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应用及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247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的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应用及试剂盒。所述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包括Art v 1、Art ar 2、Art v 3和Art an 7。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240例蒿花粉过敏病例研究发现,当蒿花粉过敏病例检测结果中,Art v 1、Art ar 2、Art v 3和Art an 7中的至少三种过敏原特异性IgE为阳性,过敏性哮喘发生率为57%,而这四个过敏原阳性数少于3个时,过敏性哮喘发病率为24%,前者是后者的2.4倍。通过对过敏患者进行检测,经检测判断具有高过敏性哮喘发生风险的病人,需要药物控制以及脱敏治疗才有可能根除,从而避免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应用及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相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的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应用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Ⅰ型过敏症也称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的疾病包括特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和过敏性哮喘(外源性)和一些荨麻疹、胃肠道食物反应和全身性过敏反应等。Ⅰ型过敏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患特应性疾病的患者对吸入或摄入的物质(过敏原)产生由IgE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而这些物质对无特应性疾病的人是无害的。除特应性皮炎外,通常IgE抗体会介导超敏反应。引发Ⅰ型过敏症的物质称为过敏原,是蛋白、糖蛋白或多肽。从粘膜摄入后,这些过敏原与结合在致敏个体的肥大细胞表面上的IgE抗体反应。如果两个IgE抗体通过过敏原彼此交联,就会导致效应细胞释放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和细胞因子,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过敏原的命名是根据物种的属和种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下属的过敏原命名专门委员会(AllergenNomenclatureSub-committee)(http://www.allergen.org)制定了系统的命名规则。命名主要根据过敏原来源物种的拉丁名,所在属名的前三个字母加种的1-2个字母,然后加过敏原代号,如北艾(Artemesiavugaris)的过敏原为Artv1~Artv7,黄花蒿(Artemesiaannua)类似的过敏原为Artan1~Artan7。蒿花粉是中国北方和西部主要的吸入类致敏原,引起夏秋季过敏人群的鼻炎,结膜炎、皮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如果不进行早期免疫治疗,约有50%蒿花粉过敏患者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哮喘。由于环境中花粉数量增加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近20年蒿花粉过敏发病率呈现上升和低龄化倾向。目前在蒿属花粉上已经鉴定出7种过敏原蛋白(Artv1~Artv6,Artan7)。体外诊断主要是用花粉的提取物。我国蒿属(Artemisia)过敏源的主要种类为黄花蒿(A.annua),艾蒿(A.arygi),茵陈蒿(A.capillaries),裂叶莲蒿(A.gmelinii),野艾蒿(A.lavandulifolia),大籽蒿(A.sieversiana),欧洲蒿属植物种类主要为北艾(A.vulgaris),仅在我国宁夏等西北部有少量分布,目前进入我国蒿诊断试剂市场的国外品牌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的试剂ImmunoCAP所用的材料就是北艾,该方法是一种荧光酶联免疫法,该系统将过敏原吸附在一种被称为ImmunoCAP的新型固体上,后者是装在小胶囊中的亲水性载体聚合物,由溴化氧活化的纤维素衍生物合成,与过敏原有很好的结合能力。该系统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临床认可度较好。蛋白组分在国外有科研应用性两种(Artv1和Artv3)。专利技术人前期研究发现两种新的组分,其一是:公开号为CN10696769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蒿属植物花粉的过敏原,为蒿属植物的半乳糖氧化酶(Artan7),在我国7种蒿属植物中,氨基酸序列相似性(Identity)达到94.1%,各物种来源的半乳糖氧化酶均具有相似的致敏性。其二是:Artar2,已列入世界卫生组织过敏原名录。目前并没有很好的分析过敏性哮喘发生风险的方法,而以蒿花粉提取物作为检测IgE抗体水平不足以分析过敏性哮喘发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的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应用及试剂盒。一种用于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的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包括Artv1、Artar2、Artv3和Artan7。