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爱丽专利>正文

一种检验科用便于取放的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747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便于取放的试管架,包括壳体、支撑柱和底座,壳体的底部通过支撑柱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壳体内壁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环的外圈卡合连接,第一固定环的内圈与第二固定环的外圈卡合连接,第二固定环的内圈与第三固定环的外圈卡合连接,第三固定环的内圈与第四固定环的外圈卡合连接,第四固定环的内圈与升降柱外圈的顶部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手环带动升降柱升起,依次带动第四固定环、第三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一固定环升起,先上升的固定环底部的托环片托起下一个升起的固定环上的试管,使试管从固定环上托起,便于取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用便于取放的试管架
本技术属于试管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检验科用便于取放的试管架。
技术介绍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在检验科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在检验过程中,需要用到试管,为了便于试管的存放,需要用到试管架。目前的试管架在使用时,对试管没有有效的保护,存在试管受污染的可能,同时试管裸露在外,容易出现碰撞翻倒现象。故,为进一步方便试管的取放和储存时对试管的保护,防止试管受污染和损坏,需要提供一种检验科用便于取放的试管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常规技术中目前的试管架在使用时,对试管没有有效的保护,存在试管受污染的可能,同时试管裸露在外,容易出现碰撞翻倒现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便于取放的试管架,相比于常规技术,可以起到方便试管的取放和储存时对试管的保护,防止试管受污染和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便于取放的试管架,包括壳体、支撑柱和底座,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支撑柱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科用便于取放的试管架,包括壳体(1)、支撑柱(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通过支撑柱(2)与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环(4)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4)的内圈与第二固定环(5)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5)的内圈与第三固定环(6)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环(6)的内圈与第四固定环(7)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第四固定环(7)的内圈与升降柱(8)外圈的顶部卡合连接;所述升降柱(8)的顶端设有把手环(9),所述升降柱(8)的底端与限位柱(16)的顶端穿插连接,所述限位柱(16)的底端通过固定座(17)与壳体(1)内壁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用便于取放的试管架,包括壳体(1)、支撑柱(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通过支撑柱(2)与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环(4)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4)的内圈与第二固定环(5)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5)的内圈与第三固定环(6)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环(6)的内圈与第四固定环(7)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第四固定环(7)的内圈与升降柱(8)外圈的顶部卡合连接;所述升降柱(8)的顶端设有把手环(9),所述升降柱(8)的底端与限位柱(16)的顶端穿插连接,所述限位柱(16)的底端通过固定座(17)与壳体(1)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4)的顶部、第二固定环(5)的顶部、第三固定环(6)的顶部和第四固定环(7)的顶部均与若干个试管(10)穿插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4)底部的两侧、第二固定环(5)底部的两侧、第三固定环(6)底部的两侧和第四固定环(7)底部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连接筒(11)与四个保护环(12)顶部的两侧一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爱丽
申请(专利权)人:贺爱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