的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设计成伸缩摄像头,移动终端的壳体之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移动,进而进出移动终端的壳体。当用户需要拍摄时,可以操控摄像头伸出到移动终端的壳体之外进行拍摄。当拍摄完毕后,用户可以操控摄像头回缩到移动终端的壳体之内。此种布设方式能够避免摄像头对移动终端的边框的占用,进而能使得移动终端的边框宽度更小,这无疑能增大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但是目前的驱动机构布设在摄像头的一侧,通过单侧驱动的方式驱动摄像头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装配到摄像头的侧边,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摄像头移动,此种情况下较容易导致摄像头受到侧向力而发生卡死现象,进而影响摄像头的伸缩。与此同时,驱动电机通常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实现对摄像头的伸缩驱动,这会导致移动终端内需要布设较多的零部件,导致移动终端的壳体内的空间被大量占用,很显然,这使得对移动终端的壳体内的其它零部件的设置带来较大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目前摄像头的布设会影响移动终端向着大屏占比方向发展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摄像头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的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边框开设有穿孔,所述摄像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填充有流体的缸体、第一活塞杆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活塞杆移动的驱动主体,所述第一活塞杆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摄像头相连、且驱动所述摄像头进出所述穿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摄像头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能够进出穿孔,进而实现其位置的转换。驱动机构通过与缸体配合的第一活塞杆的伸缩实现对摄像头的驱动,第一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摄像头的移动方向一致,因此驱动机构能够避免对摄像头施加侧向力,也就不会导致摄像头由于受到侧向力而导致卡死的现象,最终能确保摄像头较为稳定地伸缩。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在摄像头伸出过程中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在摄像头伸出到壳体之外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在摄像头回缩至壳体之内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边框、111-穿孔、120-内腔、200-摄像头、300-驱动机构、310-缸体、311-第一限位部、312-第二限位部、320-第一活塞杆、321-第一杆部、322-第一活塞、330-驱动主体、331-驱动电机、332-第二活塞杆、3321-第二杆部、3322-第二活塞、333-齿轮、334-减速器、400-摄像头支架、410-限位部、500-第一霍尔器件、600-磁体、700-第二霍尔器件、80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所公开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00、摄像头200和驱动机构300。壳体100是移动终端的支撑构件,为移动终端的其它组成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及防护。壳体100具有边框110和内腔120,边框110开设有穿孔111,穿孔111与内腔120连通。驱动机构300设置在壳体100的内腔120中。摄像头200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00上。驱动机构300与摄像头200相连,进而能驱动摄像头200移动。在驱动机构300的驱动下,摄像头200能够移动,进而能穿过穿孔而伸出壳体100之外。当然,在驱动机构300的驱动下,摄像头200还能回缩至壳体100的内腔120中。驱动机构300包括缸体310、第一活塞杆320和驱动主体330。缸体310内填充有流体。第一活塞杆320滑动地设置在缸体310内,进而能够相对于缸体310移动,达到伸缩的目的。第一活塞杆320的滑动方向与摄像头200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一活塞杆320与摄像头200相连、且驱动摄像头200进出穿孔111。在第一活塞杆320伸缩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320能够带动摄像头200移动,进而能够使得摄像头200进出穿孔111。驱动主体330用于控制第一活塞杆320移动,具体的,驱动主体330用于调节缸体310内的流体的压力或缸体310的体积,实现第一活塞杆320的伸缩。例如,驱动主体330可以包括流体泵,流体泵能够控制缸体310内的流体的量实现对第一活塞杆320移动的驱动。当流体泵向缸体310内泵入更多的流体,则缸体310内的流体的量增多,进而会推动第一活塞杆320伸出,反之则实现第一活塞杆320的回缩。本实施例中,流体可以是液压油,也可以是气体等,本实施例不限制流体的具体种类。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驱动主体330驱动第一活塞杆320伸缩,第一活塞杆320与摄像头200相连,因此第一活塞杆320的伸缩能够带动摄像头200伸缩。当第一活塞杆320从缸体310中逐渐伸出,进而会推动摄像头200穿过穿孔111而伸出壳体100之外,进而为拍摄进行准备。当拍摄完毕后,驱动主体330会控制第一活塞杆320回缩,第一活塞杆320的回缩会拉拽摄像头200,使其穿过穿孔111而回缩到壳体100的内腔120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摄像头200在驱动机构300的驱动作用下能够进出穿孔111,进而实现其位置的转换(从壳体100内移动到壳体100之外以及从壳体100之外移动到壳体100之内)。而且,驱动机构300通过与缸体310配合的第一活塞杆320的伸缩实现对摄像头200的驱动,第一活塞杆320的伸缩方向与摄像头200的移动方向一致,因此驱动机构300能够避免对摄像头200施加侧向力,也就不会导致摄像头200由于受到侧向力而导致卡死的现象,最终能确保摄像头200较为稳定地伸缩。与此同时,驱动摄像头200进行伸缩移动的机构为流体驱动的伸缩件,流体驱动的伸缩件能够避免采用传动机构,因此,驱动机构300对摄像头200的驱动,能够使得壳体100内的组件数量更少、结构更加简单。第一活塞杆320可以包括第一杆部321和与第一杆部321固定相连的第一活塞322。第一活塞322滑动地设置在缸体310中。第一杆部321与摄像头200相连。第一活塞322在缸体310中滑动,进而实现第一杆部321的移动,第一杆部321的移动会带动摄像头200移动。缸体310上设置有可供第一杆部321穿过的第一端口。第一端口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11,第一限位部311与第一活塞322限位配合,进而能避免第一活塞322从第一端口脱离缸体310。驱动主体330的作用在于能够实现第一活塞杆320相对于缸体310的伸缩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摄像头(20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腔(120)中的驱动机构(300),所述壳体(100)的边框(110)开设有穿孔(111),所述摄像头(20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填充有流体的缸体(310)、第一活塞杆(320)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活塞杆(320)移动的驱动主体(330),所述第一活塞杆(320)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缸体(310)内,所述第一活塞杆(320)与所述摄像头(200)相连、且驱动所述摄像头(200)进出所述穿孔(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摄像头(20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腔(120)中的驱动机构(300),所述壳体(100)的边框(110)开设有穿孔(111),所述摄像头(20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填充有流体的缸体(310)、第一活塞杆(320)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活塞杆(320)移动的驱动主体(330),所述第一活塞杆(320)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缸体(310)内,所述第一活塞杆(320)与所述摄像头(200)相连、且驱动所述摄像头(200)进出所述穿孔(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320)包括第一杆部(321)和与所述第一杆部(321)固定相连、且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缸体(310)中的第一活塞(322),所述第一杆部(321)与所述摄像头(200)相连,所述缸体(310)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一杆部(321)穿过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11),所述第一限位部(311)与所述第一活塞(322)限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主体(330)包括驱动电机(331)和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缸体(310)内的第二活塞杆(332),所述驱动电机(331)与所述第二活塞杆(332)传动相连、且驱动所述第二活塞杆(332)移动,所述第二活塞杆(332)的移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活塞杆(320)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3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齿轮(333),所述第二活塞杆(332)包括第二杆部(3321)和与所述第二杆部(3321)固定相连、且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缸体(310)内的第二活塞(3322),所述第二杆部(3321)为与所述齿轮(333)啮合的齿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10)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二杆部(3321)穿过的第二端口,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向兵谢长虹陈旭郭阳罗斌薛传杰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