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57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相邻两个触控电极相对侧的区域的传输信号的延迟差异大的问题,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高。此外,通过将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和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在列方向上设置为无交叠状,进而使得连接各自相应主信号端的多个电极引线,在沿列方向延伸时不会出现不同电极引线相交叉的情况,无需设置连接电极引线和主信号端的跨接线等,减小布线数量和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实现触控面板的薄型化和轻量化,将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一体化的研究日渐盛行。其中,将触控面板嵌入到液晶显示面板内部的内嵌式(In-Cell)触控方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In-Cell触控方案包括自电容触控和互电容触控两种方式。其中,自电容触控方式可以为:将阵列基板上用作公共(VCOM)电极的透明导电层分割成若干方块作为触控电极,而后利用特定的电极走线通过过孔和触控电极连通,且电极走线的一端连接至驱动集成电路,当手指或触控结构触碰该自电容的触控显示面板时,则会引起相应触碰位置处所对应的触控电极的电容值的波动,驱动集成电路通过检测电容值的波动,从而能够确定触碰点的位置,最终实现触控功能。现有的自电容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显示面板显示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呈M行*N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内设置有一主信号端;在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分别为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在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分别为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三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四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在所述列方向上无交叠。可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关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对称。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通过过孔电连接。可选的,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内还设置有一辅助信号端,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至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至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以及,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至所述第三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至所述第四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且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在所述列方向上无交叠,所述辅助信号端和所述主信号端在所述列方向上无交叠。可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关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对称。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辅助电极引线;其中,所述辅助电极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相对应。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复用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复用为所述显示面板的阴极层。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异形显示面板。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有M行*N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每一触控电极内设置有一主信号端;其中,在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中,第一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该第一触控电极靠近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二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该第二触控电极靠近第一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优化该距离差值的范围,能够保证自第一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向该第一触控电极靠近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线方向传输信号的延迟,与自第二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向该第二触控电极靠近第一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方向传输信号的延迟的延迟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相对侧的区域,由于传输信号的延迟差异较大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问题。以及,在列方向上相邻的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中,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该第三触控电极靠近第四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该第四触控电极靠近第三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优化该距离差值的范围,能够保证自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向该第三触控电极靠近第四触控电极的侧边线方向传输信号的延迟,与自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向该第四触控电极靠近第三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方向传输信号的延迟的延迟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相对侧的区域,由于传输信号的延迟差异较大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问题,以此解决了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相邻两个触控电极相对侧的区域的传输信号的延迟差异大的问题,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高。此外,通过将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和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在列方向上设置为无交叠状,进而使得连接各自相应主信号端的多个电极引线,在沿列方向延伸时不会出现不同电极引线相交叉的情况,无需设置连接电极引线和主信号端的跨接线等,减小布线数量和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自电容触控方式可以为:将阵列基板上用作公共(VCOM)电极的透明导电层分割成若干方块作为触控电极,而后利用特定的电极走线通过过孔和触控电极连通,且电极走线的一端连接至驱动集成电路,当手指或触控结构触碰该自电容的触控显示面板时,则会引起相应触碰位置处所对应的触控电极的电容值的波动,驱动集成电路通过检测电容值的波动,从而能够确定触碰点的位置,最终实现触控功能。现有的自电容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显示面板显示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呈M行*N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内设置有一主信号端;在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分别为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在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分别为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三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四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在所述列方向上无交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呈M行*N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内设置有一主信号端;在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分别为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在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分别为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三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至所述第四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侧边线的垂直距离的距离差值在一定范围内;所述第三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在所述列方向上无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关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的主信号端通过过孔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内还设置有一辅助信号端,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辅助信号端至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靠近所述第二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腾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