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用骨架及结构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80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用骨架及结构墙,现浇用骨架包括第一膜壳、第二膜壳及设于第一膜壳、第二膜壳之间的保温板,第一膜壳与保温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龙骨,第二膜壳与保温板之间连接至少一个第二龙骨;结构墙包括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第一膜壳、第二膜壳与保温板之间分别设有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墙板,各墙板的混凝土分别包裹第一龙骨、第二龙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骨架结构设计简单,加工、安装方便,节省材料及用工,成本低,结构墙连接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用骨架及结构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用骨架及结构墙。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均采用模板系统,其存在以下缺点:一、采用材料及配件较多,有全钢模、钢木模、多层板木模、塑料膜、铝合金模等,配件有对拉螺栓等,在施工期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的材料繁杂,数量巨大,材料消耗多、资金投入大、造价高;二、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工序增多,造成人力资源投入多,劳动强度大、工期慢、人力成本高。因混凝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很难有效得到养护,混凝土强度难以保障,且费工费水;三、传统外墙保温大多数采用粘贴钉挂的方式与墙体连接,表面做3~6mm厚的砂浆保护层,实践证明,该技术中的保温层及保护层由于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环境影响,在使用周期较短时间内普遍出现开裂、脱落现象,影响了保温效果和使用年限,保温层多采用聚苯板,其属可燃性材料,施工期间外露时间长,保护层较薄,易受破坏而长期裸露,遇明火极易引起火灾;四、现在夹芯保温墙多采用网片和保温板结合成的复合保温板,保温板和网片之间通过与网片焊接的横向拉丝连接,该类复合保温板存在以下缺点:(1)墙体和保温板及网片通过横向拉丝连接,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膜壳、第二膜壳及设置于第一膜壳与第二膜壳之间的保温板,所述第一膜壳与保温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龙骨,所述第二膜壳与保温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龙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5 CN 2017111969347;2017.11.25 CN 201721591.一种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膜壳、第二膜壳及设置于第一膜壳与第二膜壳之间的保温板,所述第一膜壳与保温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龙骨,所述第二膜壳与保温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龙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壳、第二膜壳由复合板材或非复合板材或保温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包括保温基板及位于保温基板一侧或两侧的加强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强层之间设置有加强连接杆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龙骨与第二膜壳之间设置有保温板及至少一个第一龙骨,所述第一龙骨与第二膜壳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壳与保温板之间或/和第二膜壳与保温板之间或/和第一膜壳与第二膜壳之间或/和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之间或/和第一龙骨/第二龙骨与第一膜壳/第二膜壳之间连接有拉接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接件设置为至少一个,且各所述拉接件为一体构成或由多个分拉接件连接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第二龙骨为其上沿横向安装有至少一根连接筋的架体结构或网状框架结构或连接于第一龙骨/第二龙骨与保温板之间的多根连接筋或网片框架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膜壳/第二膜壳与保温板之间的支撑部及连接第一膜壳/第二膜壳与保温板的两侧的连接部,所述支撑部上沿横向穿过至少一根所述连接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沿横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通砼孔。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安装于通砼孔内。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现浇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框架结构包括由多根连接筋交叉连接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昊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莱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