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83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52
一种纽扣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适应,上模能压在下模之上,所述下模和上模呈长方体结构,下模和上模的上端面呈正方形结构;所述下模中设置有模槽、外凹沟和内凹沟,模槽、外凹沟和内凹沟均位于下模的上端面,所述模槽设置有偶数个,模槽均匀的分布在内凹沟的两侧,所述外凹沟设置有一对且分别位于模槽的两侧;使用该模具制造的纽扣底槽,配合纽扣上盖形成的纽扣,使用更加的便捷,稳固,无需繁琐的加工工序,模具的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出货快,成本降低,损耗小,并且纽扣的合金材质,使得纽扣产品质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纽扣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纽扣加工和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纽扣模具。
技术介绍
生活离不开穿着打扮,穿着上离不开纽扣的使用,以前使用的是布制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塑料和金属材质的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由于布制的和塑料的,时间久了容易损坏,耐磨性也不好,因而金属材质的纽扣被人们所钟爱,比如牛仔裤和呢大衣上的金属纽扣不仅造型好看,而且耐用,不管是体型较瘦或者体型较胖的人,金属纽扣都可以将外衣或裤子牢牢的绑在身上,这是塑料和布制的纽扣无法取代的,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制作纽扣的模具结构复杂,制作工序也繁琐,成本高,生产的纽扣也不牢固,因而需要重新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纽扣模具。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便捷,稳固,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出货快,成本降低,损耗小的纽扣模具。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纽扣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适应,上模能压在下模之上,所述下模和上模呈长方体结构,下模和上模的上端面呈正方形结构;所述下模中设置有模槽、外凹沟和内凹沟,模槽、外凹沟和内凹沟均位于下模的上端面,所述模槽设置有偶数个,模槽均匀的分布在内凹沟的两侧,所述外凹沟设置有一对且分别位于模槽的两侧;所述模槽的剖面呈圆形,模槽的底端面的圆心处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模槽外圈分为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高于圆柱形凸起的上端为上端部,低于圆柱形凸起的下端为下端部,所述模槽上端部的内径大于模槽下端部的内径;所述模槽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模槽上端面的圆周上设置有豁口,所述该豁口向外凹沟和内凹沟内延伸;所述上模中设置有压模块、长凹沟和短凹沟,所述压模块、长凹沟和短凹沟均位于上模的上端面,所述压模块设置有偶数个,长凹沟和短凹沟均设置有一对,长凹沟位于压模块的两侧,所述短凹沟位于长凹沟和压模块的同一侧;所述压模块呈阶梯式圆柱结构,压模块为三层结构,所述压模块最底端的一层为第一层,压模块最顶端的一层为第三层,位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的为第二层,所述压模块的内径从第一层至第三层逐渐减小;所述下模上还设置有下模入口和下模出口,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上模入口和上模出口,所述下模入口和上模入口相适应形成模槽的入液口,下模出口和上模出口相适应形成模槽的出液口;所述模槽的底端面设置有凹痕,所述该凹痕均匀的位于底端面的圆周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均设置有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压在下模上形成一长方体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豁口设置有4个,豁口均匀的位于模槽上端面的圆周上;所述内凹沟的一端封闭,内凹沟的另一端与下模入口相连通;所述外凹沟的一端封闭,外凹沟的另一端与下模出口相连通;具体的,所述内凹沟封闭的一端靠近下模出口,所述外凹沟封闭的一端靠近下模入口;所述模槽和压模块均设置有6~8个;其中,所述短凹沟位于上模出口的两侧。