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灵杰专利>正文

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98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配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该方法中的配餐车包括车体、飞轮、脚轮、连接轴、支撑板、行走控制模块;所述脚轮上的环状矩形槽内的圆柱面上均匀设置一组叶片;所述车体内的圆柱形空腔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一组储物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车体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飞轮,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脚轮,车体内的圆柱形空腔下端设置切向缺口,切向缺口下方设置出气孔,出气孔的左侧设有行走控制模块,实现控制出气孔的出气大小,利用飞轮的惯性实现车体的稳定,使得车体的稳定性更高,进而保证了车体内的食物不会因为颠簸而导致毁坏,通过飞轮带动的气流实现脚轮的转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配餐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
技术介绍
人们乘坐高铁时,如果需要就餐,通常是走到餐车就餐。如果旅客乘坐的车厢离餐车较远,需要穿过几节车厢,就非常不方便,所以高铁上一般有送餐服务。列车员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品种的快餐放入送餐车内,在临近午餐或晚餐时间,推着送餐车至各节车厢为旅客提供送餐服务,在送餐的过程中,由于每节车厢的接缝处都高低不平,导致餐车内的食物因颠簸撒落,尤其是一些汤水类的食物撒落,一方面影响乘客了饮食心情,另一方面给车厢内带来不必要的污染,降低了乘客的乘坐品质。通过陀螺效应的原理能够保证餐车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重力对高速旋转中的陀螺产生的对支撑点的力矩不会使其发生倾倒,而发生小角度的进动,此即陀螺效应。一言以蔽之,就是物体转动时的离心力会使自身保持平衡。所谓陀螺效应,就是旋转着的物体具有像陀螺一样的效应。陀螺有两个特点进动性和定轴性。当高速旋转的陀螺遇到外力时,它的轴的方向是不会随着外力的方向发生改变的,而是轴围绕着一个定点进动。简单来说,陀螺效应就是旋转的物体有保持其旋转方向的惯性。通过陀螺效应的原理能够实现餐车的稳定的移动,减少了外界车厢的颠簸对餐车的影响,提高了高铁配餐的质量,进而提高了乘客的乘坐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该方法中的配餐车通过在车体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飞轮,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脚轮,车体内的圆柱形空腔下端设置切向缺口,切向缺口下方设置出气孔,出气孔的左侧设有行走控制模块,实现控制出气孔的出气大小,利用飞轮的惯性实现车体的稳定,使得车体的稳定性更高,进而保证了车体内的食物不会因为颠簸而导致毁坏,通过飞轮带动的气流实现脚轮的转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列车员将不同类型的快餐放入配餐车内,同时在配餐车上的显示屏上输入快餐的种类和每份的金额;步骤二:临近就餐时间,开启步骤一中承载着快餐的配餐车的电源,配餐车自动行至各节车厢;步骤三:如果有就餐需求,乘客通过自己座位上无线发射装置发出请求信息,步骤二中的配餐车自动接收到请求信息;步骤四:配餐车自动行至步骤三中发出请求信息的乘客的座位处停下;步骤五:步骤四中的乘客通过手机扫码付款,配餐车上的柜门自动打开,乘客自助取餐;其中,所述的配餐车包括车体、飞轮、脚轮、连接轴、支撑板、行走控制模块,所述车体为圆盘状,车体内部设有圆柱形空腔,车体的圆柱形空腔内转动连接飞轮;所述飞轮通过转轴与电机的轴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脚轮;所述脚轮中部设置环状矩形槽,脚轮上的环状矩形槽内的圆柱面上均匀设置一组叶片;所述车体内的圆柱形空腔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一组储物腔,车体内的圆柱形空腔下端设置切向缺口,切向缺口下方设置出气孔,出气孔的左侧设有行走控制模块;所述行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出气孔的出气大小;使用时,电机带动飞轮进行高速转动,利用飞轮的惯性保持车体的稳定性,使得车体不会发生倾倒,车体内部的储物腔用于携带食物,飞轮的高速转动同时带动车体内的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从圆柱形空腔的下方的切向缺口进入出气孔,控制器通过控制行走控制模块,进而实现控制出气孔内的空气的流动量,出气孔内喷出的气体推动脚轮中部的叶片,进而推动脚轮转动,脚轮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车体的移动;利用飞轮的惯性实现车体的稳定,使得车体的稳定性更高,进而保证了车体内的食物不会因为颠簸而导致毁坏,通过飞轮带动的气流实现脚轮的转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优选的,所述行走控制模块包括转动盘和伺服电机;所述转动盘设置在车体下端的出气孔的左侧,转动盘通过转轴与伺服电机的轴端固定连接,转动盘上设置圆弧状通槽,转动盘上的圆弧状通槽的截面积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车体上;使用时,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转动改变了转动盘对出气孔的遮挡面积,进而改变了出气孔的出气量,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旋转角度实现控制车体的移动速度;通过转动盘上很长的圆弧状通槽控制出气孔的出气量,能够实现很微小的控制,进而使的脚轮的转动较为平顺,进而保证了车体运动时的平稳性,进而保证了食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飞轮的圆柱面上均匀设置一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安装在飞轮圆柱面上的滑槽内,滑动板的台阶面与滑槽中部的台阶面之间设有弹簧,置于滑槽内的滑动板的一端设有斜角;所述飞轮的圆柱面上设置一组楔形槽,飞轮上的楔形槽的一端与滑槽的一端连通;使用时,飞轮高速转动,车体内的空气从飞轮上的楔形槽进人滑动板的斜角内,空气推动滑动板移动,进而实现当飞轮的转速升高时,滑动板伸出飞轮的圆柱面表面的长度增加,进而在滑动板带动下进人切向缺口的空气量增加,空气量的增加提高了脚轮的转动速度,又因为飞轮的转速越高,车体的稳定性越高,进而实现在保证车体稳定性的情况下,尽量加快了车体的移动速度,进而实现在安全的范围内尽快完成送餐工作。