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色固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标本制备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85075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固定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色固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标本制备中的应用。所述的保色固定剂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十二烷基硫酸钠1.5~3%,尿素6~15%,山梨酸钾0.2~0.8%,柠檬酸0.2~0.5%,硝酸钾0.4~0.6%,1,2‑丙二醇15~25%,水补足10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保色固定剂成分简单,配制容易,具有快速渗透、固定蛋白质、广谱抑菌和防酶功效,适用于骨骼标本、浸泡标本、塑化标本等标本长期固定、防腐,有效提高标本固定效果,而且能够保持标本原有色彩,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保色固定剂对人畜无毒、无刺激作用,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防腐固定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色固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标本制备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定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色固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标本制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动物标本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浸制标本、塑化标本、剥制标本、透明标本、骨骼标本、干制标本、病理组织标本等,在科研、教学及科普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浸制标本因其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应用历史最久、范围较广。浸制标本制作步骤包括剥皮、清除脂肪、残肉、结缔组织、污血等处理后,进行清洗、脱脂、鞣制、中和、清洗,之后在固定液中固定,组织固定需要满足蛋白质变性、抑菌防腐、原色保存、快速渗透等要求。传统用于固定的固定液有甲醛、多聚甲醛、乙醇、甲醇等,通常具有刺激性、毒性、挥发性、易燃性和易爆性,例如:甲醛为有刺激气味的无色气体,对眼、鼻、咽喉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造成气喘、皮炎、胸闷等不适反应,易燃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剧烈爆炸,可诱发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甲醇和乙醇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易燃易爆,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甲醇致命剂量约为70毫升,对神经、血液、消化道、呼吸道产生毒性反应。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新型环保标本固定剂的研发日益受到重视,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环保、无毒、无刺激、环境友好型的固定剂,用于浸制标本的固定和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色固定剂,该保色固定剂可快速渗透,抑菌杀菌,防止霉变,提高浸制标本固定质量、效果、保存时间及色泽,有效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和护理成本,而且具有无毒、低毒、环保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保色固定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保色固定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保色固定剂,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所述的保色固定剂,优选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所述的保色固定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山梨酸钾、柠檬酸和硝酸钾与部分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1;(2)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1,2-丙二醇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1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2;然后加入剩余水,混合均匀,得到保色固定剂;步骤(1)中所述的部分水的用量优选为水总量的一半;步骤(1)和(2)中所述的水优选为蒸馏水;步骤(1)和(2)中所述的混合均匀优选为搅拌均匀;所述的保色固定剂在浸制标本制备中的应用;所述的标本优选为浸制标本、骨骼标本或塑化标本;一种动物浸制标本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动物经过解剖和内脏处理,并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在上述保色固定剂中固定、保存;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易溶于水,生物降解快,广泛用于动物组织蛋白变性。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能非常有效地破坏非共价键结合的蛋白质,使蛋白质有效变性。山梨酸钾为酸性防腐剂,能够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具有较强的抑制细菌、霉菌、酵母菌生长的作用,起到防腐的作用。柠檬酸为无色晶体的抗氧剂,无色无味,易溶于水,有效抑制细菌、杀灭细菌芽孢,并且具有保色作用。硝酸钾为护色剂,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钾而起护色和抑菌作用。1,2-丙二醇为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有微甜味,用作润湿剂。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色固定剂成分简单,配制容易,具有快速渗透、固定蛋白质、广谱抑菌和防酶功效。(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色固定剂适用于骨骼标本、浸泡标本、塑化标本等标本长期固定、防腐,有效提高标本固定效果,而且能够保持标本原有色彩,还适用于塑化标本、干制标本的前期固定。(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色固定剂对人畜无毒、无刺激作用,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防腐固定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保色固定剂,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所述的保色固定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山梨酸钾、柠檬酸和硝酸钾溶于部分蒸馏水(为蒸馏水总量的一半),得到混合溶液1;(2)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1,2-丙二醇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1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2;然后加入剩余蒸馏水,混合均匀,得到保色固定剂。实施例2一种保色固定剂,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所述的保色固定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山梨酸钾、柠檬酸和硝酸钾溶于部分蒸馏水(为蒸馏水总量的一半),得到混合溶液1;(2)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1,2-丙二醇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1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2;然后加入剩余蒸馏水,混合均匀,得到保色固定剂。实施例3一种保色固定剂,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所述的保色固定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山梨酸钾、柠檬酸和硝酸钾溶于部分蒸馏水(为蒸馏水总量的一半),得到混合溶液1;(2)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1,2-丙二醇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1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2;然后加入剩余蒸馏水,混合均匀,得到保色固定剂。效果实施例(1)兔浸制标本的制备将兔尸体进行剥皮、清除脂肪、残肉、结缔组织、污血等处理,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在实施例1制得的保色固定剂中固定,固定时间为一周,中间换一次新鲜保色固定剂;固定结束后,将兔转入新鲜保色固定剂进行保存。实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得的兔浸制标本在实施例1制得的保色固定剂中可以长期保存,无发霉、发臭现象发生,而且保存三个月后依旧能够保持标本原有色彩,说明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保色固定剂防腐效果优良。(2)鱼类浸制标本的制备将鱼进行清除粘液、污物等处理,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在实施例1制得的保色固定剂中固定,固定时间为一周,中间换一次新鲜保色固定剂;固定结束后,将鱼转入新鲜保色固定剂进行保存。实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得的鱼类浸制标本在实施例1制得的保色固定剂中可以长期保存,无发霉、发臭现象发生,而且保存三个月后依旧能够保持标本原有色彩,而传统固定剂固定保存的鱼类浸制标本(先在10%福尔马林中固定一周,然后转入15%福尔马林中保存)制成两到三个月后都渐渐变成枯草色,说明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保色固定剂防腐保色效果优良。(3)猪脾塑化标本的制备①固定:取猪脾脏,谨慎清除脂肪、结缔组织、污血等,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然后然后在实施例1制得的保色固定剂中固定,固定时间为一周,中间换一次新鲜保色固定剂;②脱水:将步骤①固定后的猪脾脏进行梯度酒精脱水;③真空渗透:脱水后,将猪脾脏置于真空箱中,-0.1MPA条件下,采用有机硅橡胶真空渗透1个月;④聚合固化:真空渗透后,将猪脾脏在密闭烘箱内由交联固化剂固化,再在表面喷涂光油,得到猪脾塑化标本。实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得的猪脾塑化标本在长期保存过程中无霉变、变味现象。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色固定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色固定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色固定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色固定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山梨酸钾、柠檬酸和硝酸钾与部分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1;(2)将保色固定剂的组分1,2-丙二醇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1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2;然后加入剩余水,混合均匀,得到保色固定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色固定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部分水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朱文琰曹慧高小蝉张春暖张彦坤齐茜高巧静王娅琳徐世晓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