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5489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09
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空预器、除尘器等。空预器出口与除尘器入口连通;除尘器出口与引风机入口连通;引风机出口与脱硫塔入口连通;脱硫塔出口与烟囱入口连通;脱硫三联箱下部废水出口与输送泵入口连通;输送泵出口与余热利用浓缩装置上部废水入口连通;余热利用浓缩装置底部浓缩水出口与双流体喷枪液相进口连通;压缩空气管道与双流体喷枪气相进口连通;双流体喷枪与空预器和除尘器间的烟气管道壁面固定连接;余热利用浓缩装置下部余热烟气进口与引风机和脱硫塔之间的烟气管道连通;余热利用浓缩装置上部烟气出口与引风机和脱硫塔之间的烟气管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节能效果好,成本低,可操控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化,大部分在役火电机组和新建火电机组均配套了烟气脱硫装置,以确保锅炉尾部烟气中SOX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达标排放。目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湿法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会定期排放大量的脱硫废水,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杂质,如无机盐离子、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满足要求后才可排放。当前,国内外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物化法脱除废水中污染物,具有系统复杂,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无法解决废水中氯离子对废水重复利用造成的影响等缺点,严重影响各种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的工业推广,也无法满足燃煤锅炉用户的经济效益和严格的环保要求。同时,受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影响,环保部门要求燃煤机组进一步减排废水,实现废水零排放。目前,国内也有深度萃取法、蒸发结晶法、膜浓缩法等不同工艺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措施,但均存在设备造价和运行成本高,运行过程中容易结垢、能耗高、有副产物产出以及推广应用受限的问题。因而,研究开发一种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空预器(1)、除尘器(2)、引风机(3)、脱硫塔(4)、烟囱(5)、脱硫三联箱(6)、输送泵(7)、余热利用浓缩装置(8)、压缩空气管道(9)和双流体喷枪(10);所述空预器(1)的出口与除尘器(2)的入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除尘器(2)的出口与引风机(3)的入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引风机(3)的出口与脱硫塔(4)的入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脱硫塔(4)的出口与烟囱(5)的入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脱硫三联箱(6)下部的废水出口与输送泵(7)的入口通过液体管路连通;输送泵(7)的出口与余热利用浓缩装置(8)上部的废水入口通过液体管路连通;余热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空预器(1)、除尘器(2)、引风机(3)、脱硫塔(4)、烟囱(5)、脱硫三联箱(6)、输送泵(7)、余热利用浓缩装置(8)、压缩空气管道(9)和双流体喷枪(10);所述空预器(1)的出口与除尘器(2)的入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除尘器(2)的出口与引风机(3)的入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引风机(3)的出口与脱硫塔(4)的入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脱硫塔(4)的出口与烟囱(5)的入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脱硫三联箱(6)下部的废水出口与输送泵(7)的入口通过液体管路连通;输送泵(7)的出口与余热利用浓缩装置(8)上部的废水入口通过液体管路连通;余热利用浓缩装置(8)底部的浓缩水出口与双流体喷枪(10)的液相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海光侯致福赵周明孟朝霞杨玉环张志华黄国宝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普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