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格化河北模型的土壤下渗能力空间离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文模型构建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网格化河北模型的土壤下渗能力空间离散方法。
技术介绍
河北模型是在借鉴国内外诸多水文模型产汇流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地区产汇流特点所研制出的半干旱半湿润区概念性集总式水文模型。目前,河北模型已成为中国洪水预报系统中主要预报模型之一,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由于其良好的预报精度而受到广泛的应用。河北模型兼具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种产流机制,模型将天然径流划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种水源,地表径流产生的条件是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地下径流产生的条件是下渗的水量满足土壤的缺水量,多余水量会产生地下径流,模型的产流方式属于先超渗,后蓄满。集总式水文模型将流域看做一个均一化的整体,不考虑流域模拟中各参数、各水文过程的空间非一致性。对于一个集总式模型来说,降雨的分布在空间上是均匀的,边界条件和流域的几何特征不存在突变,模拟过程中的水文过程不存在变异性。集总式水文模型由于模型本身的参数较少,减少了针对参数率定的资料需求,但由于未考虑水文过程在流域中的变化,因而无法真实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格化河北模型的土壤下渗能力空间离散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网格尺寸;步骤2、得到网格水流方向;步骤3、计算汇流面积;步骤4、计算各网格的坡度;步骤5、计算地形指数;步骤6、计算各网格地形指数差值;步骤7、建立地形指数累计分布曲线;步骤8、相同面积比例对应下渗能力和地形指数差值的拟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格化河北模型的土壤下渗能力空间离散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网格尺寸;步骤2、得到网格水流方向;步骤3、计算汇流面积;步骤4、计算各网格的坡度;步骤5、计算地形指数;步骤6、计算各网格地形指数差值;步骤7、建立地形指数累计分布曲线;步骤8、相同面积比例对应下渗能力和地形指数差值的拟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网格化河北模型的土壤下渗能力空间离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各网格流经坡面任一点单位等高线长度的汇流面积,用α表示,计算公式为:α=(N+1)·A;式中:N为单元格上游汇入该单元格的汇流网格数;A为单个网格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网格化河北模型的土壤下渗能力空间离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计算各网格的坡度,用β表示,计算公式为:式中:Δh为相邻网格间的高程差;Δl为相邻网格中心的距离,若该网格的水流方向为正东、正南正西或正北,则Δh等于单元网格长度,若该网格的水流方向为东北、东南西北或西南,则Δh等于2倍单元格网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网格化河北模型的土壤下渗能力空间离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根据步骤和步骤4中的计算结果计算各网格的地形指数γ,计算公式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网格化河北模型的土壤下渗能力空间离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计算各网格地形指数差值,即各网格地形指数和该研究区最小地形指数之间的差,计算公式为:γ'i=γi-γmin式中,γ'i为各网格地形指数和该研究区最小地形指数的差值,γi为各网格的地形指数,γmin为该研究区最小地形指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网格化河北模型的土壤下渗能力空间离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以纵坐标为地形指数差值,横坐标为小于某一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李传哲,王洋,邱庆泰,田济扬,孙锐,于新哲,焦裕飞,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