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子京专利>正文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28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容器,包括:内胆,其具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质且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导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内胆外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导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容纳相变热传导材料的吸液芯,所述导热壳体受热至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达到工作温度时,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发生相变并放出热量以加热所述内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加热容器的电饭煲。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不用IH加热方式,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均匀加热,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安全级别高、无电磁辐射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饭煲的加热方式是加热盘加热,其原理是通过加热盘将热量传导至内胆底部,然后由内胆再将热量传递给食材,这种加热方式生产成本低,控制难度小,但加热不均匀,不能进行精确温控,这也是这种加热方式很明显的弊端。IH(电磁加热)技术则改善了这种弊端,是依靠磁力线穿透锅体进行加热,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越过了加热盘的热量传导过程,升温迅速,而且很多高端IH电饭煲引入多级线圈,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加热,实现了均匀加热。但是目前IH电饭煲技术有不足的地方:1、IH技术增加了电饭煲的成本,价格升高到1000-2000元的范围中,因此,IH电饭煲的市场扩展缓慢;2、IH电加热存在电磁辐射,电磁加热使用的高频电流,频率在15-20kHz,在大功率使用时,还是存在电磁辐射,对孕妇、儿童等人群不利;3、IH电饭煲为了保温,一般是采用壁厚和重量大的内胆(釜),增加了成本和重量;4、当加热温度过高时IH电饭煲除了报警无其他安全措施。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轻质低价高效的安全电饭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容器,其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不用IH加热方式,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均匀加热,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安全级别高、无电磁辐射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其能对米饭焖制过程实现精准程序控制,根据米饭各个加热阶段的需要设定不同的加热方案,米饭口感和营养成分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加热容器,包括:内胆,其具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质且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导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内胆外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导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容纳相变热传导材料的吸液芯,所述导热壳体受热前,所述加热腔为真空环境,所述导热壳体受热至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达到工作温度时,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发生相变并放出热量以加热所述内胆。优选的是,还包括:隔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导热壳体外侧壁,所述导热壳体与所述隔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环状隔热腔,所述隔热腔为真空环境。优选的是,还包括:龙骨架,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部。优选的是,所述导热壳体上设有贯通所述加热腔和所述隔热腔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热壳体上还固定连接有阀片,所述阀片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所述阀片设置为:当所述加热腔压力达到阈值时,所述阀片断裂,所述加热腔与所述隔热腔贯通。优选的是,所述阀片与所述导热壳体的材质相同,且所述阀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厚度。优选的是,还包括保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隔热腔内部,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挤压筒,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挤压筒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挤压筒的一端通过一压簧连接于所述隔热壳体的内壁,所述挤压筒另一端在所述压簧自然伸长时抵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内径,所述挤压筒的外壁沿径向凹陷形成两个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自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向一端依次设置,所述挤压筒的外壁未设有两个环形凹槽处凸设有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分别位于两个环形凹槽的自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向一端的下游;保护筒,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保护筒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保护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热壳体、所述隔热壳体固接,所述保护筒的内径大于所述挤压筒的外径,所述保护筒的内壁沿径向突出形成两个环形凸起,两个环形凸起自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向一端依次设置,所述保护筒的中部沿径向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位于两个环形凸起之间;导向架,其设置在所述挤压筒与所述保护筒之间,所述导向架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保护筒的内壁上、位于两个环形凹槽中间处,所述导向架的活动端为环形结构,套设在所述挤压筒的外壁上、位于两个环形凸起中间处,所述导向架设置为:所述压簧被压缩至极限时,靠近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一个环形凸起与所述导向架的活动端的一个端面抵顶,所述压簧自然伸长时,靠近所述挤压筒的一端的另一个环形凸起与所述导向架的活动端的另一个端面抵顶;其中,两个密封圈设置为:所述加热腔压力低于阈值时,两个密封圈分别与两个环形凸起封接,当所述加热腔压力达到阈值时,所述阀片断裂,所述加热腔形成自内向外的气流通路,所述挤压筒沿气流方向运动,两个密封圈与两个环形凸起错位脱离。