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海龙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排球的台球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444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球桌,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排球的台球桌。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台球进行排列,节省人力,排列速度快的自动排球的台球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自动排球的台球桌,包括有台球桌、挡板、框体、斜板、筒体、插板、第一压缩缸、第一活塞、第一活动杆、u型杆等;台球桌四个角与中间前后两侧都开有出球口,台球桌底部固接有框体,框体内底部前后左右都固接有斜板,四个斜板内侧都均匀间隔的开有插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角板与导板的作用,能对打入出球口内的台球进行收集排列,则无需工作人员对台球进行排列,省时省力,并且通过踩动踏板,即可使排列好的台球移动至台球桌上,无需工作人员一个个的将台球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球的台球桌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球桌,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排球的台球桌。
技术介绍
台球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可两人进行比赛,但台球打完后,都需要将台球从进球口内取出进行排列才能进行下一盘的比赛,通常都是需要工作人员一个个的将台球从进球口内取出,如此不断的移动耗费人力,并且还需用三角架将台球排列好,比较麻烦,速度慢,所以工作人员会直接叫人们去另一个台球桌进行打台球,如此浪费台球桌资源,容易导致其他人们需要等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工作人员一个个的将台球从进球口内取出,如此不断的移动耗费人力,并且还需用三角架将台球排列好,比较麻烦,速度慢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台球进行排列,节省人力,排列速度快的自动排球的台球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自动排球的台球桌,包括有台球桌、挡板、框体、斜板、筒体、插板、第一压缩缸、第一活塞、第一活动杆、u型杆、连接管、第二压缩缸、第二活塞、第二活动杆、第一弹簧、踏板、横板、插杆、第二弹簧、导套、三角板、第三弹簧、卡板、导板和支撑板,台球桌四个角与中间前后两侧都开有出球口,台球桌底部固接有框体,框体内底部前后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球的台球桌,包括有台球桌(1)、框体(4)、斜板(5)和筒体(6),台球桌(1)四个角与中间前后两侧都开有出球口(30),台球桌(1)底部固接有框体(4),框体(4)内底部前后左右都固接有斜板(5),四个斜板(5)内侧都均匀间隔的开有插孔(19),框体(4)底部左侧固接有筒体(6),筒体(6)与框体(4)内连通,筒体(6)顶端位于四个斜板(5)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挡板(3)、插板(7)、第一压缩缸(8)、第一活塞(9)、第一活动杆(10)、u型杆(11)、连接管(12)、第二压缩缸(13)、第二活塞(14)、第二活动杆(15)、第一弹簧(16)、踏板(17)、横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球的台球桌,包括有台球桌(1)、框体(4)、斜板(5)和筒体(6),台球桌(1)四个角与中间前后两侧都开有出球口(30),台球桌(1)底部固接有框体(4),框体(4)内底部前后左右都固接有斜板(5),四个斜板(5)内侧都均匀间隔的开有插孔(19),框体(4)底部左侧固接有筒体(6),筒体(6)与框体(4)内连通,筒体(6)顶端位于四个斜板(5)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挡板(3)、插板(7)、第一压缩缸(8)、第一活塞(9)、第一活动杆(10)、u型杆(11)、连接管(12)、第二压缩缸(13)、第二活塞(14)、第二活动杆(15)、第一弹簧(16)、踏板(17)、横板(21)、插杆(22)、第二弹簧(23)、导套(24)、三角板(25)、第三弹簧(26)、卡板(27)、导板(28)和支撑板(31),筒体(6)内左右两侧面上部都固接有导套(24),左右两侧导套(24)之间设有u型杆(11),三角板(25)与u型杆(11)左右两侧顶端固接,三角板(25)的前后两侧与左侧都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孔(29),第二导孔(29)内设有导板(28),导板(28)底部固接有卡板(27),卡板(27)顶部与三角板(25)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6),筒体(6)上部均匀间隔的都开有第一导向孔(20),横板(21)位于第一导向孔(20),横板(21)顶部内侧与卡板(27)底部接触,横板(21)顶部中间与第一导向孔(20)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3),框体(4)左侧与四个斜板(5)内侧都均匀间隔的开有起导向作用得到第一导孔(18),第一导向孔(20)位于插孔(19)正下方,第一导孔(18)内设有插杆(22),插杆(22)与插孔(19)内配合,插杆(22)底端与横板(21)顶部外侧固定连接,筒体(6)左侧上部设有插板(7),插板(7)与u型杆(11)配合,筒体(6)内底部中间固接有第一压缩缸(8),第一压缩缸(8)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9),第一活塞(9)顶部中间固接有第一活动杆(10),第一活动杆(10)顶端贯穿第一压缩缸(8)顶部中间与u型杆(11)外底部中间固接,筒体(6)外左侧面下部固接有第二压缩缸(13),第二压缩缸(13)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14),第二活塞(14)顶部中间固接有第二活动杆(15),第二活动杆(15)顶端贯穿第二压缩缸(13)顶部中间固接有踏板(17),踏板(17)底部与第二压缩缸(13)外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16),连接管(12)将第一压缩缸(8)与第二压缩缸(13)之间连通,连接管(12)其中一端与第二压缩缸(13)右侧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压缩缸(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