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安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62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体,研磨箱体的下方设有底座,研磨箱体的内部底壁中央设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轴的下端,第一传动轴的上端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设有研磨罐,研磨罐的罐口设有罐盖,罐盖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捣药杆从通孔穿进研磨罐内,捣药杆的下端连接研磨球,捣药杆的上端连接限位板,限位板的上端设有滚子,滚子与凸轮接触配合,凸轮通过第二传动轴连接驱动箱。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捣药方法存在的捣药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流传已久,在制作中药药材时,通常都需要将准备好的药材捣碎成小颗粒或粉末以方便服用,传统的捣药方法和工具通常是用石臼和捣锤人工捣药,效率低,费时费力。传统的捣碎过程是在药臼内用捣药杵采用手动的方式进行捣药,不仅捣药者体力消耗大,捣药方式耗时较长,且捣碎速度慢、质量差,影响中药材的药效发挥,也有部分装置能进行机械式的捣药,节省人力,提高捣药效率,但这些装置中的药罐大多是固定式的,药材在药罐内静置不动,这就容易导致药材受力不均,从而影响捣药效果。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捣碎效率高、捣药效果好、省时省力的医疗用中药捣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解决了传统捣药方法存在的捣药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体,研磨箱体的下方设有底座,研磨箱体的内部底壁中央设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轴的下端,第一传动轴的上端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设有研磨罐,研磨罐的罐口设有罐盖,罐盖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箱体(1),研磨箱体(1)的下方设有底座(2),研磨箱体(1)的内部底壁中央设有第一旋转电机(5),第一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轴(6)的下端,第一传动轴(6)的上端设有转动盘(7),转动盘(7)上设有研磨罐(14),研磨罐(14)的罐口设有罐盖(21),罐盖(1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捣药杆(17)从所述通孔穿进研磨罐(14)内,捣药杆(17)的下端连接研磨球(19),捣药杆(17)的上端连接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上端设有滚子(16),滚子(16)与凸轮(15)接触配合,凸轮(15)通过第二传动轴(13)连接驱动箱(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箱体(1),研磨箱体(1)的下方设有底座(2),研磨箱体(1)的内部底壁中央设有第一旋转电机(5),第一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轴(6)的下端,第一传动轴(6)的上端设有转动盘(7),转动盘(7)上设有研磨罐(14),研磨罐(14)的罐口设有罐盖(21),罐盖(1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捣药杆(17)从所述通孔穿进研磨罐(14)内,捣药杆(17)的下端连接研磨球(19),捣药杆(17)的上端连接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上端设有滚子(16),滚子(16)与凸轮(15)接触配合,凸轮(15)通过第二传动轴(13)连接驱动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箱体(1)与底座(2)之间设有缓冲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粉末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研磨箱体(1)底部四个顶点处的缓冲柱(3),每个缓冲柱(3)的外部同轴调节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上端与研磨箱体(1)的底部固接,第一弹簧(4)的下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平张寒张彦申旭霁郑梦迪汪兴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