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348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通过在壳体外侧套设带有啮合槽的壳体连接套,同时在壳体连接套上开设挂销槽与壳体上的挂销匹配从而对壳体连接套周向限位,利用壳体连接套啮合槽与螺套上的啮合齿进行啮合锁紧,利用弹簧施加压力,从而保证壳体连接套与螺套的啮合稳定性,通过螺纹拧紧螺套,拧紧之后,再将连接器壳体上的挂销通过壳体内的弹簧推至挂销槽内,通过锯齿完全啮合锁紧设计,保证了内部中心接触件接触良好,外部连接锁紧之后,在高频振动过程中由于锯齿啮合紧密,而且挂销在挂销槽中不会回弹,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单方便,节省了安装空间,解决了高频振动中螺纹松动导致内部接触不良而产生的微波信号瞬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N型连接器阳头阴头互配时候外部连接结构采用螺纹连接,常规的系统内、系统间N型连接器阳头阴头互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机载高频振动条件下使用使用时,振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螺纹有可能松脱,导致阴阳头连接器内导体接触不良,连接器传输的微波信号会有瞬断现象产生。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是在N型阳头连接器的螺套上打3个铅封孔,在连接器螺纹拧紧后,把钢丝穿过铅封孔围绕铅封孔顺着一个方向绑在连接器周围的机箱上固定,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一类现象是高频振动量级过高,钢丝将螺套上的铅封孔拉断裂,从而使结构失效,传输的微波信号同样会产生瞬断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包括螺套、壳体和壳体连接套,壳体与螺套通过卡环连接,壳体与螺套连接的一端圆周外侧设有弹簧槽,壳体的弹簧槽内设有弹簧,壳体连接套套设于壳体外侧,壳体连接套一端内侧设有限位台,弹簧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套的限位台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套(1)、壳体(2)和壳体连接套(3),壳体(2)与螺套(1)通过卡环(9)连接,壳体(2)与螺套(1)连接的一端圆周外侧设有弹簧槽,壳体(2)的弹簧槽内设有弹簧(4),壳体连接套(3)套设于壳体(2)外侧,壳体连接套(3)一端内侧设有限位台,弹簧(4)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套(3)的限位台端面接触,壳体(2)的壳体表面设有挂销(5),壳体连接套(3)一端开设有与挂销(5)匹配的挂销槽(6);壳体连接套(3)另一端设有啮合槽;螺套(1)的一端设有与壳体连接套(3)啮合槽匹配啮合的啮合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套(1)、壳体(2)和壳体连接套(3),壳体(2)与螺套(1)通过卡环(9)连接,壳体(2)与螺套(1)连接的一端圆周外侧设有弹簧槽,壳体(2)的弹簧槽内设有弹簧(4),壳体连接套(3)套设于壳体(2)外侧,壳体连接套(3)一端内侧设有限位台,弹簧(4)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套(3)的限位台端面接触,壳体(2)的壳体表面设有挂销(5),壳体连接套(3)一端开设有与挂销(5)匹配的挂销槽(6);壳体连接套(3)另一端设有啮合槽;螺套(1)的一端设有与壳体连接套(3)啮合槽匹配啮合的啮合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部设有内导体,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接电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弹簧(4)外端设有卡圈(8),卡圈(8)位于弹簧(4)与壳体连接套(3)限位台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外部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金信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