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33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包括填装有手术器械的器械盒和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专用器械,所述专用器械包括安全剥离子、导丝、导向器、尖导针、倒打钻保护套、倒打钻、可拆卸螺枇、螺枇、钻头瞄准器、前后叉、取键器、手柄、短探钩、测深尺和钻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按器械的功能、大小等因素合理安排各器械的位置,合理利用空间、可防止在贮运提拿中的碰撞损伤、亦为医务人员定位拿取提供方便,为医疗器械的使用推广创造良好条件;可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手术操作,方便、安全、快捷;满足亚洲人的需求,减少手术器械整理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
技术介绍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前后交叉韧带撕裂引起膝关节不稳,治疗不当将引起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由于损伤暴力较大,常合并其他主要结构损伤,诊断、处理不当将会延误治疗,同时由于前后交叉韧带的力学功能日益得到重视,以及损伤后造成的功能性不稳定,造成的膝关节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和运动的需要,并可导致膝关节一系列后遗病变,因此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手术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的膝关节手术器械很多从国外引进,而不同地域的人生理特点不同,使其规格、尺寸、角度、配置不能完全满足亚洲人的使用需求;在做手术前,需要整理相配套的手术器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手术效率,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亚洲人的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包括填装有手术器械的器械盒和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专用器械,所述专用器械包括安全剥离子、导丝、导向器、尖导针、倒打钻保护套、倒打钻、可拆卸螺枇、螺枇、钻头瞄准器、前后叉、取键器、手柄、短探钩、测深尺和钻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器包括导向杆和杆尾,所述导向杆的末端嵌设在杆尾内,所述导向杆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壁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排齿和环形槽,所述导向杆的头部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小于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中间设有锥形开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钻头瞄准器包括直杆和尾翼,所述直杆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直杆的头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两条开口槽和两个盲孔,所述盲孔为球状且关于直杆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开口槽的一端延伸至直杆的头部末端,另一端为半圆形弧,所述直杆的尾部设有针状切角,所述切角的切角线与两个盲孔的中心连线共面,所述尾翼设在切角的正下方,所述尾翼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和水平部通过平滑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尾翼的截面从竖直部向水平部逐渐变小,所述水平部的末端剖面为圆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键器包括取出器和分线保护器,所述取出器包括第一取出器、第二取出器和第三取出器;所述分线保护器包括主套管和侧翼,所述侧翼为棒状且均匀分布在主套管的外侧壁上,所述主套管的侧壁上还设有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探钩包括头细尾粗的探钩头,所述探钩头的头部设有弯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深尺包括手柄和拉钩,所述拉钩包括圆柱状的固定部、一端粗一端细的连接部和钩子,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与固定部适配的固定孔,所述连接部的粗端与固定部相连,所述连接部的细端与钩子相连,所述钩子与连接部为平滑圆弧连接,所述钩子向固定部弯曲,所述固定部、连接部和钩子为一体化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钻头包括一体结构的头部、杆部和尾部,所述头部、杆部和尾部均为圆柱体结构且共中心轴线,所述头部的端末还包括凸出的圆台,所述圆台的大圆面与头部重合,所述圆台的斜面上开设有三条关于钻头轴线中心对称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延伸至头部的侧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按器械的功能、大小等因素合理安排各器械的位置,合理利用空间、可防止在贮运提拿中的碰撞损伤、亦为医务人员定位拿取提供方便,为医疗器械的使用推广创造良好条件;可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手术操作,方便、安全、快捷;满足亚洲人的需求,减少手术器械整理时间,提高手术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取键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导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钻头瞄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短探钩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长探钩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大小刮匙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后叉打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后交叉刮匙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尖导针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量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隧道锉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医用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包括填装有手术器械的器械盒1和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专用器械,所述专用器械包括安全剥离子2、导丝3、导向器4、尖导针5、倒打钻保护套6、倒打钻7、可拆卸螺枇8、螺枇9、钻头瞄准器10、前后叉11、取键器12、手柄13、短探钩14、测深尺15、钻头16。