所述压模块第三层的圆柱内径大于模槽底端面的圆柱形凸起的内径,压模块第一层的圆柱内径小于模槽上端部的内径;所述模槽中设置有纽扣底槽,所述纽扣底槽的内腔呈阶梯式圆柱结构,纽扣底槽的内径从底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纽扣底槽最上端的内径位于压模块第一层的圆柱内径和模槽上端部的内径之间,所述纽扣底槽的内腔结构和压模块的阶梯式圆柱结构相适应;所述纽扣底槽内腔的阶梯式结构由压模块压入模槽中形成;所述纽扣底槽的底端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由模槽底端面的圆柱形凸起形成;所述纽扣底槽的外圈分成底槽上部和底槽下部,所述圆孔位于底槽下部中,所述底槽上部的内径大于底槽下部的内径,所述底槽上部和底槽下部之间设置有凸起,所述该凸起由模槽底端面的凹痕形成;所述纽扣底槽之上设置有圆环和纽扣端盖,所述圆环位于纽扣底槽内腔的最上端,所述纽扣端盖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纽扣端盖的下端开口,所述纽扣端盖通过下端将纽扣底槽和圆环罩在其中并加固形成纽扣。所述纽扣的材质为合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该模具制造的纽扣底槽,配合纽扣上盖形成的纽扣,使用更加的便捷,稳固,无需繁琐的加工工序,模具的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出货快,成本降低,损耗小,并且纽扣的合金材质,使得纽扣产品质感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纽扣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使用图1的纽扣模具加工的纽扣底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与图4的纽扣底槽相结合的纽扣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纽扣底槽和纽扣上盖加工成型的纽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该一种纽扣模具,包括下模1和上模2,所述上模2和下模1相适应,上模2能压在下模1之上,所述下模1和上模2呈长方体结构,下模1和上模2的上端面呈正方形结构;所述下模1中设置有模槽11、外凹沟12和内凹沟13,模槽11、外凹沟12和内凹沟13均位于下模1的上端面,所述模槽11设置有偶数个,模槽11均匀的分布在内凹沟13的两侧,所述外凹沟12设置有一对且分别位于模槽11的两侧;所述模槽11的剖面呈圆形,模槽11的底端面的圆心处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模槽11外圈分为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高于圆柱形凸起的上端为上端部,低于圆柱形凸起的下端为下端部,所述模槽上端部的内径大于模槽下端部的内径;所述模槽11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模槽11上端面的圆周上设置有豁口14,所述该豁口14向外凹沟12和内凹沟13内延伸;所述上模2中设置有压模块21、长凹沟22和短凹沟23,所述压模块21、长凹沟22和短凹沟23均位于上模2的上端面,所述压模块21设置有偶数个,长凹沟22和短凹沟23均设置有一对,长凹沟22位于压模块21的两侧,所述短凹沟23位于长凹沟22和压模块21的同一侧;所述压模块21呈阶梯式圆柱结构,压模块21为三层结构,所述压模块21最底端的一层为第一层,压模块21最顶端的一层为第三层,位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的为第二层,所述压模块21的内径从第一层至第三层逐渐减小;所述下模1上还设置有下模入口15和下模出口16,所述上模2上还设置有上模入口17和上模出口18,所述下模入口15和上模入口17相适应形成模槽11的入液口,下模出口16和上模出口18相适应形成模槽11的出液口;所述模槽11的底端面设置有凹痕,所述该凹痕均匀的位于底端面的圆周上,所述上模2和下模1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均设置有螺纹孔10;进一步的,所述上模2压在下模1上形成一长方体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豁口14设置有4个,豁口14均匀的位于模槽1上端面的圆周上;所述内凹沟13的一端封闭,内凹沟13的另一端与下模入口15相连通;所述外凹沟12的一端封闭,外凹沟12的另一端与下模出口16相连通;具体的,所述内凹沟13封闭的一端靠近下模出口16,所述外凹沟12封闭的一端靠近下模入口15;所述模槽11和压模块21均设置有6~8个;其中,所述短凹沟23位于上模出口18的两侧。