优选的,所述车体内相邻的两个储物腔之间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一端镶嵌在车体内,导热板的另一端设有圆弧面;使用时,飞轮带动滑动板转动,滑动板推动飞轮圆柱面上的空气高速流动,高速流动的空气摩擦导热板上的圆弧面,摩擦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板传递到储物腔的侧壁上,进而实现对储物腔内的食物进行保温;通过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使得能量最大限度的得以利用。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两端固定连接各一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滑槽内;所述支撑板两端设有驱动锁紧模块;所述驱动锁紧模块用于驱动和锁紧连接轴;使用时,通过驱动锁紧模块使得连接轴在支架上的滑槽进行左右移动并被锁紧,实现车体下端的出气孔正对脚轮左侧的叶片和脚轮右侧的叶片,进而实现车体向左移动和向右移动的切换,进而避免了车体调头不便的情况,且结构简单,车体调头效率高。优选的,所述所述滑动块内镶嵌一个方形的永磁铁;所述支撑板上的滑槽两端各设有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的正负极接线相同;使用时,支架上的一个电磁铁吸引连接轴上的永磁铁的一端,支架上的另一个电磁铁则排斥连接轴上的永磁铁的另一端,进而使得连接轴向一端移动,进而通过电磁力将连接轴固定;当需要改变车体的移动方向时,只需要交换电磁铁的正负极;通过改变电磁铁的正负极实现改换车体的移动方向,使得装置的结构简单、稳定,便于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该方法中的配餐车通过在车体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飞轮,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脚轮,车体内的圆柱形空腔下端设置切向缺口,切向缺口下方设置出气孔,出气孔的左侧设有行走控制模块,实现控制出气孔的出气大小,利用飞轮的惯性实现车体的稳定,使得车体的稳定性更高,进而保证了车体内的食物不会因为颠簸而导致毁坏,通过飞轮带动的气流实现脚轮的转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该方法中的配餐车通过在伺服电机的轴端设置转动盘,在转动盘上设置圆弧状通槽,转动盘上的圆弧状通槽的截面积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旋转角度实现控制车体的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列车员将不同类型的快餐放入配餐车内,同时在配餐车上的显示屏上输入快餐的种类和每份的金额;步骤二:临近就餐时间,开启步骤一中承载着快餐的配餐车的电源,配餐车自动行至各节车厢;步骤三:如果有就餐需求,乘客通过自己座位上无线发射装置发出请求信息,步骤二中的配餐车自动接收到请求信息;步骤四:配餐车自动行至步骤三中发出请求信息的乘客的座位处停下;步骤五:步骤四中的乘客通过手机扫码付款,配餐车上的柜门自动打开,乘客自助取餐;其中,所述的配餐车包括车体(1)、飞轮(2)、脚轮(3)、连接轴(4)、支撑板(5)、行走控制模块(6),所述车体(1)为圆盘状,车体(1)内部设有圆柱形空腔,车体(1)的圆柱形空腔内转动连接飞轮(2);所述飞轮(2)通过转轴与电机的轴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之间通过连接轴(4)转动连接脚轮(3);所述脚轮(3)中部设置环状矩形槽,脚轮(3)上的环状矩形槽内的圆柱面上均匀设置一组叶片(31);所述车体(1)内的圆柱形空腔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一组储物腔(11),车体(1)内的圆柱形空腔下端设置切向缺口(12),切向缺口(12)下方设置出气孔(13),出气孔(13)的左侧设有行走控制模块(6);所述行走控制模块(6)用于控制出气孔(13)的出气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列车员将不同类型的快餐放入配餐车内,同时在配餐车上的显示屏上输入快餐的种类和每份的金额;步骤二:临近就餐时间,开启步骤一中承载着快餐的配餐车的电源,配餐车自动行至各节车厢;步骤三:如果有就餐需求,乘客通过自己座位上无线发射装置发出请求信息,步骤二中的配餐车自动接收到请求信息;步骤四:配餐车自动行至步骤三中发出请求信息的乘客的座位处停下;步骤五:步骤四中的乘客通过手机扫码付款,配餐车上的柜门自动打开,乘客自助取餐;其中,所述的配餐车包括车体(1)、飞轮(2)、脚轮(3)、连接轴(4)、支撑板(5)、行走控制模块(6),所述车体(1)为圆盘状,车体(1)内部设有圆柱形空腔,车体(1)的圆柱形空腔内转动连接飞轮(2);所述飞轮(2)通过转轴与电机的轴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之间通过连接轴(4)转动连接脚轮(3);所述脚轮(3)中部设置环状矩形槽,脚轮(3)上的环状矩形槽内的圆柱面上均匀设置一组叶片(31);所述车体(1)内的圆柱形空腔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一组储物腔(11),车体(1)内的圆柱形空腔下端设置切向缺口(12),切向缺口(12)下方设置出气孔(13),出气孔(13)的左侧设有行走控制模块(6);所述行走控制模块(6)用于控制出气孔(13)的出气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自动配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控制模块(6)包括转动盘(61)和伺服电机(6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灵杰
申请(专利权)人:鲍灵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