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吸收池及光学气体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14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04
一种气体吸收池,涉及气体检测设备领域,其包括气体吸收池本体、第一端盖、气体分流件、第二端盖和气体合流件。气体吸收池本体具有进气端、出气端和气室。第一端盖与进气端连接,第一端盖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一通孔。第二端盖与出气端连接,第二端盖设有第二安装槽和第二通孔。气体分流件置于第一安装槽内部,气体分流件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一气体流通槽和多个第一出气孔,它们之间相互连通。气体合流件置于第二安装槽内部,气体合流件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第二气体流通槽和第二出气孔,它们之间相互连通。这种气体吸收池能够提高被测气体在气体吸收池中扩散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光学气体分析仪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吸收池及光学气体分析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检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吸收池及光学气体分析仪。
技术介绍
气体吸收池是光学气体分析仪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由池体、气体进出口、光程室等组成。穿过气体吸收池的光束被气体吸收池中的气体吸收,通过计算吸光度测量气体浓度。气体吸收池主要应用于空气污染研究、环境监测、气体纯度分析、工业生产过程监测、排放气体分析和石油勘探地质录井过程监测等领域。现有技术中,气体吸收池结构大多没有考虑到气体吸收池的气室内气体分布的均匀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导致等效光程不够稳定,从而测量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吸收池,其能够提高被测气体在气体吸收池中扩散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光学气体分析仪的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气体分析仪,其能够提高被测气体在气体吸收池中扩散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光学气体分析仪的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体吸收池,其包括气体吸收池本体、第一端盖、气体分流件、第二端盖和气体合流件。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具有进气端、出气端和气室。所述气室连通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所述气室用于容纳被测气体。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所述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一面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周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气体分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内,所述气体分流件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一气体流通槽和多个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端盖的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一气体流通槽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通槽和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所述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二端盖靠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一端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周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气体合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内,所述气体合流件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第二气体流通槽和第二出气孔。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槽连通,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槽和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所述第二端盖的所述第二通孔连通。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分流件包括第一底座和自所述第一底座的边缘朝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进气孔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多个第一出气孔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气体流通槽凹设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一内壁面上。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合流件包括第二底座和自所述第二底座的边缘朝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出气孔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孔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第二端部上,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槽凹设于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二内壁面上。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孔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出气孔在所述气体分流件上呈均布设置,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孔在所述气体合流件上呈均布设置。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内,且所述第一反射镜固定连接于所述气体分流件背离所述第一端盖的一面,所述第二反射镜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内,且所述第二反射镜固定连接于所述气体合流件背离所述第二端盖的一面。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方式为粘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进光口和出光口,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气体分流件对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位置处开设有气体分流件的贯穿孔,所述第一反射镜对应所述气体分流件的贯穿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反射镜的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气体分流件的贯穿孔和所述第一反射镜的贯穿孔相互连通且共同形成所述进光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气体合流件对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位置处开设有气体合流件的贯穿孔,所述第二反射镜对应所述气体合流件的贯穿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反射镜的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所述气体合流件的贯穿孔和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贯穿孔相互连通且共同形成所述出光口。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气嘴和出气嘴,所述进气嘴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盖的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出气嘴安装于所述第二端盖的所述第二通孔处。一种光学气体分析仪,其包括上述气体吸收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体吸收池具有气体分流件和气体合流件,且气体分流件具有多个出口,气体合流件具有多个入口,能够使得被测气体从多个位置同时进入气体吸收池本体的气室,并从多个位置同时输出,可以有效地提高被测气体在气体吸收池中的混合均匀性,从而提高光学气体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效地防止了气体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气体吸收池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气体分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气体合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气体分流件与第一反射镜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气体吸收池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气体吸收池本体;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气体分流件;5-气体合流件;6-第一反射镜;7-第二反射镜;8-进光口;9-出光口;10-进气嘴;11-进气端;12-出气端;13-气室;20-出气嘴;21-第一安装槽;22-第一周壁;23-第一通孔;24-第一贯穿孔;31-第二安装槽;32-第二周壁;33-第二通孔;34-第二贯穿孔;41-第一进气孔;42-第一气体流通槽;43-第一出气孔;44-第一底座;45-第一侧壁;46-第一端部;47-第一内壁面;48-气体分流件的贯穿孔;51-第二进气孔;52-第二气体流通槽;53-第二出气孔;54-第二底座;55-第二侧壁;56-第二端部;57-第二内壁面;58-气体合流件的贯穿孔;61-第一反射镜的贯穿孔;71-第二反射镜的贯穿孔;100-气体吸收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收池包括:气体吸收池本体,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具有进气端、出气端和气室,所述气室连通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所述气室用于容纳被测气体;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所述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一面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周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气体分流件,所述气体分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内,所述气体分流件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一气体流通槽和多个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端盖的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一气体流通槽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通槽和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所述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二端盖靠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一端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周壁上设有第二通孔;以及气体合流件,所述气体合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内,所述气体合流件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第二气体流通槽和第二出气孔,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槽连通,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槽和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所述第二端盖的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收池包括:气体吸收池本体,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具有进气端、出气端和气室,所述气室连通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所述气室用于容纳被测气体;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所述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一面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周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气体分流件,所述气体分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内,所述气体分流件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一气体流通槽和多个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端盖的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一气体流通槽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通槽和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所述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二端盖靠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一端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周壁上设有第二通孔;以及气体合流件,所述气体合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内,所述气体合流件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第二气体流通槽和第二出气孔,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槽连通,所述第二气体流通槽和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所述第二端盖的所述第二通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流件包括第一底座和自所述第一底座的边缘朝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进气孔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多个第一出气孔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气体流通槽凹设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一内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合流件包括第二底座和自所述第二底座的边缘朝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出气孔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孔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气体吸收池本体的第二端部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全王向前武玉松武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纳光电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