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上下的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34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架组件,床架组件包括床框和床面,床框为一长方形框架体,床框下端面间隔相对设置有四根床脚,床面分为前床板、中床板和后床板,前床板、中床板和后床板沿床框的长度方向上顺次搁置在床框上;翻转组件设置于地面并位于前床板下方,翻转组件与前床板和后床板活动连接,用于支撑和翻转前床板和后床板;固定带为软性带,固定带铺设设于床面上,用于将患者夹紧固定并辅助患者竖直站立;悬吊组件设置于床框上,并位于前床板的上方,在患者竖直站立过程中,用于辅助患者竖直站立。本护理床的能辅助患者从而床面的平躺为调整倾斜位再到坐立位,最后变为地面的直立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上下的护理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上下的护理床。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中,有一部分患者,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脑卒中或者手术等因素引发步行障碍。此类患者除了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还需要科学的康复训练,帮助其恢复肢体活动能力,比如行走能力。在实现行走能力前,患者需要进行直立行走训练。然而患者,尤其是初期患者,往往是卧床休养,一旦进行体位转变,比如从床面的平卧位转为地面直立位,往往会因承受身体手术部位的疼痛或者脑供血不足引起晕眩的情况,从而使患者自身根本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所以在进行直立行走训练前,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体能要求,辅助将患者体位由平躺为调整倾斜位再到坐立位。随后,再辅助患者需要从坐立位转换为到地面的直立位。从而进行直立行走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方便上下的护理床,本方便上下的护理床的能辅助患者从而床面的平躺位为调整为直立位和直立位为调整为平躺位,从而进行行走能力训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上下的护理床,包括:床架组件,所述床架组件包括床框和床面,所述床框为一长方形框架体,所述床框下端面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上下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组件,所述床架组件包括床框和床面,所述床框为一长方形框架体,所述床框下端面间隔相对设置有四根床脚,所述床面分为前床板、中床板和后床板,所述前床板、所述中床板和所述后床板沿所述床框的长度方向上顺次搁置在所述床框上;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置于地面并位于所述前床板下方,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前床板和所述后床板活动连接,用于支撑和翻转所述前床板和所述后床板;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软性带,所述固定带铺设于所述床面上,用于将患者夹紧固定并辅助患者竖直站立;及悬吊组件,所述悬吊组件设置于所述床框上,并位于所述前床板和所述中床板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上下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组件,所述床架组件包括床框和床面,所述床框为一长方形框架体,所述床框下端面间隔相对设置有四根床脚,所述床面分为前床板、中床板和后床板,所述前床板、所述中床板和所述后床板沿所述床框的长度方向上顺次搁置在所述床框上;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置于地面并位于所述前床板下方,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前床板和所述后床板活动连接,用于支撑和翻转所述前床板和所述后床板;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软性带,所述固定带铺设于所述床面上,用于将患者夹紧固定并辅助患者竖直站立;及悬吊组件,所述悬吊组件设置于所述床框上,并位于所述前床板和所述中床板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上下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上设置有前转轴,且所述前转轴靠近所述中床板,所述前转轴有两个,两个所述前转轴相对设置,所述前床板通过两个所述前转轴与所述床框转动连接,所述床框上还设置有后转轴,且所述后转轴靠近所述中床板,并与所述前转轴相对设置,所述后转轴有两个,两个所述后转轴相对设置,所述后床板通过两个所述后转轴与所述床框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上下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旋转动力输出源、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支撑座设置于地面并位于所述前床板的下方,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动力输出源,所述第一旋转动力输出源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臂,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输出臂铰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前床板的底面铰接,且铰接点远离所述中床板,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输出臂的另外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外一端与所述后床板的底面铰接,且铰接点远离所述中床板。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