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式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45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篮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所述阀本体内部设置有滤筒,所述阀本体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与阀本体接触外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本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清洗堵头,所述阀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堵头,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搅拌层,所述搅拌层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相互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搅拌层由发动机和搅拌装置构成的,所述发动机外部设置有保护密封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不易磨损、不易变形,更加安全,能够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篮式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过滤设备
,特别涉及篮式过滤器。
技术介绍
篮式过滤器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厂、食品、制药、环保等。篮式过滤器通常安装在压缩机、泵、仪表设备的进口端,用来清除介质中的杂质,保护管道上的设备配件免受磨损和堵塞,既可以延长泵和其他设备的使用寿命,又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现有的篮式过滤器没有在线检测过滤网前后的压差的功能;篮式过滤器中部采用普通垫片长时间的挤压容易散架影响过滤器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篮式过滤器阀盖位置没有放空阀,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现有的篮式过滤器过滤效果一般,而且无法对不同粒径的杂质进行分级过滤,并且对于滤筒的拆卸、安装以及清洗都很不方便。现有的篮式过滤器使用寿命短,很容易磨损和变形。现有的篮式过滤器内部没有搅拌器,对于大颗粒的或者密度不均匀的液体无法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且容易堵塞滤孔造成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不易磨损、不易变形,更加安全,能够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的篮式过滤器。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篮式过滤器,包括阀本体,所述阀本体内部设置有滤筒,所述阀本体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与阀本体接触外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本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清洗堵头,所述阀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堵头,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搅拌层,所述搅拌层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相互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搅拌层由发动机和搅拌装置构成的,所述发动机外部设置有保护密封罩。通过在阀盖与阀本体接触外围设置密封圈,可以进一步的防止阀本体内的液体漏出,起到更好的封闭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搅拌层,可以先过滤一次然后进行搅拌避免分层,最后再进行最后一次过滤,能够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且避免了堵塞滤孔的问题。通过在发动机外部设置保护密封罩,可以起到更好的密封防水效果,更好的保护发动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内均设置有滤网组件。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组件由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构成,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通过设置若干个滤网组成的滤网组件可以使得整体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层中部设置有主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上均设置有滤孔,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上的滤孔孔径,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网上的滤孔孔径。通过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上均设置有滤孔,并且第一过滤网上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上的滤孔孔径,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网上的滤孔孔径,即孔径逐步递减,可以逐层进行过滤,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并且能够更好的过滤不同孔径的杂质,进行更彻底的过滤。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由转动轴和若干叶片构成。进一步的,所述叶片至少设置有三层,每层不少于三片。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阀盖上的放空阀。进一步的,所述阀盖与阀本体之间设置有垫片。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阀盖与阀本体接触外围设置密封圈,可以进一步的防止阀本体内的液体漏出,起到更好的封闭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搅拌层,可以先过滤一次然后进行搅拌避免分层,最后再进行最后一次过滤,能够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且避免了堵塞滤孔的问题。通过在发动机外部设置保护密封罩,可以起到更好的密封防水效果,更好的保护发动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阀本体,2、滤筒,3、螺栓,4、阀盖,5、放空阀,6、垫片,7、密封圈,8、保护密封罩,9、清洗堵头,10、发动机,11、搅拌装置,12、搅拌层,13、第一过滤层,14、第三过滤桶,15、第二过滤层,16、滤网组件,17、主过滤网,18、第二过滤桶,19、排污堵头,20、第一过滤桶,21、第三过滤网,22、第二过滤网,23、第一过滤网,24、转动轴,25、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篮式过滤器,包括阀本体1,所述阀本体1内部设置有滤筒2,所述阀本体1顶部通过螺栓3固定设置有阀盖4,所述阀盖4与阀本体1接触外围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阀本体1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清洗堵头9,所述阀本体1底部设置有排污堵头19,所述滤筒2内设置有搅拌层12,所述搅拌层12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层13和第二过滤层15,所述第一过滤层13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桶20、第二过滤桶18和第三过滤桶14,所述第一过滤桶20、第二过滤桶18和第三过滤桶14相互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搅拌层12由发动机10和搅拌装置11构成的,所述发动机10外部设置有保护密封罩8。通过在阀盖4与阀本体1接触外围设置密封圈7,可以进一步的防止阀本体1内的液体漏出,起到更好的封闭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5和搅拌层12,可以先过滤一次然后进行搅拌避免分层,最后再进行最后一次过滤,能够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且避免了堵塞滤孔的问题。通过在发动机10外部设置保护密封罩8,可以起到更好的密封防水效果,更好的保护发动机10。其中,第一过滤桶20、第二过滤桶18和第三过滤桶14内均设置有滤网组件16。滤网组件16由第一过滤网23、第二过滤网22和第三过滤网21构成,所述第一过滤网23、第二过滤网22和第三过滤网2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通过设置若干个滤网组成的滤网组件16可以使得整体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更好。第二过滤层15中部设置有主过滤网17。第一过滤网23、第二过滤网22和第三过滤网21上均设置有滤孔,所述第一过滤网23上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22上的滤孔孔径,所述第二过滤网22上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网21上的滤孔孔径。通过在第一过滤网23、第二过滤网22和第三过滤网21上均设置有滤孔,并且第一过滤网23上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22上的滤孔孔径,所述第二过滤网22上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网21上的滤孔孔径,即孔径逐步递减,可以逐层进行过滤,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并且能够更好的过滤不同孔径的杂质,进行更彻底的过滤。其中,搅拌装置11由转动轴24和若干叶片25构成。叶片25至少设置有三层,每层不少于三片。还包括设置在阀盖4上的放空阀5。阀盖4与阀本体1之间设置有垫片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篮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所述阀本体内部设置有滤筒,所述阀本体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与阀本体接触外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本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清洗堵头,所述阀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堵头,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搅拌层,所述搅拌层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相互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搅拌层由发动机和搅拌装置构成的,所述发动机外部设置有保护密封罩。

【技术特征摘要】
1.篮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所述阀本体内部设置有滤筒,所述阀本体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与阀本体接触外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本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清洗堵头,所述阀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堵头,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搅拌层,所述搅拌层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相互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搅拌层由发动机和搅拌装置构成的,所述发动机外部设置有保护密封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和第三过滤桶内均设置有滤网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篮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由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构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蓓蓓龚自来
申请(专利权)人:西尼南京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