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40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提供一种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灯和紫外灯罩,所述紫外灯罩包括内部设置有内紫外灯罩的外紫外灯罩,所述内紫外灯罩顶部设置有若干紫外灯,所述外紫外灯罩顶端连接于吊梁之上,使用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利用电机和电动推杆控制好灯罩距离生产线之间的距离,再调节两组灯罩之间的关系,之后利用无线遥控器打开合适数量的紫外灯进行照射,实际照射情况可以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试剂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培养基是用人工的方法配制而成,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混合营养基质。适宜的培养基不仅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传代及菌种保存等,还可用于研究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因此,培养基是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环节和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培养基作为一种无菌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环境控制要求,以求生产出合格的无菌培养基。但在培养基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尤其是培养基在分装后的传送过程中需开盖冷却,很容易对培养基造成污染,导致不合格品的产生,对企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如何减少甚至杜绝培养基生产过程中的染菌问题,成为培养基生产企业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培养基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自动化培养基分装设备进行培养基的分装。该设备前段安装有培养皿叠放区域,然后自动化进皿、开盖;随后是固定有一定数量的培养皿分装管道的分装区域,当培养皿在传送带上传送到分装管口下方时,进行分装;分装完成后,培养皿继续随传送带向传送带后端运送冷却,此过程培养基是开盖状态;当培养基运送到分装线后端时进行盖盖、收皿。因此,保证培养基在分装过程中的无菌,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培养基染菌情况,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在培养基的分装过程中对培养基造成的污染问题。根据调研,目前,在培养基的自动化分装生产过程中,从未采用过该工艺即在培养基分装线上,传送带的上方安装紫外杀菌装置,在培养基生产过程中开启,以达到对培养基表面微生物的快速杀灭作用,实现产品的无菌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基于此,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研发一种用于培养基生产过程中的紫外杀菌装置,以达到在培养基生产过程中彻底杀灭微生物,防止培养基染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灯罩,所述紫外灯罩内设置有若干紫外灯,所述紫外灯罩顶端连接于上端吊梁之上,所述紫外灯罩侧面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观察孔分别在紫外灯管一端的附近区域,由于该装置是安装在培养基分装过程中,为了避免其对车间内其他工作人员的伤害,紫外灯罩的下边缘需要尽可能的靠近分装传送带上的培养皿的上边缘。但根据不同种类的培养基的特性,可能需要调节此装置的高度和紫外灯开启数量,以保证既能达到杀菌效果又不能对培养基的性状产生影响。因此此装置通过内外紫外灯罩的相对运动,实现紫外灯高度的调节,也可使紫外灯罩下端一直尽可能的位于培养皿的上边缘。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内紫外灯罩与外紫外灯罩之间设置有可用于二者相对滑动的滑轨。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内紫外灯罩、外紫外灯罩和滑轨上均贯通设置有若干螺塞孔,内紫外灯罩与外紫外灯罩之间通过螺塞孔中安装的螺塞进行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内紫外灯罩内侧螺塞孔附近固定设置有螺母。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观察孔外端设置有旋盖,在观察确认已经需要开启的紫外灯确实开启之后将旋盖旋转,将观察孔盖住以免紫外线外泄。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外紫外灯罩顶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与吊梁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吊梁上还设置有电机。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每个紫外灯端部均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为PLC单片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可以对每组紫外灯进行单独无线控制,方便操作,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培养基的特性,通过内外灯罩的配合调节紫外灯距离培养基的距离,以保证既能达到杀菌效果又不能对培养基的性状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电动推杆调节灯罩与生产线之间的距离,功能多样,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旋盖连接示意图。图中,1内紫外灯罩;2外紫外灯罩;3紫外灯;4螺塞孔;5观察孔;6固定座;7电动推杆;8吊梁;9电机;10螺母;11螺塞;12滑轨;13旋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附图1和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紫外灯罩,所述紫外灯罩内设置有若干紫外灯3,所述紫外灯罩顶端连接于上端吊梁8之上,所述紫外灯罩侧面设置有观察孔5,观察孔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观察孔分别在紫外灯管一端的附近区域所述紫外灯罩包括内部设置有内紫外灯罩1的外紫外灯罩2,所述内紫外灯罩1顶部设置有若干紫外灯3,所述外紫外灯罩2顶端连接于吊梁8之上,由于该装置是安装,所述内紫外灯罩1顶部与外紫外灯罩2之间相贯通,方便观察孔对紫外灯3的观察,在培养基分装过程中,为了避免其对车间内其他工作人员的伤害,紫外灯罩的下边缘需要尽可能的靠近分装传送带上的培养皿的上边缘。但根据不同种类的培养基的特性,可能需要调节此装置的高度和紫外灯开启数量,以保证既能达到杀菌效果又不能对培养基的性状产生影响。因此此装置通过内外紫外灯罩的相对运动,即实现紫外灯高度的调节,也可使紫外灯罩下端一直尽可能的位于培养皿的上边缘。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内紫外灯罩1与外紫外灯罩2之间设置有可用于二者相对滑动的滑轨12,二者相对可滑动可以调节紫外灯罩的大小及灯罩顶端紫外灯距离分装传送带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内紫外灯罩1、外紫外灯罩2和滑轨12上均贯通设置有若干螺塞孔4,内紫外灯罩1与外紫外灯罩2之间通过螺塞孔4中安装的螺塞11进行固定连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的辐射区域大小,调节内外灯罩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利用螺塞11插入螺塞孔4进行对灯罩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内紫外灯罩1内侧螺塞孔附近固定设置有螺母10,螺母10可以进一步固定螺塞11加强固定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观察孔5外端设置有旋盖13,旋盖13通过转轴旋转连接于紫外灯罩上并可旋转,在观察紫外灯3开始情况时,旋开旋盖13,在观察确认已经需要开启的紫外灯3确实开启之后,将旋盖13旋转,将观察孔5盖住以免紫外线外泄。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外紫外灯罩2顶端设置有固定座6,固定座6与外紫外灯罩2之间为固定连接,可为焊接,固定座6与吊梁8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7。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吊梁8上还设置有电机9,电机9、电动推杆7、电源及控制开关之间组成闭合回路,可以通过电机来控制电动推杆7的伸缩,从而控制灯罩距离生产线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罩内设置有若干紫外灯(3),所述紫外灯罩顶端连接于上端吊梁(8)之上,所述紫外灯罩侧面设置有观察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罩内设置有若干紫外灯(3),所述紫外灯罩顶端连接于上端吊梁(8)之上,所述紫外灯罩侧面设置有观察孔(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罩包括内部设置有内紫外灯罩(1)的外紫外灯罩(2),所述内紫外灯罩(1)顶部设置有若干紫外灯(3),所述外紫外灯罩(2)顶端连接于吊梁(8)之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紫外灯罩(1)与外紫外灯罩(2)之间设置有可用于二者相对滑动的滑轨(1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生产工序用紫外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紫外灯罩(2)顶端设置有固定座(6),固定座(6)与吊梁(8)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聂晖宁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