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保健羽绒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27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保健羽绒被,包括被套本体,所述被套本体的正面层和背面层之间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和所述正面层之间设置有羽绒,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位于羽绒下方的磁颗粒,支撑性好又磁保健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保健羽绒被
本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品
,具体为一种磁保健羽绒被。
技术介绍
现有的羽绒被和磁性被的种类均已经存在很多,但是将羽绒和磁疗功能有效结合的产品就很少,结构的还不够优化,很多磁疗功能还不够完善,磁性物的安装方式和位置还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性好又磁保健效果佳的磁保健羽绒被。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磁保健羽绒被,包括被套本体,所述被套本体的正面层和背面层之间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和所述正面层之间设置有羽绒,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位于羽绒下方的磁颗粒。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正面层和所述隔层之间缝制有若干相互间隔断并用于填充羽绒的填充格且所述填充格的边沿由缝纫线缝制形成。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填充格呈矩形状。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填充格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相邻的两个填充格之间在相邻的位置处共用一条边线。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磁颗粒安装在所述隔层上。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磁颗粒位于隔层和所述背面层之间的位置。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每个所述填充格的下方对应设有五个所述磁颗粒。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每个填充格下方的五个所述磁颗粒中有四个所述磁颗粒呈矩形状分布并围成一个矩形区域,剩余的一个所述磁颗粒位于该矩形区域内。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羽绒中50%以上为鹅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隔层的设计,使得整个被套的立体性更好,支撑性更好,羽绒和磁颗粒上下分层设置,使得磁颗粒可以更贴近人体进行磁保健的作业,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还能尽可能地减少羽绒用量,来保持人体舒适的温度,盖起来更加舒服,使用寿命更长,磁保健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一种样式俯视下设置有填充格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一种样式纵向剖开后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对第一种样式内部结构进一步细化后并省略掉填充格缝纫线的被套本体切开后的背面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图3的水平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图4结构中一排定位桩沿其中轴线剖开后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图5中的I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定位桩沿其中轴线剖开后不带有磁颗粒时的立体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二种样式俯视下设置有填充格的透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被套本体外部结构的针线缝制样式的正面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被套本体外部结构的针线缝制样式的背面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被套本体外部结构的开孔结构样式的线绳安装防污布过程中防护布掀开后的左侧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被套本体外部结构的开孔结构样式的线绳安装防污布过程中防护布掀开后的右侧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中:8、填充格,1、被套本体,11、正面层,12、背面层,22、内腔,2、隔层,3、磁颗粒,73、拉链,4、定位桩,40、镶嵌槽,41、定位头,42、定位柱,43、限位挡边,5、环形支撑片,50、加强卷边,72、防污布,711、第一连接部,712、第二连接部,713、第三连接部,714、第四连接部,74、防护布,7100、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2、3、4、5、6、7、8所示,一种磁保健羽绒被,包括被套本体1,所述被套本体1的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之间形成有内腔22,所述内腔22中设有隔层2,所述隔层2和所述正面层11之间设置有羽绒,所述内腔22中还设置有位于羽绒下方的磁颗粒3。进一步,所述正面层11和所述隔层2之间缝制有若干相互间隔断并用于填充羽绒的填充格8且所述填充格8的边沿由缝纫线缝制形成。这里在缝制的时候有至少两种以上方式,第一种,可以在正面层11和所述隔层2之间直接用缝纫线进行缝制形成填充格8,第二种,在被套本体1内的隔层2上方设置一层衬布,该衬布专门用于和正面层11之间直接用缝纫线进行缝制形成填充格8,而隔层2可以如下用于安装磁颗粒3。上述隔层2和衬布均可以通过缝制的方式直接缝制在被套本体1中,或者采用下述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设置在被套本体1中。另外,在进行缝制填充格8前,优选先将羽绒放入正面层11的下侧并将隔层2或者衬布设置在被套本体1中位于羽绒下侧,放的时候可以倒过来放置,便于将羽绒铺平铺整齐,最后,再在正面层11和隔层2或者衬布之间缝制形成填充格8将羽绒隔开。当然,正面层11和隔层2之间是可以直接填充羽绒的,这样就不用填充格8来隔开羽绒,也是可行的,不过这样实施对羽绒的排布在使用过程会有影响,会变得不够均匀,使用效果会略差,但也是一种不错的实施方式。所述填充格8可以设计成呈矩形状;所述填充格8的数量优选至少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状分布;相邻的两个填充格8之间在相邻的位置处共用一条边线,这里的边线指的就是缝纫线缝制填充格8时形成矩形的边。所述磁颗粒3安装在所述隔层2上是本申请一种较好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磁颗粒3位于隔层2和所述背面层12之间的位置。进一步,每个所述填充格8的下方对应设有若干磁颗粒3,这些磁颗粒3可以呈矩形状分布,这里把羽绒被内部的磁颗粒3呈矩形状分布的称为第一种样式,如图1所示;或者一种优选方式是在每个所述填充格8的下方对应设有五个所述磁颗粒3,更进一步,每个填充格8下方的五个所述磁颗粒3中有四个所述磁颗粒3呈矩形状分布并围成一个矩形区域,剩余的一个所述磁颗粒3位于该矩形区域内,优选在中心位置,这里把羽绒被内部的以五个磁颗粒3为一组的结构样式称为第二种样式,如图8所示。另外,羽绒被中的羽绒含量中50%以上为鹅绒,其他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绒材料。进一步说明:被套本体1要填充羽绒的,而被套本体1的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之间形成了一个内部可以设置羽绒和磁颗粒的内腔22,又进一步设计了隔层2,优选的方案是,隔层上方设置羽绒,隔层下方设置磁颗粒,使得磁颗粒3更加贴近人体。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隔层2上设置有若干磁颗粒3。被套本体1可以采用现有常规的布料制作而成的被套,例如,正面层11可以采用天丝面料布或者其他现有羽绒被的面料,背面层12采用具有远红外、负离子功能的棉布或者其他现有羽绒被的面料,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的周边之间进行缝合并在其中一部分周边部位之间通过安装拉链73进行连接,拉链73可以采用现有的拉链结构,整个拉链结构的在其开合方向的两侧分别缝合在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的相对应的一部分周边位置上,安装后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就可以进行开合;另一种方案,当然,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可以通过采用同样的面料进行一体式织布工艺形成的一体式的被套并在侧部开口以在开口处安装拉链73,该设计同样方便进行开合,也能使得被套本体1内腔22中的各种结构进行清理、除尘等。当然,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也可以是完全周边缝合住不用拉链结构的,但这里,在两者进行缝合的时候,最好先将正面层11、羽绒、隔层2、衬布、填充格8这些内部的结构设置好,然后再将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的周边进行连接,这样的工艺会更加合理,而且隔层2上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保健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套本体(1),所述被套本体(1)的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之间形成有内腔(22),所述内腔(22)中设有隔层(2),所述隔层(2)和所述正面层(11)之间设置有羽绒,所述内腔(22)中还设置有位于羽绒下方的磁颗粒(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保健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套本体(1),所述被套本体(1)的正面层(11)和背面层(12)之间形成有内腔(22),所述内腔(22)中设有隔层(2),所述隔层(2)和所述正面层(11)之间设置有羽绒,所述内腔(22)中还设置有位于羽绒下方的磁颗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保健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层(11)和所述隔层(2)之间缝制有若干相互间隔断并用于填充羽绒的填充格(8)且所述填充格(8)的边沿由缝纫线缝制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保健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格(8)呈矩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保健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格(8)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状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保健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财张志明施少伟张涛方彦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