所述压模块21第三层的圆柱内径大于模槽11底端面的圆柱形凸起的内径,压模块21第一层的圆柱内径小于模槽上端部的内径;所述模槽11中设置有纽扣底槽3,所述纽扣底槽3的内腔呈阶梯式圆柱结构,纽扣底槽3的内径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纽扣模具,包括下模(1)和上模(2),所述上模(2)和下模(1)相适应,上模(2)能压在下模(1)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和上模(2)呈长方体结构,下模(1)和上模(2)的上端面呈正方形结构;所述下模(1)中设置有模槽(11)、外凹沟(12)和内凹沟(13),模槽(11)、外凹沟(12)和内凹沟(13)均位于下模(1)的上端面,所述模槽(11)设置有偶数个,模槽(11)均匀的分布在内凹沟(13)的两侧,所述外凹沟(12)设置有一对且分别位于模槽(11)的两侧;所述模槽(11)的剖面呈圆形,模槽(11)的底端面的圆心处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模槽(11)外圈分为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高于圆柱形凸起的上端为上端部,低于圆柱形凸起的下端为下端部,所述模槽上端部的内径大于模槽下端部的内径;所述模槽(11)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模槽(11)上端面的圆周上设置有豁口(14),所述该豁口(14)向外凹沟(12)和内凹沟(13)内延伸;所述上模(2)中设置有压模块(21)、长凹沟(22)和短凹沟(23),所述压模块(21)、长凹沟(22)和短凹沟(23)均位于上模(2)的上端面,所述压模块(21)设置有偶数个,长凹沟(22)和短凹沟(23)均设置有一对,长凹沟(22)位于压模块(21)的两侧,所述短凹沟(23)位于长凹沟(22)和压模块(21)的同一侧;所述压模块(21)呈阶梯式圆柱结构,压模块(21)为三层结构,所述压模块(21)最底端的一层为第一层,压模块(21)最顶端的一层为第三层,位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的为第二层,所述压模块(21)的内径从第一层至第三层逐渐减小;所述下模(1)上还设置有下模入口(15)和下模出口(16),所述上模(2)上还设置有上模入口(17)和上模出口(18),所述下模入口(15)和上模入口(17)相适应形成模槽(11)的入液口,下模出口(16)和上模出口(18)相适应形成模槽(11)的出液口;所述模槽(11)的底端面设置有凹痕,所述该凹痕均匀的位于底端面的圆周上所述上模(2)和下模(1)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均设置有螺纹孔(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纽扣模具,包括下模(1)和上模(2),所述上模(2)和下模(1)相适应,上模(2)能压在下模(1)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和上模(2)呈长方体结构,下模(1)和上模(2)的上端面呈正方形结构;所述下模(1)中设置有模槽(11)、外凹沟(12)和内凹沟(13),模槽(11)、外凹沟(12)和内凹沟(13)均位于下模(1)的上端面,所述模槽(11)设置有偶数个,模槽(11)均匀的分布在内凹沟(13)的两侧,所述外凹沟(12)设置有一对且分别位于模槽(11)的两侧;所述模槽(11)的剖面呈圆形,模槽(11)的底端面的圆心处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模槽(11)外圈分为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高于圆柱形凸起的上端为上端部,低于圆柱形凸起的下端为下端部,所述模槽上端部的内径大于模槽下端部的内径;所述模槽(11)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模槽(11)上端面的圆周上设置有豁口(14),所述该豁口(14)向外凹沟(12)和内凹沟(13)内延伸;所述上模(2)中设置有压模块(21)、长凹沟(22)和短凹沟(23),所述压模块(21)、长凹沟(22)和短凹沟(23)均位于上模(2)的上端面,所述压模块(21)设置有偶数个,长凹沟(22)和短凹沟(23)均设置有一对,长凹沟(22)位于压模块(21)的两侧,所述短凹沟(23)位于长凹沟(22)和压模块(21)的同一侧;所述压模块(21)呈阶梯式圆柱结构,压模块(21)为三层结构,所述压模块(21)最底端的一层为第一层,压模块(21)最顶端的一层为第三层,位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的为第二层,所述压模块(21)的内径从第一层至第三层逐渐减小;所述下模(1)上还设置有下模入口(15)和下模出口(16),所述上模(2)上还设置有上模入口(17)和上模出口(18),所述下模入口(15)和上模入口(17)相适应形成模槽(11)的入液口,下模出口(16)和上模出口(18)相适应形成模槽(11)的出液口;所述模槽(11)的底端面设置有凹痕,所述该凹痕均匀的位于底端面的圆周上所述上模(2)和下模(1)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均设置有螺纹孔(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纽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根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欧莱斯服饰辅料厂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