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63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套圈、拉索和助推管,助推管外套接有旋钮,旋钮转动带动助推管转动。包括助推管齿轮,助推管固定的设置在助推管齿轮的中心,旋钮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助推管旋转。所述旋钮内设有内齿轮,内齿轮与助推管齿轮之间设有传动齿轮,旋钮带动内齿轮,依次带动传动齿轮、助推管齿轮后带动助推管转动,助推管通过拉索带动套圈转动。所述助推管外设有外管,近端外管管壁上设有与传动齿轮适配的外管凹槽,传动齿轮位于外管凹槽处,传动齿轮往内啮合助推管齿轮,往外啮合内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
技术介绍
圈套器,被广泛应用于切割和抓取并回收息肉标本及异物,产品可以使用于人或动物的腹腔镜检查中,只需要通过一个小的开口就可以工作了,常用的消化道息肉的切除,就是通过内镜钳道,先用圈套器套住息肉,收紧,然后将息肉切除,切割时一般采用高频电,将息肉组织剥离出来,再用网兜将切除的息肉组织回收,也可以使用圈套器直接将息肉套住随内镜一起带出体外。在圈套器工作过程中,圈套器要能非常方便的穿过内镜钳道,目前大多数产品已能够做到这点,圈套器在套取目标息肉组织时,先靠近息肉组织,然后将套圈从管道里伸展出来并张开,然后慢慢套住息肉,但是无法进行旋转,有些情况下,较难取出息肉。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套圈、拉索和助推管,助推管外套接有旋钮,旋钮转动带动助推管转动。本技术中,包括助推管齿轮,助推管固定的设置在助推管齿轮的中心,旋钮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助推管旋转。本技术中,所述旋钮内设有内齿轮,内齿轮与助推管齿轮之间设有传动齿轮,旋钮带动内齿轮,依次带动传动齿轮、助推管齿轮后带动助推管转动,助推管通过拉索带动套圈转动。本技术中,所述助推管外设有外管,近端外管管壁上设有与传动齿轮适配的外管凹槽,传动齿轮位于外管凹槽处,传动齿轮往内啮合推管齿轮,往外啮合内齿轮。本技术中,所述助推管齿轮外设有齿轮座,用于对助推管齿轮限位。本技术中,所述旋钮内圈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内齿轮外圈设有一个以上与凹槽适配的凸起,内齿轮上的凸起插入到旋钮上的凹槽内。本技术中,所述助推管近端连接芯杆,芯杆外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端连接到传送带,拉索外圈设有外管,外管连接到传送带,滑块向远端移动,助推管带动拉索和套圈向远端移动,滑块同时通过传送带带动外管向近端移动,释放出套索。本技术中,所述滑块内设有电极底座,电极底座上设有电连接的电极接头和弹簧,弹簧下端电连接到助推管。本技术中,所述外管上设有外管固定管,外管固定管连接到传送带。本技术中,所述助推管与助推管齿轮适配,助推管齿轮转动带动助推管转动。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手柄上增加可旋转旋钮,当旋转旋钮时,旋钮转动带动拉索转动,拉索带动套圈或其他器械一起转动,这样套圈就可以跟随旋钮一起旋转,从而达到调节套圈的方向目的,该设计将更有利于用户操作,更加方便用户使用该产品来套取并切割回收异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圈套器正视图;图3是旋钮内部示意图;图4是传动带示意图;图5是图4局部放大图;图6是电极连接部分示意图;图7是图6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3,包括,芯杆1、滑块2、旋钮3、助推管4、手柄套5、外管6、套圈7、内齿轮13、传动齿轮14和助推管齿轮15,旋钮内设有内齿轮13,助推管4外圈设有助推管齿轮15,内齿轮13与助推管齿轮15之间设有传动齿轮14,旋钮带动内齿轮13,依次带动传动齿轮14、助推管齿轮15后带动助推管转动,助推管带动套圈7转动。助推管外设有外管6,近端外管管壁上设有与传动齿轮适配的外管凹槽19,传动齿轮位于外管凹槽处,传动齿轮往内啮合推管齿轮15,往外啮合内齿轮13。助推管齿轮15外设有齿轮座20,用于对助推管齿轮15限位。旋钮3内圈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21,内齿轮13外圈设有一个以上与凹槽适配的凸起22,内齿轮13上的凸起插入到旋钮3上的凹槽内。如图4和图5,包括传输带固定块9、传送带10、外管固定管11和拉索12,传输带固定块9和外管固定管11将传送带固定在滑块与外管之上,助推管近端连接芯杆1,芯杆外设有滑块2,所述滑块远端连接到传送带,拉索12上设有外管,外管连接到传送带,滑块向远端移动,助推管带动套圈向远端移动,滑块同时通过传送带带动外管向近端移动,更快的释放出拉索12;如图4,具体的为,芯杆不动,滑块2向下,带动助推杆4向下,滑块同时带动传送带沿逆时针运动,传送带带动外管套及外管一起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一正一反运动,使得达到增大运动距离的作用,即最终工件运动的距离是滑块运动距离的2倍,加快释放拉索12。