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生植物金银莲花的组培快繁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85045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莲花组培快繁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由脱毒母本的获得、丛生芽的扩增、生根与完整植株的诱导、壮苗与移栽步骤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室内人工条件下金银莲花的大规模繁殖,不受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通过多重去污消毒手段获得无菌母本,通过MS、蔗糖和激素含量的调整,实现了丛生芽的高效扩繁和发达根系的诱导。采用该技术成本低,见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规格一致、健壮、脱毒的金银莲花优质组培苗。所得种苗可应用于室内水族观赏布景、室外湿地公园建设及大型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等,可有效缓解当前我国金银莲花种苗市场稀缺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植物金银莲花的组培快繁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培
,具体涉及一种水生植物金银莲花的组培快繁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金银莲花(Nymphoidesindica(L.)O.Kuntze)为睡菜科莕菜属一种多年生水生浮叶植物。该植物常生长于湖泊浅水区域及池塘中,因其株型奇特、花部小巧精美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小型家庭水族观赏布景和大型湿地公园水景设计中都具有很高的地位。金银莲花还具有一定的水质净化能力,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量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该植物在水生植被恢复工程中也深受重用。当前我国市场对金银莲花种苗的需求量巨大,但现有金银莲花种源的获得主要依靠该植物的自然分株繁殖,其种源采集劳动力成本高而收获效率极低。金银莲花种子也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但其繁殖效率也很低。尤其近年来随着湖泊水质的恶化和湿地生境的萎缩,我国金银莲花的自然分布地越来越少,已经很难采集到野生金银莲花种苗。另外,自然生境采集金银莲花种苗受季节限制,所得种苗大小往往参差不齐,并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也给金银莲花种苗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迄今国内外未见有关金银莲花脱毒苗的培养及其优质种苗大规模人工繁殖的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银莲花优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脱毒母本的获得从野外自然湿地中采集金银莲花植株少量,剪取带有分蘖芽的茎段,于洗涤液中浸洗0.5~2h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室中,用70%~75%乙醇浸泡10~60s后,改用一定浓度的NaClO、H2O2或HgCl2消毒液浸泡消毒2~30min,再用无菌水彻底漂洗干净,将材料进一步切割整理后接种于装有已灭菌培养液①的三角瓶中,并以透气封口膜封口,置于专用组培架上培养,维持平均光照强度1000~5000lx,每日光照8~12h,室内温度20~30℃,一个月后挑出有新芽冒出且无细菌生长的材料,即金银莲花脱毒母本,所述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银莲花优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脱毒母本的获得从野外自然湿地中采集金银莲花植株少量,剪取带有分蘖芽的茎段,于洗涤液中浸洗0.5~2h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室中,用70%~75%乙醇浸泡10~60s后,改用一定浓度的NaClO、H2O2或HgCl2消毒液浸泡消毒2~30min,再用无菌水彻底漂洗干净,将材料进一步切割整理后接种于装有已灭菌培养液①的三角瓶中,并以透气封口膜封口,置于专用组培架上培养,维持平均光照强度1000~5000lx,每日光照8~12h,室内温度20~30℃,一个月后挑出有新芽冒出且无细菌生长的材料,即金银莲花脱毒母本,所述培养液①为:1/4~1倍的MS+10~20g/L的蔗糖+0.5~3.0mg/L的细胞分裂素KT或6-BA+0.1~1.5mg/L的生长素IAA或IBA,调pH至5.6~6.2之间;(2)丛生芽的扩增取上述步骤(1)所得金银莲花脱毒母本,于无菌操作台上转接入已灭菌的培养液②中,将三角瓶放回原组培架上培养30d左右,待瓶中金银莲花丛生芽足够多时取出,每3~5芽切割分瓶,并继续扩繁,直至总芽数达到所需数量,所述培养液②为:1/2~1倍的MS+15~40g/L的蔗糖+0.5~3.0mg/L的细胞分裂素KT或6-BA+0.1~1.5mg/L的生长素IAA或IBA,调pH至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芳谢春李嘉丰仲昭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