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72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器、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第二内螺纹、膜元件、本体、连接柱、密封盖、盖体、连接体、提手、收集罩、连接管、固定器、旋转板、内孔和固定柱,所述收集罩上方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外壳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内设有若干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侧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所述第一内螺纹,所述内筒内部设有所述第二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膜元件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并且易于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在膜元件系统运行时,通常将多个膜元件进行串联使用,以提高产水量并降低能耗。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外部装有O型密封圈的连接器将每两个膜元件进行连接,这种连接器的两端插入两个膜元件的中央集水管内,以形成密封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连接器的磨损及O型密封圈变形或损坏导致的泄露,使整个系统的产水水质收到影响。而且,由于连接器的端部插入中央集水管内,连接器的内径小于中央集水管的内径,因此,该连接器对透过液流动形成阻力,会存在透过液测流路的压力损失很大的问题,且中央集水管内的液体在流经连接器时因流到变窄,使得流速突然变快,不利于膜元件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由于连接器要分别插入两个膜元件的中央集水管内,给安装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器、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第二内螺纹、膜元件、本体、连接柱、密封盖、盖体、连接体、提手、收集罩、连接管、固定器、旋转板、内孔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连接器、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第二内螺纹、膜元件、本体、连接柱、密封盖、盖体、连接体、提手、收集罩、连接管、固定器、旋转板、内孔和固定柱,所述收集罩上方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外壳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内设有若干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侧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所述第一内螺纹,所述内筒内部设有所述第二内螺纹,所述连接器上方可与所述膜元件螺纹连接,也可与所述密封盖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器上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连接器、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第二内螺纹、膜元件、本体、连接柱、密封盖、盖体、连接体、提手、收集罩、连接管、固定器、旋转板、内孔和固定柱,所述收集罩上方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外壳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内设有若干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侧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所述第一内螺纹,所述内筒内部设有所述第二内螺纹,所述连接器上方可与所述膜元件螺纹连接,也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祝加琛徐小伟李志王建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碧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