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58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浮体装置、固定装置、光伏组件以及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固定座;所述浮体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固定座的底部连接;所述浮体装置包括封闭的框架,在框架内并排设置有多个浮筒;每个所述浮筒上均安装有卡箍,且多个所述浮筒相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浮筒内腔填充有泡沫柱芯;所述固定装置与浮体装置连接,用于将浮体装置固定于水域中。通过设置浮体装置集散为整,将浮筒设置于封闭的框架内,浮筒上安装有卡箍,浮筒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便于安装及拆卸,简化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维护方便。该装置实现了在水面上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易得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无噪音、无污染、建设周期短、安全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对缓解能源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伏效应,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组成,根据系统与电网的关系可分为并网和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诸多优点,但其本身也具有一些缺点,如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和太阳电池组件占地面积非常大等。随着世界人口的大幅增长,土地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应运而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其结构繁复,支架组件间的连接件较多,在水面上不易操作,安装难度大,为使用者带来众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安装便于操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浮体装置、固定装置、光伏组件以及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固定座;所述浮体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固定座的底部连接;所述浮体装置包括封闭的框架,在框架内并排设置有多个浮筒;每个所述浮筒上均安装有卡箍,且多个所述浮筒相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浮筒内腔填充有泡沫柱芯;所述固定装置与浮体装置连接,用于将浮体装置固定于水域中。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锚、锚绳、沉子以及连接绳;所述锚绳的一端与所述浮体装置连接,另一端与锚连接;所述沉子通过连接绳与锚绳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箍包括第一箍套、第二箍套和螺栓;所述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均呈半圆形,且其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在连接机构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浮筒为圆柱桶状浮筒,其内腔填充有聚氨酯泡沫柱芯。进一步的,所述圆柱桶状浮筒的上部和下部均安装有卡箍。进一步的,所述浮体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爪,另一侧设有与第一连接爪匹配的第二连接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浮体装置集散为整,将浮筒设置于封闭的框架内,浮筒上安装有卡箍,浮筒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便于安装及拆卸,简化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维护方便。该装置实现了在水面上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卡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浮筒连接示意图。图中,1-浮体装置,1a-框架,1b-浮筒,2-固定装置,2a-锚,2b-锚绳,2c-沉子,2d-连接绳,3-光伏组件,4-固定座,5-支撑杆,6-卡箍,6a-第一箍套,6b-第二箍套,6c-螺栓,6d-连接机构,6e-通孔,7-第一连接爪,8-第二连接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浮体装置1、固定装置2、光伏组件3以及用于安装光伏组件3的固定座4;所述浮体装置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与固定座4的底部连接;所述浮体装置1包括封闭的框架1a,在框架1a内并排设置有多个浮筒1b;每个所述浮筒1b上均安装有卡箍6,且多个所述浮筒1b相互之间通过螺栓6c固定连接,在浮筒1b内腔填充有泡沫柱芯;所述固定装置2与浮体装置1连接,用于将浮体装置1固定于水域中。其中,水域可选为湖泊、坑塘、河道、海水等。框架1a之间可采用多种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等。框架1b的材质可以选择为不锈钢,将框架结构成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调整。为防止水腐蚀或者是水域中的海生物附着,可对浮筒1b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如Zn-Al涂层等。具体的,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锚2a、锚绳2b、沉子2c以及连接绳2d;所述锚绳2b的一端与所述浮体装置1连接,另一端与锚2a连接;所述沉子2c通过连接绳2d与锚绳2b连接。通过固定装置可将浮体装置1固定在水域中。具体的,所述卡箍6包括第一箍套6a、第二箍套6b和螺栓6c;所述第一箍套6a和第二箍套6b均呈半圆形,且其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6d,在连接机构6d上开设有供螺栓6c穿过的通孔6e。浮筒1b之间通过螺栓6c进行连接,不仅固定牢靠,而且便于安装及拆卸。具体的,为了提高浮筒1b的浮力,所述浮筒1b为圆柱桶状浮筒,其内腔填充有聚氨酯泡沫柱芯。圆柱桶状浮桶两端封头为平盖封头、碟形封头、球形、椭圆形封头的任一种,并在圆柱桶状浮桶本体和一端封头的任一处装连有注塑嘴。泡沫柱芯是由圆柱桶状浮桶本体的注塑嘴注塑制成。具体的,为了确保浮筒1b相互之间连接更加牢靠,所述圆柱状浮筒的上部和下部均安装有卡箍6。具体的,所述浮体装置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爪7,另一侧设有与第一连接爪7匹配的第二连接爪8。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多个浮体装置1连接起来使用,从而扩大发电规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浮筒1b固定安装于框架1a中,并将框架1a进行密闭处理,制成浮体装置1,通过固定装置2将浮体装置1固定于水域中,然后在框架1a上方安装好光伏组件3,连接好输电线路,即可进行光伏发电。本技术通过设置浮体装置1集散为整,将浮筒1b设置于封闭的框架1a内,浮筒1b上安装有卡箍6,浮筒1b之间通过螺栓6进行连接,便于安装及拆卸,简化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维护方便。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装置(1)、固定装置(2)、光伏组件(3)以及用于安装光伏组件(3)的固定座(4);所述浮体装置(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与固定座(4)的底部连接;所述浮体装置(1)包括封闭的框架(1a),在框架(1a)内并排设置有多个浮筒(1b);每个所述浮筒(1b)上均安装有卡箍(6),且多个所述浮筒(1b)相互之间通过螺栓(6c)固定连接,在浮筒(1b)内腔填充有泡沫柱芯;所述固定装置(2)与浮体装置(1)连接,用于将浮体装置(1)固定于水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装置(1)、固定装置(2)、光伏组件(3)以及用于安装光伏组件(3)的固定座(4);所述浮体装置(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与固定座(4)的底部连接;所述浮体装置(1)包括封闭的框架(1a),在框架(1a)内并排设置有多个浮筒(1b);每个所述浮筒(1b)上均安装有卡箍(6),且多个所述浮筒(1b)相互之间通过螺栓(6c)固定连接,在浮筒(1b)内腔填充有泡沫柱芯;所述固定装置(2)与浮体装置(1)连接,用于将浮体装置(1)固定于水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锚(2a)、锚绳(2b)、沉子(2c)以及连接绳(2d);所述锚绳(2b)的一端与所述浮体装置(1)连接,另一端与锚(2a)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万晖杨根陈聪赵瑜峰桑文杰王民现尹发海张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阿楚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