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述导向器4包括导向杆41和杆尾42,所述导向杆41的末端嵌设在杆尾42内,所述导向杆41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43,所述导向杆41的外侧壁上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排齿44和环形槽45,所述导向杆41的头部包括第一斜面46和第二斜面47,所述第一斜面46的倾斜角小于第二斜面47,所述第二斜面47的中间设有锥形开口48;所述导向杆41的直径为6mm,所述第二通孔43的直径为3mm,所述排齿44的起始位置与导向杆41的末端距离为18mm,所述排齿44中锯齿数为四十个,每两个锯齿间的齿距为1.65mm,每个锯齿的高度为1mm,宽度为5.5mm,所述锥形开口48的张开角度为61.4°,所述锥形开口48的开口深度为1.8mm,所述导向杆41的外露总长为155mm。本导向器4有精准的定位及导向作用,导向杆41的外侧壁上的排齿44能准确地帮助定位,导向杆41头部的第一斜面46和第二斜面47形成鱼嘴状,更有利于导向器4的制导。进一步地,参见图4,所述钻头瞄准器10包括直杆101和尾翼102,所述直杆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103,所述直杆101的头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两条开口槽104和两个盲孔105,所述盲孔105为球状且关于直杆101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开口槽104的一端延伸至直杆101的头部末端,另一端为半圆形弧,所述直杆101的尾部设有针状切角106,所述切角106的切角线与两个盲孔105的中心连线共面,所述尾翼102设在切角106的正下方,所述尾翼102包括竖直部107和水平部108,所述竖直部107和水平部108内外均通过平滑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尾翼102的截面从竖直部107向水平部108逐渐变小,所述水平部108的末端剖面为圆弧;所述直杆101的总长为148.5mm,直径为5mm,所述第一通孔103的直径为2.9mm,所述开口槽104一端的圆弧半径为0.9mm,所述开口槽104总长9.5mm,宽度为1.8mm,两个开口槽104相对内壁之间距离为3.6mm,所述盲孔105的半径为2.3mm,两个盲孔105的最小内壁间距为3.6mm,所述盲孔105中心距直杆101的头部末端15.5mm,所述切角106的读数为14°,所述竖直部107的内边线与直杆101的中心轴线夹角为110°,所述竖直部107和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填装有手术器械的器械盒(1)和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专用器械,所述专用器械包括安全剥离子(2)、导丝(3)、导向器(4)、尖导针(5)、倒打钻保护套(6)、倒打钻(7)、可拆卸螺枇(8)、螺枇(9)、钻头瞄准器(10)、前后叉(11)、取键器(12)、手柄(13)、短探钩(14)、测深尺(15)和钻头(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填装有手术器械的器械盒(1)和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专用器械,所述专用器械包括安全剥离子(2)、导丝(3)、导向器(4)、尖导针(5)、倒打钻保护套(6)、倒打钻(7)、可拆卸螺枇(8)、螺枇(9)、钻头瞄准器(10)、前后叉(11)、取键器(12)、手柄(13)、短探钩(14)、测深尺(15)和钻头(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4)包括导向杆(41)和杆尾(42),所述导向杆(41)的末端嵌设在杆尾(42)内,所述导向杆(41)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43),所述导向杆(41)的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排齿(44)和环形槽(45),所述导向杆(41)的头部包括第一斜面(46)和第二斜面(47),所述第一斜面(46)的倾斜角小于第二斜面(47),所述第二斜面(47)的中间设有锥形开口(4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瞄准器(10)包括直杆(101)和尾翼(102),所述直杆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103),所述直杆(101)的头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两条开口槽(104)和两个盲孔(105),所述盲孔(105)为球状且关于直杆(101)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开口槽(104)的一端延伸至直杆(101)的头部末端,另一端为半圆形弧,所述直杆(101)的尾部设有针状切角(106),所述切角(106)的切角线与两个盲孔(105)的中心连线共面,所述尾翼(102)设在切角(106)的正下方,所述尾翼(102)包括竖直部(107)和水平部(108),所述竖直部(107)和水平部(108)内外均通过平滑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尾翼(102)的截面从竖直部(107)向水平部(108)逐渐变小,所述水平部(108)的末端剖面为圆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器械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键器(12)包括取出器(121)和分线保护器(122),所述取出器包括第一取出器(121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埃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