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藏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401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藏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剂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原料组成:佐太1‑5份、诃子肉8‑12份、乳香3‑7份、光明盐1‑5份、宽筋藤8‑12份、肉豆蔻8‑12份、草果7‑13份、红花8‑12份、豆蔻7‑13份、丁香8‑12份、石灰华7‑13份、余甘子8‑12份、毛诃子7‑13份、黄精3‑7份、天门冬3‑7份、喜马拉雅紫茉莉3‑7份、蒺藜3‑7份、藏麦冬3‑7份、螃蟹(制)8‑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补充了现行药物治疗的不足,组方合理,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对症治疗,多靶点、多环节、整体性调节机体,诸药共奏调节三因紊乱,具有安神镇惊、通经活络、祛风除湿、干黄水、消炎止痛、散寒健胃之功效。临床上对风湿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藏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藏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藏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藏医藏药,历史悠久,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与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一些源于植物、动物及矿物的物质,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用于疾病治疗及养生;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是我国较为完整、影响力凸显的民族药之一。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不分寒暑、不分年龄、不分地域都有可能患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对称性疼痛肿大、晨僵、畸形等症状,虽死亡率较低,但致残率较高,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痛苦。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藏医学“湿痹证”范畴,音译为“章疹”。是关节腔内黄水积聚,关节如粉碎一样疼痛为主的一种疾病。常于春季患病,入秋发作,或冬季患病,入春发作。藏医学认为该病是因地域环境、饮食不适引起消化物分解不清,从而导致血与黄水混乱引起的疾病,分为肉痹、骨痹、脉痹、筋腱痹、白痹、黑痹等六种,其中白痹,症见寒盛,其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肿大、疼痛、僵硬、甚至变形,天气变冷后加重等。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原料组成:佐太1‑5份、诃子肉8‑12份、乳香3‑7份、光明盐1‑5份、宽筋藤8‑12份、肉豆蔻8‑12份、草果7‑13份、红花8‑12份、豆蔻7‑13份、丁香8‑12份、石灰华7‑13份、余甘子8‑12份、毛诃子7‑13份、黄精3‑7份、天门冬3‑7份、喜马拉雅紫茉莉3‑7份、蒺藜3‑7份、藏麦冬3‑7份、螃蟹(制)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原料组成:佐太1-5份、诃子肉8-12份、乳香3-7份、光明盐1-5份、宽筋藤8-12份、肉豆蔻8-12份、草果7-13份、红花8-12份、豆蔻7-13份、丁香8-12份、石灰华7-13份、余甘子8-12份、毛诃子7-13份、黄精3-7份、天门冬3-7份、喜马拉雅紫茉莉3-7份、蒺藜3-7份、藏麦冬3-7份、螃蟹(制)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原料组成:佐太3份、诃子肉10份、乳香5份、光明盐3份、宽筋藤10份、肉豆蔻10份、草果10份、红花10份、豆蔻10份、丁香10份、石灰华10份、余甘子10份、毛诃子10份、黄精5份、天门冬5份、喜马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巴尖措索南尖措罗哲知华加木措龙布才让韩梅
申请(专利权)人:甘南州合作市卡加曼藏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