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所述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在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的试剂盒,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优选的,所述试剂盒为使用ImmunoCAP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所以过敏原Artv1、Artar2、Artv3和Artan7均偶联有生物素,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偶联链霉素的ImmunoCAP。优选的,过敏原Artv1、Artar2、Artv3和Artan7均为天然过敏原提取纯化所得。天然过敏原最能代表过敏原真实的情况,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所述的试剂盒,检测方法为:(1)使用ImmunoCAP检测方法分别检测蒿过敏患者血清中各过敏原Artv1、Artar2、Artv3和Artan7的特异性IgE含量;(2)IgE≥0.35kUA/L判定为阳性,若待检测蒿过敏患者血清中至少三种过敏原特异性IgE为阳性,则该蒿过敏患者具有过敏性哮喘高发风险。其中,步骤(1)中,将偶联有生物素的各过敏原分别与蒿过敏患者血清样品混合后,加入偶联链霉素的ImmunoCAP孵育后进行检测。检测使用ImmunoCAP-100仪器检测。该仪器为瑞典赛默飞世尔公司(ThermoFisher)购买,与该公司销售的ImmunoCAP方法相关试剂配套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对240例蒿花粉过敏病例研究发现使用Artv1、Artar2、Artv3和Artan7四个过敏原组分所测得的特异性IgE值总和与欧洲蒿花粉提取物特异性IgE值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2,只有少数血清缺失相应的组分,但这些病例多是过敏症状较轻,因此这四个组分有充分的代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蒿花粉过敏病例检测结果中,Artv1、Artar2、Artv3和Artan7中的三个或者四个全部过敏原均为阳性的情况下,过敏性哮喘发生率为57%,而这四个过敏原阳性数少于3个时,过敏性哮喘发病率为24%,前者是后者的2.4倍。所以若待检测蒿过敏患者血清中三种或者四种过敏原特异性IgE均为阳性,则该蒿过敏患者具有过敏性哮喘高发风险。蒿花粉过敏季节性哮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正确评判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风险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通过对过敏患者进行检测,经检测判断具有高过敏性哮喘发生风险的病人,需要药物控制以及脱敏治疗才有可能根除,从而避免过敏性哮喘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过敏原Artar2的电泳检测结果图。图2为过敏原Artar2的胰蛋白酶处理后多肽片段LC-MS质谱检测结果图。图3为ImmunoCAP检测的流程图。图4为蒿花粉提取物特异性IgE值与四个组分相加之和的线性关系图,其中SX、SD、YN分别代表来至山西、山东和云南。图5为不同年龄段非哮喘(灰色柱)与哮喘(黑色柱)发生比例分布图。图6为蒿花粉过敏性哮喘和非哮喘病人的蒿花粉提取物以及四种组分IgE值比较,其中,实心点为哮喘组,空心为非哮喘组。图7为蒿花粉过敏原组分阳性数量与病症发生比率的关系,其中,0-4代表测试的4个过敏原(Artv1、Artar2、Artv3、Artan7)有几个为阳性IgE(≥0.35kUA/L视为阳性),过敏性哮喘(Asthma)、结膜炎(Conjunctivitis)、鼻炎(Rhinitis)、皮疹(Eczema)。图8为四种组分检测阳性率与哮喘发生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北艾(w6)及其组分Artv1(w231)和Artv3(w233)ImmnuoCAP:购自瑞典赛默飞世尔公司(ThermoFisher)(货号分别为14-4103-1;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的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Art v 1、Art ar 2、Art v 3和Art an 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的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Artv1、Artar2、Artv3和Artan7。2.如权利要求1所述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在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中的应用。3.一种用于预测蒿过敏患者哮喘发生风险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组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过敏原Artv1、Artar2、Artv3和Artan7均偶联有生物素,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偶联链霉素的ImmunoCAP。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过敏原Artv1、Artar2、Artv3和Artan7均为天然过敏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中山付婉艺高毕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艾乐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