优选的是,所述挤压筒内部为螺旋状通路结构。一种电饭煲,包括电加热元件以及所述的加热容器,所述电加热元件与所述加热容器接触,以使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达到工作温度加热所述内胆。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在封闭的加热腔内设置相变热传导材料和吸液芯,在对导热壳体加热时,热量由导热壳体传递至吸液芯,相变热传导材料充满加热腔,从而对将热量均匀传递内胆,利用内胆对容置腔内的米饭等待加热物质进行充分加热,隔热腔能够对加热腔进行隔热保温作用,大幅减小热量的外泄,从而保障容置腔内的米饭的加热和保温效果;阀片的设置便于加热腔温度过高时气压冲击阀片至断裂,将压力由加热腔转移至隔热腔,安全性能大幅提高,具有以上结构的电饭煲在不用IH加热技术下,同样获得均匀加热、大火力、控制温度等特性,并且加热腔的封闭环境使得该加热容器具有良好的保温特性,大幅简化了传统的电饭煲的内胆结构,降低高端电饭煲成本,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加热充分均匀、保温性能好、无电磁辐射的特点;第二、第一通孔、挤压筒、保护筒同轴线设置,确保加热腔升温至气压超过安全阈值时气流溢出不造成保护装置位移,压簧自然伸长时挤压筒抵顶在第一通孔上,挤压筒的端面与第一通孔发生部分重叠,使得气流推动挤压筒发生水平位移,环形凹槽使气流路径变宽,能够快速将压力转移,两个密封圈套设在挤压筒的较厚壁厚处,与保护筒的较厚壁厚处相配合,接触时形成气流通路的障碍,错位时形成气流通路,导向架引导挤压筒在气流-压簧弹力的作用下保持水平往复运动,挤压筒运动到两个极限处分别与导向架抵顶,给挤压筒稳固的支撑力,进一步确保挤压筒保持水平往复运动,气流在通路-断路-通路切换,将水平的气流转化成沿周向的气流,减小气流压力过大对隔热壳体的冲击;第三、螺旋状通路使阀片在断裂瞬间气流全部由挤压筒入口引导至出口(挤压筒与第一通孔未发生相对位移的瞬间),单向迂回路径释放气流压力,气流到达出口时对隔热壳体冲击减小,更加安全;内胆的容置腔内盛放有大米和水等待加热物质,加热容器受热后,吸液芯内的相变热传导材料发生相变并释放热量,内胆被加热,同时加热腔的压力快速增加,假使压力增长过高导致超出预设的压力阈值,阀片由于脆性发生断裂,气流由加热腔迅速进入隔热腔,挤压筒的端面接触到气流被推动向右运动,首先进入的气流进入挤压筒内部,然后由靠近压簧处的端面至第二通孔离开,挤压筒的端面与导热壳体分离,两个密封圈与保护筒的内壁错位脱离,后续进入的气流形成分路,分别进入挤压筒的两端与保护筒的空间然后由第二通孔离开,气流推动挤压筒使压簧被压缩,压簧向挤压筒施加压力使挤压筒向反方向运动,两个密封圈再次与保护筒的内壁密封接触,气流再一次向挤压筒施加压力使挤压筒向反方向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其具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质且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导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内胆外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导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容纳相变热传导材料的吸液芯,所述导热壳体受热前,所述加热腔为真空环境,所述导热壳体受热至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达到工作温度时,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发生相变并放出热量以加热所述内胆。

【技术特征摘要】
1.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其具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质且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导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内胆外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导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容纳相变热传导材料的吸液芯,所述导热壳体受热前,所述加热腔为真空环境,所述导热壳体受热至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达到工作温度时,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发生相变并放出热量以加热所述内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导热壳体外侧壁,所述导热壳体与所述隔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环状隔热腔,所述隔热腔为真空环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龙骨架,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部。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体上设有贯通所述加热腔和所述隔热腔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热壳体上还固定连接有阀片,所述阀片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所述阀片设置为:当所述加热腔压力达到阈值时,所述阀片断裂,所述加热腔与所述隔热腔贯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与所述导热壳体的材质相同,且所述阀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厚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隔热腔内部,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挤压筒,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挤压筒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挤压筒的一端通过一压簧连接于所述隔热壳体的内壁,所述挤压筒另一端在所述压簧自然伸长时抵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内径,所述挤压筒的外壁沿径向凹陷形成两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京
申请(专利权)人:李子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