如图6和图7,包括电极接头16、弹簧17和电极底座18,滑块内设有电极底座18,电极底座18上设有电连接的电极接头16和弹簧17,弹簧17下端电连接到助推管。实施方式:套圈7制作好后,再与拉索12采用连接管铆接或激光焊接,拉索采用多股合金钢丝或单股镍钛丝组成,该材料有很强的韧性及刚性,可以驱动工作部件旋转。拉索穿过外管6,在近端与助推管4固定起来,助推管4与旋钮3在同一轴线上,助推管4与旋钮3在纵向上固定在一起,纵向上一起运动,旋钮3驱动助推管4在轴向上旋转,旋钮内包含一个内齿轮13,助推管上焊接一个助推管齿轮15,齿轮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塑料类材质,可选的,助推管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或其他异型,以保证齿轮可以带动助推管旋转即可,助推管齿轮15和内齿轮13之间还有一个传动齿轮14,主要作用是,填补内助推管齿轮15和内齿轮13之间的间隙,装配好后,旋转旋钮,即可以带动助推管转动,随之带动工作部件旋转调整方向,方便手术操作。旋钮装配在滑块上,旋钮可以绕滑块轴向旋转,可以随滑块一起前后运动,由于助推管在纵向上与旋钮同步,所以滑块前后运动,带动旋钮前后运动,旋钮带动助推管前后运动,达到释放和回收套圈的功能。滑块上装有连接高频电的电极接头16,电极接头的底座18上有一个通孔,助推管穿过通孔,在电极座的里面有一个弹簧17压在助推管上,依靠弹簧的压力,保证电极与助推管之间电连接可靠。在手柄的远端有一个传送带10,滑块向前延伸出一部分,并与传送带10外侧连接,传送带另一侧,通过外管固定管10将外管与传送带固定在一起,这样,当推送滑块的时候,滑块在推送助推管使工件向前运动的同时,滑块同时推送传输带转动,传送带带动外管向滑块的相反方向运动,这样,一正一反,使器械伸出的距离比手柄滑块运动的距离增加了一倍,即手柄的运动促使工作部件的运动放大为2倍,使原先长行程需要双手操作的器械变成单手操作变为可能。本技术的助推管,可以使用六变形,或其他多变形,不限于圆柱形。使用方法:本技术的手柄所用套圈产品,通过内镜的钳道,达到息肉组织所在位置,再通过移动手柄上的滑块,将套圈打开,转动旋钮调整方向,然后套取或抓取组织,当套好组织后,慢慢后撤滑块,将套圈慢慢收拢,这样就可将组织套住,然后通电将息肉组织切割下来。本实施例提供的工作部分是一种医用圈套器,也可以是取石网篮,异物网兜等需要长行程和旋转的医用器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圈套器,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套圈(7)、拉索(12)和助推管(4),其特征在于,助推管外套接有旋钮(3),旋钮(3)转动带动助推管(4)转动;所述助推管近端连接芯杆(1),芯杆外设有滑块(2),所述滑块远端连接到传送带,拉索(12)外圈设有外管,外管连接到传送带,滑块向远端移动,助推管带动拉索和套圈向远端移动,滑块同时通过传送带带动外管向近端移动,加快释放出拉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套圈(7)、拉索(12)和助推管(4),其特征在于,助推管外套接有旋钮(3),旋钮(3)转动带动助推管(4)转动;所述助推管近端连接芯杆(1),芯杆外设有滑块(2),所述滑块远端连接到传送带,拉索(12)外圈设有外管,外管连接到传送带,滑块向远端移动,助推管带动拉索和套圈向远端移动,滑块同时通过传送带带动外管向近端移动,加快释放出拉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助推管齿轮(15),助推管(4)固定的设置在助推管齿轮(15)的中心,旋钮(3)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助推管(4)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内设有内齿轮(13),内齿轮(13)与助推管齿轮(15)之间设有传动齿轮(14),旋钮带动内齿轮(13),依次带动传动齿轮(14)、助推管齿轮(15)后带动助推管转动,助推管通过拉索(12)带动套圈(7)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可旋转圈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管外设有外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双建军沈正华李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